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它打破了日本政府早日结束战争的企图,使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转折点。“它”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C.《兴国土地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成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发表《孔子改制考》

4、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A.战略上出现失误 B.带有宗教色彩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新中国成立72年了,这72年是奋进的72年,是光辉的72年。下面时间轴的解读正确的是

A.①处,开启中国历史新纪元、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B.②处,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③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小岗村偷偷“包产到户”

D.④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1905年,某人在加入某革命组织时郑重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A.华兴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兴中会

7、如图再现的1927年8月1日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8、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洋务派派遣留学生,培养了詹天佑等爱国科学家

B. 维新派改革科举制度,开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C. 1917年,历时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D. 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制碱领域赢得了国际声誉

9、如图《南昌起义》(绘画)中正在讲话的人是周恩来,他讲话的主题可能是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10、1928年-1934年中共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1934年-1937年又大幅下降,导致这种上升和下降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分别是

A. 红色政权的建立;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

B. 五四运动的发生;红色政权建立

C. 抗日战争的爆发;解放战争胜利

D. 五四运动的发生;解放战争的胜利

11、下列关于一二•九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B.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C.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D.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领导这场运动的是(     

A.洪秀全

B.陈玉成

C.李秀成

D.曾国藩

13、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谁的利益?

A.知识分子 B.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C.中产阶级 D.全体国民

14、下图壁画最有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5、早在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以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的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应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公正之主”石碑上刻写的内容所使用的文字可能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拉丁文

16、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他们所说的“长技”不包括

A.军事技术

B.机器生产

C.政治制度

D.科技教育

17、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   )

A. 重工业部门   B. 轻工业部门

C. 第三产业部门   D. 运输业部门

18、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时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A.澳门

B.新疆

C.台湾

D.香港

19、白崇禧在回忆某次战役时写道:“我军以劣势之陆军装备,抵抗敌军海陆空联合作战之优势,所凭借的全是爱国精神。自八月十三日至十一月九日将及三个月,我军伤亡虽重,但敌人损失也不少。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其记录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0、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制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戊戌变法﹣﹣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3)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22、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 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______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23、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________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________活动;清政府拆毁________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班列六部之前。

24、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5、后期努力

(1)重建领导核心:封________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2)纲领: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________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3)军事胜利: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26、背景:日本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 _______;加紧进攻敌后抗体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________

 

27、“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 站立起来,堂堂的做个人”。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28、__________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_______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场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9、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是安徽凤阳____________,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广东__________。

 

30、长征中标志着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列举对外开放的格局

32、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军事较量是指什么事件?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请写出他的名字和事迹?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3、南京是百年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它既是一座悲情之城,更是一座英雄之城。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南京为名,《南京条约》是在哪一侵略战争后签订的?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2)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实施了怎样的暴行?面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罪行的不当言论,你认为日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输掉起码的良知?

(3)“南京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标志着蒋介石南京国民党政府覆灭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时间轴中的A、B、C处内容补充完整。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主题?

材料二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并简述其意义。

材料三   1937-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共作战12.5万余次,以伤亡61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万余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即解放区已有19块,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千米,人口近1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