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37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此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七七事变爆发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1915年5月,阴谋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大部分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二十一条”

D.“庚子赔款”

3、《纽约时报》1911年11月6日载文:“中国的统治者……学到了苦涩的一课,明白了一个古老守旧的东方国家与一个积极学习西方思想观念的东方国家之间存在着悬殊的差距。”材料中“苦涩的一课”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4、小明同学在百度搜索中输入“诺贝尔奖”、“青蒿素”等关键词,他最有可能搜索到的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屠呦呦

D.袁隆平

5、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为此她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发现了

A.麻沸散

B.五禽戏

C.青蒿素

D.青霉素

6、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①洪秀全定都天京 ②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同胞的暴行

③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④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1851年,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8、“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牌汽车跑中华,喷汽式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这首歌谣所歌颂的成果的取得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应该是

A.《申报》 B.《解放日报》 C.《民报》 D.《大公报》

10、1839年3月,某大臣到广州对各国商人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该“大臣”是

A. 琦善

B. 黄爵滋

C. 林则徐

D. 奕䜣

1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为了(     

A.夺取抗战的胜利

B.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C.筹备建立新中国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12、某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

D.上合组织会议

13、火柴产业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张名片。某同学收集了一组近代火柴盒的图片,其传递的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14、某同学在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他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自主权”、“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据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国有企业改革

C.民主法治建设

D.按需分配

15、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 引用外资   B. 引入外国企业管理经验

C.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16、用图示法表示近代化探索四大事件之间关系,最恰当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C.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戊戍变法→新文化运动

17、1924年,国民党中央发表声明:“本党既负有中国革命之使命,即有集中全国革命分子之必要。故对于规范党员,不问平日属何派别,惟以其言论行动能否一依本党之主义政纲及党纲为断。”该声明的核心内容是( )

A.支持军阀政客 B.弹劾国民党右派

C.维护国共合作 D.不愿与中共合作

18、甲午战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张相同点有

A.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

B.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

C.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

D.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

19、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弘扬并发展各种时代精神。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精神   ②红船精神   ③抗战精神   ④五四精神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

20、小明翻阅到一组名称分别为由非洲开往美洲的贩奴船”“黑奴运抵美洲的图片。该组图片反映了三角贸易的

A.全程

B.出程

C.中程

D.归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洋务运动中的第一个近代外交机构是1861年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2)中国地主阶级被消灭——

(3)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5)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3、“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________”的口号,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为“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24、_____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

25、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兴衰荣辱的见证。

(1)《南京条约》割给英国的领土是______

(2)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______

(3)______是太平天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26、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共存、________________、荣辱与共。

 

27、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合称为 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 的指导思想。

 

28、1955年在______________的万隆召开,是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参加的_____________会议。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团结与合作。

29、1900年6月义和团在_________一带阻击八国联军,敌人死伤多人。_____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30、1919年_________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该构想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史实说明此构想的重要意义。

32、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33、与时俱进是中国人的风采,也是中国人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的运动是什么?代表人物一例?

(2)“敢为变法流血牺牲的”谭嗣同是哪次运动的人物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最大功绩是什么?

(4)高举“民主”“科学”运动是什么?什么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为了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材料三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

材料四   造成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是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干扰和阻挠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一系列谋“独”行径勾连外部势力进行挑蚌,责任完全在民进党当局。“台独”是绝路,搞对抗没有出路,换洋自重只会自食恶果。我们奉劝民进党当局停止任何谋“独”挑衅言行,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回到“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的正轨。两岸就能重启对话协商,两岸关系才能改善,台海才能和平稳定。

——20201010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1)依据材料一,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谁?

(2)根据材料二,邓小平提出怎样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的问题?港澳回归后成立的行政区域名称叫什么?港澳回归有何重要意义?

(3)依据材料三,“MACAU”(澳门)是哪一年摆脱谁的殖民统治最终回到祖国怀抱的?

(4)依据材料四,“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对于台湾回归,你有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