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是著名的直系军阀,是第一个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主角的中国人,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进行了镇压,并酿成惨案。他是
A.张作霖
B.吴佩孚
C.段祺瑞
D.冯国璋
2、“文革”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是( )
A. 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C.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D. 建立常备军
4、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5、某纪念馆为了进行红色革命教育,推出了“历史性决策”“起义的前夜”“伟大的第一枪”“军旗升起的地方”系列展览。该展览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6、1950年6月,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展开。土地改革运动的成果不包括( )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C.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D.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7、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典范,这得益于( )伟大的构想。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
8、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的形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此战拉开了清政府变法维新的序幕
C.此战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中国军队由彭德怀率领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的大规模的进攻是(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长沙会战
D.太平洋战争
10、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11年的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清帝退位 C.太平军进行西征 D.武昌起义
11、“十处口岸通商,公使进京,长江航行。”所描述的是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2、“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刻之。”对该条内容的评述,错误的是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1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4、图中的人物是在19世纪末我国的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发展农工商业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④训练新式军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5、1949~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就有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随着“一五”计划完成,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5%。这段话表明我国( )
A.初步形成合理工业布局
B.初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初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7、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说说它最准确的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 )
A. 提倡新道德、反对封建礼教 B.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18、下面是某班级历史小组准备的板报素材。根据这两幅图片判断,这期板报最恰当的主题是
A.外交风云扬国威
B.民族团结齐欢唱
C.科教兴国定国基
D.祖国统一迈大步
19、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A.三大改造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改革开放
D.拨乱反正
20、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口号记录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历史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团结民主、和平建国
21、袁隆平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的成功是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22、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红宏伟蓝图。这里的“一桥”指的是——
23、同仇敌忾,全民族抗战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1)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________。
(3)冼星海作曲的《________》,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2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通过《________》,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5、请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奋斗历程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重大关头 | 重要事件 | 伟大意义 |
日出东方 | ① |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星火燎原 | ②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
星火燎原 | 遵义会议 | ③ |
灯塔指引 | ④ |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
2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光绪帝哀悼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_____________。
27、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 )会师。( )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8、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
29、洋务运动兴办的工业中,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人是_______;中共一大选举_______中央局书记。
30、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请列举4个经济特区?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前,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是哪次会议?此会议通过了以什么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
(2)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伟人与历史事件各是什么?
(3)你怎样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什么新纪元?(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4)新中国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表达了国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3、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请回答:
(1)历史上最早的依法治国开始于哪个国家?标志是什么?
(2)历史上最早的民主政治的代表出自于哪个国家?代表性人物是谁?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其名称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一:“陕变事起……常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征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材料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1937年9月下旬,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赴国难。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四: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第二天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A时间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盟国投降的仪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的依据是什么?“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的“陕变”指什么事件?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陕变”的?“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哪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材料三中的“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同时也标志着哪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4)写出材料四中A代表的具体时间(年月日),抗日战争有什么重要地位?
(5)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发扬了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