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作用是(     

A.宣布新中国的成立

B.完成全国土地改革

C.完成三大改造

D.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2、“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市┄┄”歌词中唱的“画了一个圈”是指(  

A.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B.设立沿海开放区

C.设立民族自治区

D.设立经济特区

3、某同学在学完《太平天国运动》后做了如下笔记,错误的一项是

A.创立拜上帝会发展群众

B.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D.天京陷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勾画了中国未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光明图景。这一讲话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协调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5、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为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

D.宣传马克思主义

6、我党历史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和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古田会议

7、"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是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提出的论断,这一论断提出是在

A.中共二大上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上 D.八七会议

8、2020年“新冠疫情、宅在家、戴口罩”成了热门词汇,而在1978年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四人帮”、造反有理、上山下乡

C.经济特区、按劳分配、乡镇企业

D.和谐社会、一带一路、伟大复兴

9、上甘岭战役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10、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________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11、下列诸侯国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

①晋 

②楚  

③齐   

④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黄海海战结束后,光绪帝为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海军将领垂泪撰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位海军将领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丁汝昌

D.邓世昌

13、二次革命发生在

A.同盟会成立时 B.宋教仁被刺后

C.中华民国建立前 D.新文化运动开始后

14、1950年土地改革政策与中共历次土地政策最显著的区别是(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C.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孙中山认为,“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少,贫者极多,…这真是前车可鉴”。针对“前车可鉴”,孙中山提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社会主义

1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完成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抗美援朝胜利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17、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等级,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大礼服,裤为西式长裤,常服可用西式或袍褂,丧服在臂上围黑纱;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穿裙子。这说明,南京临时政府追求(   )

A.自由民主 B.民主共和 C.民主平等 D.自由平等

18、杨湛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下列可能是他所为的是( )

①向光绪帝上书言事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参加中国同盟会 ④兴办工矿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有这样一部著作,因艺术成就高而成为一个专门的学问。它不仅代表了明清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这部著作(     

A.描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矛盾冲突

B.描写梁山泊好汉反抗压迫的武装斗争

C.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D.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0、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瑞金

B.太原

C.西柏坡

D.延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陈独秀创办的《______》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22、从军为国,黄海捐躯是:

23、______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工作。

24、植根中华沃土,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25、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________”;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6、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_____为代表,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的产生。

27、______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______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8、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解放了东北全境—— ______

(2)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一一 ______

(3)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______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地点

(1)组织强学会——

(2)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

(3)北伐战争的两个主要战场——

(4)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走上了民族独立的和平发展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中华民族独立后,在民族复兴大道路上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末,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实现富国梦的道路,“伟大历史转折”指的是什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5)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32、“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请你谈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3、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是在哪次战争中签订的?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是哪次战争中签订的?该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是哪次战争中签订的?其影响如何?

(4)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化探索。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把下列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填入图示中。(填序号)

①政治制度②思想文化③科学技术

A.______B.______C.______

材料二:(我们)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定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革命主张。

材料三:1915年创刊后,《新青年》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思想上反对封建礼教,并展开了文学革命活动,大力倡导白话文。1917年至1922年间,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达到237篇,其中五四运动以后发表的为223篇。

——摘编自何毅、徐海艳《从目录看<新青年>的转变》

(3)依据材料三,说出《新青年》宣传内容的变化。结合所学,说出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每一次也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先进的中国人不得不在艰难顿挫中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摘自孙建昌、赵荣耀《近代中国人对救国真理的艰辛探索》

(4)依据材料四,概括作者对中国近代化探索所持的观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