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作用是( )
A.宣布新中国的成立
B.完成全国土地改革
C.完成三大改造
D.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2、“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市┄┄”歌词中唱的“画了一个圈”是指( )
A.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B.设立沿海开放区
C.设立民族自治区
D.设立经济特区
3、某同学在学完《太平天国运动》后做了如下笔记,错误的一项是
A.创立拜上帝会发展群众
B.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D.天京陷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勾画了中国未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光明图景。这一讲话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协调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5、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为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
D.宣传马克思主义
6、我党历史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和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古田会议
7、"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是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提出的论断,这一论断提出是在
A.中共二大上 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上 D.八七会议
8、2020年“新冠疫情、宅在家、戴口罩”成了热门词汇,而在1978年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四人帮”、造反有理、上山下乡
C.经济特区、按劳分配、乡镇企业
D.和谐社会、一带一路、伟大复兴
9、上甘岭战役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10、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________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11、下列诸侯国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
①晋
②楚
③齐
④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黄海海战结束后,光绪帝为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海军将领垂泪撰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位海军将领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丁汝昌
D.邓世昌
13、二次革命发生在
A.同盟会成立时 B.宋教仁被刺后
C.中华民国建立前 D.新文化运动开始后
14、1950年土地改革政策与中共历次土地政策最显著的区别是( )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C.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孙中山认为,“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少,贫者极多,…这真是前车可鉴”。针对“前车可鉴”,孙中山提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社会主义
16、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完成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抗美援朝胜利
A.②①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17、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等级,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大礼服,裤为西式长裤,常服可用西式或袍褂,丧服在臂上围黑纱;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穿裙子。这说明,南京临时政府追求( )
A.自由民主 B.民主共和 C.民主平等 D.自由平等
18、杨湛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下列可能是他所为的是( )
①向光绪帝上书言事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参加中国同盟会 ④兴办工矿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有这样一部著作,因艺术成就高而成为一个专门的学问。它不仅代表了明清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这部著作( )
A.描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矛盾冲突
B.描写梁山泊好汉反抗压迫的武装斗争
C.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D.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0、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太原
C.西柏坡
D.延安
21、《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陈独秀创办的《______》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
22、从军为国,黄海捐躯是:
23、______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工作。
24、植根中华沃土,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25、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________”;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6、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_____为代表,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的产生。
27、______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______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8、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解放了东北全境—— ______ 。
(2)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一一 ______ 。
(3)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______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地点
(1)组织强学会——
(2)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
(3)北伐战争的两个主要战场——
(4)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31、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走上了民族独立的和平发展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中华民族独立后,在民族复兴大道路上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末,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实现富国梦的道路,“伟大历史转折”指的是什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5)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32、“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请你谈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3、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是在哪次战争中签订的?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是哪次战争中签订的?该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是哪次战争中签订的?其影响如何?
(4)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34、近代化探索。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把下列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填入图示中。(填序号)
①政治制度②思想文化③科学技术
A.______B.______C.______
材料二:(我们)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定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革命主张。
材料三:1915年创刊后,《新青年》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思想上反对封建礼教,并展开了文学革命活动,大力倡导白话文。1917年至1922年间,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达到237篇,其中五四运动以后发表的为223篇。
——摘编自何毅、徐海艳《从目录看<新青年>的转变》
(3)依据材料三,说出《新青年》宣传内容的变化。结合所学,说出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每一次也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先进的中国人不得不在艰难顿挫中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摘自孙建昌、赵荣耀《近代中国人对救国真理的艰辛探索》
(4)依据材料四,概括作者对中国近代化探索所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