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获得统一

B.一五计划完成

我国成为工业化强国

C.三大改造完成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形成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A

B.B

C.C

D.D

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胜利并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的战役是(     

A.徐州会战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3、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00000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七大

4、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和军事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分别是林彪、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独自建立的 B.周恩来亲自兼任军校总理

C.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5、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开展土改,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6、电影《长津沏》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反抗美军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该片自国庆上映以来,打破中国多项影史记录,广受观影者好评。下列已学过的侵略战争中,美国直接参与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战争

7、某网站征集"建党一百周年"专栏的解说词,要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建党一百年来每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中,属于1949年的解说词应当是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C.十年动乱,经济停滞

D.拨乱反正,风清气正

8、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A.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黑暗中,其中控制北京政府的军阀是哪一支?( )

A.冯国璋.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

B.以张作霖为代表的的奉系

C.以段祺瑞为代表的的皖系

D.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桂系

10、为纪念革命伟人,同学们要举办一期历史黑板报“一代伟人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秋收起义

②南昌起义

③黄埔军校

④井冈山会师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1、“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该文字称赞左宗棠为“民族第一功臣”的依据是(   )

A.奉命出征,收复新疆

B.黄海大战,勇战日舰

C.廊坊阻击,围歼八国联军

D.慈溪战役,大败洋抢队

12、有人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反抗使瓜分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这里所说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是指

A.虎门销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3、《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   B. 虎门销烟

C. 英国军舰开到香港岛   D. 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

14、1958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宣布1958年我国小麦总产量达1010亿斤,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这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性

C.经济建设出现重大问题

D.中国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

15、有人说,洋务运动跨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一步。能支持这一以观点的史实是

A.开放通商口岸

B.学习军事技术

C.废除八股文章

D.实行君主立宪

16、他创建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并在《章程》中最先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由此开启了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先河。这位历史人物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

17、“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下列能反映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辛亥革命

C.二次革命

D.洋务运动

18、“如果国民党确具有结束—党专政和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大事件”指的是

A.国共第一次合作

B.西安事变

C.国共第二次合作

D.重庆谈判

19、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多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A.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20、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A.没收官僚资本 B.农业集体化 C.手工业合作化 D.实行赎买政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2、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3、_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_______结束,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4、从1961年起实行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________

 

25、开展游击战:根据地军民在____________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____________战争。

26、1992年召开的________(会议),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_________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27、2012年11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刻阐述了的宏伟蓝图。他提出:“ ______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8、中国人民_______的成功召开,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_______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9、中共七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0、在抗日战争中打破日本企图3个月内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_______;在解放战争中,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战役并解放长江中下游的战役是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变法成功,进行了哪些宣传组织工作?戊戌变法的经济和文教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2、1949年革命结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对新的发展道路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49-1956仿效苏联】

(1)写出新中国在农业政策方面学习苏联集体农庄制度而采取的措施一例。1956年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957-1978突破苏联】

(2)离开苏联的帮助,中国开始走向自力更生的道路。“左”倾错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表现是什么?写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兴的工业类型一例。

【1979年始自主创新】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走上开放性的现代化路线。写出城市改革的重点。经济特区中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是哪一个?

【历史启示】

(4)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发展历程给你哪些启迪?

33、共青团中央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一起主办的“民族魂”网站,很受青少年朋友喜爱,网友亲切的称誉它是“网上人民英雄纪念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没有忘记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生命的历次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一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2)如今人们纪念英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在“民族魂”网站上,就设计了许多英雄人物的主题网站小短片(FLASH)。请你也参与,为该网站选择一位建国初期50年代的历史人物,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3)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今天的和平时期,人们都有一种英雄情结,要继承民族精神、体现民族魂。但也有同学说,现在都是和平时期了,中国又不打仗,如何才能成为“英雄”呢?请你结合实际,谈谈看法。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历史图片

——整理自杨建峰主编《一本书读懂中国史》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第2幅图片的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图片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