万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近现代的中国,口号、标语往往是时代的表征。下列口号或标语出现在五四时期的是

A.“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B.“外争国权”“拒绝和约签字”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万岁”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3、“大包干,小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由此可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民主要的吸引力是

A.统一经营,风险共担

B.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C.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D.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4、某同学为了归纳所学知识点,设计了如表格该表格归纳的是解放战争

A.爆发的时代背景 B.取得胜利的原因

C.主要历史进程 D.取得胜利的影响

5、下图统计了1917-1921年期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的文章数量。该统计结果说明(     

A.广大群众对国事最为关注

B.西方礼仪开始传入中国

C.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D.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潮

6、人们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诞生于(       

A.阿拉伯半岛

B.巴勒斯坦地区

C.罗马

D.印度

7、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戊戌变法失败  ③中国抗战胜利  ④人民解放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申报》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护国军北上讨袁的原因是(        

A.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0、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人人封章(上书),得直达于上(皇上)。”材料反映的与戊戌变法诏令有关的内容是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发展农工商业

D.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1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中国同盟会

12、1956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广州市将8间历史悠久的中药厂合并,以固定资产和员工数目最多的王老吉命名,称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材料中国家对“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的改造方式是(     

A.强制没收

B.建立生产合作社

C.自主经营

D.公私合营

13、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那么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作为我们一切工作指针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八七会议 D. 中共七大

14、1953 年春,河南安阳县一个村的 18 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进行合作化生产。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18 户农民誓不向困难低头,说:“非叫鸡毛上天不行!”他们经过一年齐心协力的苦干,实现了“鸡毛也能绕天飞”的奇迹。这体现了当时(       

A.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效果

D.包产到户改革的成就

15、19世纪60年代以来,清政府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富强起来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19世纪70年代开始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D.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6、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

A.南昌起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九一八事变

17、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红军进行艰苦的长征

C.八路军建立敌后根据地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8、新文化运动的的领导者不包括(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谭嗣同 D.胡适

19、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主要借助了三件武器——鸦片、商品、炮舰。英国使用这三件武器的先后顺序是

A.炮舰商品鸦片 B.商品鸦片炮舰

C.鸦片商品炮舰 D.炮舰鸦片商品

20、“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说明了经济特区

A. 建立的原因

B. 建立的目的

C. 发挥的作用

D. 发展的过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是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为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帮助的国家。而___________采取敌视态度,纠集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干涉中国内政。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在虎门销毁鸦片的民族英雄—— ______ 。

(2)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 ______ 。

(3)发表《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的政治家—— ______ 。

(4)创办《新青年》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一 ______ 。

23、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根本原因: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

直接原因:___________,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经过:____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___________→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___________→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___________→翻雪山→___________→突破腊子口→___________年10月到达陕北___________→1936年10月___________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①内容:课本P60

②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党的历史上___________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长征胜利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长征精神:艰苦奋斗、不怕艰险、大无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百团大战:时间:___________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指挥:___________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为据点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地位: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________.

(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_

(3)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

(4)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是________

26、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______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7、1924年孙中山创办的_______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召开的_______(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8、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

(5)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6)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7)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

(8)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29、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______。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______

30、中国近代史开始于________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于_______年。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什么?

32、共同探究下列问题:有人说,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削弱了共产党,不利于革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33、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近代百年历程,社会的各个领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让我们在-些承载历史的缩影中,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任务一(建筑——凝固历史)

(1)请你从上面建筑图片中任选一个,简要介绍发生在这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任务二(图片——感受历史)

(2)图四、五分别反映的是抗战时期的哪两个战役?

(3)你认为出现图六场景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