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图是2013年揭幕的马可·波罗骑马雕像,它坐落在扬州城。当初马可·波罗来华时,中国正处于(  )

A.唐朝时期

B.元朝时期

C.明朝时期

D.清朝时期

 

2、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 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开展“大跃进”运动

4、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            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澳门回归祖国     ④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5、他受命为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关天培

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以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有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邓世昌 D. 左宝贵

8、历史上国际联盟曾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举措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他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李鸿章 D.曾国藩

9、《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

A. 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 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 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D. 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10、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A.但丁 B.迪亚士 C.哥伦布 D.麦哲伦

11、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一方面揭露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抹黑;另一方面主张乌克兰应该成为东西方沟通桥梁,而不是大国博奔的前沿。支持俄乌双方通过和谈,谈出和平。这体现了中国政府(     

A.积极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友好交往的策略

B.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

C.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友好交往的策略

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林觉民在1910年于广州参加某次起义前给妻子写的诀别信《与妻书》。这次起义是

A.安庆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广西起义

D.萍浏醴起义

13、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在敌我双方实力极不对称、战争前景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仍然坚持参战的原因有(  

①美国扩大战争,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②应朝鲜共和国党和政府的要求 

③中国国内局势稳定      ④中国有苏联的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孙中山曾题一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此挽联是为了悼念(  )

A. 陆皓东   B. 秋瑾   C. 宋教仁   D. 黄兴

 

1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联是为哀悼一位清朝将领而写,这位将领是(  

A.丁汝昌 B.邓世昌

C.林则徐 D.关天培

 

16、《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入

D.清政府开始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7、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一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 )

A. 戊戌变法   B. 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18、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你认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是在(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1938年,国民政府代表龚德柏指出:“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亦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国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同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当时流行的速胜论。据此可知

A.敌后抗战获得广泛支持

B.国民政府主张消极抗日

C.国共抗战思路存在差异

D.国共合作抗战出现裂痕

20、为了扭转下表中状况,从1953年开始,我国中国与印度、美国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项目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执行一五计划建设

B.对西藏农奴制改造

C.推行土改运动

D.开展抗美援朝战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近代中国文化教育

(1)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___

(2)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_________

(3)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_________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

22、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

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中上第一部具有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北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______的重要成果。

24、颁布时间: ______年3月11日。

25、领导近代中国第一场大规模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26、1953 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_____,是处理国与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当时访华的日本首相是 _____

27、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______(人物)周围形成了一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28、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中国药学家____________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29、________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________多万斤。

 

30、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到1957年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__迈进。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孙中山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作出了怎样的尝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32、同盟会的机关报、政治纲领分别是什么?

33、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时间

条约名称

影响

1840-1842

南京条约

 

1894-1895

马关条约

 

1900-1901

辛丑条约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请回答:

(1)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被迫打破隔绝状态而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有哪些?

(2)材料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

(3)在旧制度解体的过程中,中国还遭受了哪些屈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