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历史人物我们可以统称为( )
A.民主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2、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A.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人民解放战争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要再现邓世昌率领中国海军将土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
A.镇江保卫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4、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和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 民主与科学
B. 自由与平等
C. 民主与自由
D. 科学与革命
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西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敌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剩”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6、我国当代作家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①中华民国成立②中共一大召开③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④太平天国在此地建都⑤30万军民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7、太平军初步形成自己的政权组织的标志是
A. 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在永安整顿,制定各项制度
C. 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 建立自己的都城
8、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重要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改变会议航向是因为( )
A.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地位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D.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各国共识
9、近代在列强侵略下社会各个阶层进行反抗,下列体现农民阶级抗击外来侵略的事件是
①收复新疆
②击毙华尔
③黄海大战
④廊坊狙击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下面图表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良机
B.中国民族工业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
C.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
D.抗日战争的爆发
11、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2、归纳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相同点的是
A.都为了巩固清朝统治
B.都想建立民主共和国
C.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都宣传马克思主义
13、近代某次侵华战争。侵略军的暴行是
A. 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 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C. 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D. 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14、下图是1954年的宣传画《参加选举去》。此宣传画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A.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落实
B.男女政治平等有了宪法保障
C.我国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15、《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指( )
A.民主、民权、民生
B.民族、民权、民生
C.民族、民权、民意
D.人文、自由、理性
16、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有 ( )
①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 ②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
③都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④都以失败而告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四川省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效果,1979年1月至8月试点企业的产值和实际利润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14.1%和 21.8%,同非试点企业相比,平均增幅高出 39.3%,产品的品种、质量也比一般企业好。上述现象的出现( )
A.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结果
B.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决策依据
C.导致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18、1953年与1957年数据对比,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均有所增长,其中钢增长401万吨、原油增长102万吨、煤增长0.63万吨、粮增长0.36万吨,我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手工业
19、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强烈愿望的是( )
A.建立农民政权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出台《资政新篇》 D.推翻清朝统治
20、比较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关于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比较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个区域都是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而设置的
B.这三个区域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拥有自治权
C.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域只在于经济方面
D.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社会制度
21、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的是_____,他于1839年6月3日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_____当众销毁。
2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文艺工作者。
(1)杂交水稻之父是 。
(2)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
(3)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 。
23、补充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
(1) 在其编著的《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的主张。
(2) 年, 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并改名 ,以此作为都城。
(4) 年,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
(5)1895年, 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6)1898年,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的正式开始。
(7)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打出了“ ”的旗号,揭开了反帝斗争的序幕。
24、 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5、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是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为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帮助的国家。而___________采取敌视态度,纠集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干涉中国内政。
26、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________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________土地。
27、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鸦片战争期间, 在吴淞率众英勇抵抗,血洒炮台;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
指挥全舰官兵奋勇杀敌,结果全部壮烈殉国。
(2)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国家是 。
(3)1915年,陈独秀在 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28、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9、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切断敌人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_______全境。
30、1954年,(_____________)率代表团在 (___________)参加了国际会议。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
31、武昌起义爆发于哪一年?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结束的时间是?(具体到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2)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3)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甲午年)六月,日本战事起,惋愤时局,时有所吐露……明年乙未,和议成……既而南海先生联公车三千人,上书请变法,余亦从其后奔走焉。
——摘编自梁启超《三十自述》
材料二 五四运动以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突出表现在它引出了四个方向性变化的新动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形态转型、新的社会力量与新理论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这四个新动向揭开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新篇章。
——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三 在全国上下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之际,“一二·九”运动的怒吼唤醒了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战则存,降则亡”的救亡图存之火迅速燃遍神州大地,民族复兴的光芒在那一刻灿然绽放,古老中国在火一般的激情中重获新生。
——林杰《永远铭记民族觉醒的高光时刻》
(1)材料一中“战事”和“上书”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二者有何关联?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革命发展进程的影响,并分析这场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内在联系。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二·九”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觉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