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A. B.
C.
D.
2、1895年,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变法成天下之治”。此描述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3、下列有关解放战争的影片,按历史发展进程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辽沈战役》 ②《渡江战役》 ③《挺进大别山》
④《平津战役》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4、江西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下列历史事件均发生在江西省的是
①南昌起义②井冈山会师③长征会师④八七会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5、近代我国先进思想家们为救亡图存而不断探索。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希望。最早在中国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A.李大钊
B.鲁迅
C.毛泽东
D.朱德
6、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序幕。这个时代指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资本主义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
7、1949年,北京城及众多文物古迹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得益于
A.东北全境解放
B.淮海战役胜利
C.北平和平解放
D.渡江战役胜利
8、19世纪末我国出现了“实业救国”热潮。以状元身份回乡办厂,一生创办了包括大生纱厂在内的20多家企业,成为名重一时的“东南实业领袖”的是
A. 方举赞
B. 张謇
C. 陈启沅
D. 朱其昂
9、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相关知识卡片,卡片横线处应填写( )
时间:1978年12月18日—22日 会议:______________ 意义: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A.南方谈话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0、每年的9月18日,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为了铭记( )
A.“卢沟桥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1、1895年1月下旬,孙中山与陆皓东等人积极筹建革命组织。2月21日,兴中会总部在哪里宣告成立,通过了修订的《兴中会章程》。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内容是
A. 上海
B. 东京
C. 武昌
D. 香港
12、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
A. 第一颗原子弹
B. 第一颗氢弹
C. 第一颗近程导弹
D. 第一颗洲际导弹
13、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指出,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澎湖列岛
B.香港岛
C.台湾全岛
D.辽东半岛
14、黄海海战中,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是( )
A.左宝贵
B.邓世昌
C.徐邦道
D.丁汝昌
15、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皇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皇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材料中“不甘作亡国之君”的皇帝是
A.嘉庆帝
B.道光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16、洋务运动最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
A. 政治制度
B. 经济制度
C. 先进的军事技术
D. 思想文化
17、史料是指可以据以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并非所有史料都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会辨别史料真伪,去伪存真。根据所学知识,请判断1958-1961年期间,中国出现的真实场景应是
A.“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B.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C.良田荒,薯叶枯,青壮炼钢去,童叟田间忙
D.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能摘几片
18、在电影《甲午风云》中有一位民族英雄说“我们从军为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19、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20、“每一县,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这说明当时社会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
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白银大量外流
21、_______(具体到年月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22、秦汉时期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是_______。
23、在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 ______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禁毒英雄是 ______。
24、________的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党的十五大把___________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5、“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一愿望实现是在 ______ 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______ 。
26、依据所学,完成下列“标志着”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 。
(2)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3)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 。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 。
(5)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 。
27、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28、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中国药学家____________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2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____________》。
30、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故又被称为“_________”。
31、近代列强对中国先后发动了哪几次侵略战争?
32、共同探究下列问题:有人说,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削弱了共产党,不利于革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33、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联系方面的活动,外交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请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我国1950年进行的保家卫国战争的司令员是谁?
(2)依据所学写出材料中1955年“团结反帝”会议上我国提出什么外交方针。
(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的史实。
(4)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中的1972年“破冰之旅”的含义是什么。“破冰之旅”的标志是什么?
(5)写出材料中1997年“洗血国耻”的史实一例。
(6)结合所学归纳我国外交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国共关系。写出在这种国共关系下产生了哪些成果?
材料二
(2)请将材料二时间轴上A、B两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完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7-1937年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