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尔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筹办中国抗战名人图片展览时,下列人物的图片不能入选的是(       

A.彭德怀

B.佟麟阁

C.赵登禹

D.孙中山

2、中共十四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这一指导方针的总设计师是(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3、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通过东交民巷,洗刷了四十多年来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与该耻辱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

A.土地革命完成

B.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5、“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旅顺大屠杀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报复性扫荡

6、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是

A.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

C.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7、在学习历史课时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更好的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以下目录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洋务运动                                               20

第五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24

第六课       戊戌变法                                               28

第七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32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8、杜威《中国的新文化》一文中,大力宣扬“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试图让中国人相信,只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的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这里最为坚实的基础指的是(     

A.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B.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9、为了集中全国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于日本东京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0、彭德怀在杭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说到:“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了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中国的经济得到大发展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D.中国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1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说明党中央( )

A.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B.确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C.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太平天国这些朴素的农民起义的最高追求是什么,农民从来不反封建,只反地主,因为地主妨碍了农民成为地主的可能,农民的最高追求是你当农民,我当地主。”这可以用来说明(   

A.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农民阶级具有空想性

D.地主遭到农民的剥削

13、那个特别的年代里,人们用孩子的名字记录历史,请你按出生时间排列下列人名   

①李援朝     ②张文革        ③谭跃进       ④王建国.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14、中国近代史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口号“自强、求富”

B.戊戌变法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君主专制的终结

D.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被形象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15、20世纪中国出现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了的伟大领袖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16、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17、纪录片《复兴之路》中对上世纪90年代开放的某地是这样描述的:“它是今天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金融贸易区,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材料中的某地是

A.深圳

B.浦东

C.重庆

D.成都

18、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是著名的国营企业,其总经理原来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1984年,它改名为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并发行3300万元的股票,从此它有’了经营自主权和资金,效益大幅提升。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19、在我国改革开放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另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其中作为“试验田”的是(     

A.深圳

B.海口

C.上海

D.珠海

20、通过这个条约,中国被迫开放新口岸,允许内江通航通商,使法国殖民者得以进一步侵入中国进行掠夺,给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材料中“这个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__________________

22、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是 ①___;中央的代表人物是_  ② ;地方的代表人物是_③____、   ④_ 左宗棠和张之洞

 

23、胜利:_____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过14年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____也回到了祖国怀抱。

 

24、“……后来的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份宣言中以浓缩的形式出现。”这份宣言是发表于1848年的《________》。

25、近代史上查禁鸦片、领导销烟、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是 ______ ;发动金田起义、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 ______

26、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27、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______ 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______ 为书记。

28、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________,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

2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     》)。

30、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 ______(地名)发动武装起义,这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______(地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写出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的事件名称

(1)自强求富,开近代探索之先:  

(2)变法维新,圆救亡图存之梦:

(3)三民主义,创民主共和之国:

(4)民主科学,启思想解放之门:

32、简述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人物、地点和意义。

33、简述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指出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的时间及其影响。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

(2)最能体现材料二图表中“完全沦为”的具体内容是《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

(3)请你为材料二的图表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

(4)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除了材料中的归纳法和图示法外,你还会采取什么方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