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北京小组创办《劳动音》,用通俗文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广州小组创办《群报》,深入工人群众中进行宣传。材料表明( )
A.早期党组织开始关注中国国情
B.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C.马克思主义在逐步完成中国化
D.早期党组织注重提高工人觉悟
2、这是中国共产党时隔11年后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它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它”指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3、如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社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公社
D.农村银行信用社
4、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②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③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④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钱塘江大桥
D.江阴长江大桥
6、有史学家认为: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应“少泡图书馆,多找普通的中国人交谈,他们每个人的嘴边都有一部生动的中国史”。据此推知( )
A.丰富的口述材料对历史的解释更为多元
B.相对口述史料,文献、实物史料几乎没有价值
C.图书馆收藏中国现代史的文献不多
D.普通中国人的认识更为客观、公正
7、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了哪座城市,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
A.北京
B.南京
C.广州
D.武汉
8、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搜刮剥削,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这一时期,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9、下列画面定格了历史的瞬间,其中属于研究抗日战争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1953年春,河南安阳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你知道他说的“社”是指 (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农村信用社
D.农村供销社
11、“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与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12、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起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以下属于材料所指“杰出人物”的是( )
A.康有为 B.李鸿章 C.孙中山 D.陈独秀
13、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不利于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是( )
A.
B.
C.
D.
14、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从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
A. 火烧圆明园 B. 割占香港岛
C.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15、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6、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随后,为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等任务,我国( )
A.建立第一支海军部队
B.成功试制喷气式歼击机
C.组建起第二炮兵部队
D.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
17、阅读《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图中代表1858年中俄《瑗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的序号( )
A.A
B.B
C.C
D.D
18、下图人物是时代的楷模,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时代精神 ( )
①艰苦创业 ②大公无私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追求民主自由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依据是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提出了“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 D.运动有商人参加
20、图中的“大劫难”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1、兴办新的文化
教育事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____;派遣____出国深造等。
22、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结束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
2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____;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____。
24、中共诞生的标志:“一大”召开:时间:1921年7月,地点:___________,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主要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国际代表:马林
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5、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________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孙中山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________。
26、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______________,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7、某校要设计一条红色研学旅行路线,请你提供素材。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会师。
28、《__________ 》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庞大,主权丧失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9、1840年爆发的________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0、兴起:义和团由________、________一带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____________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转变为反帝斗争组织。
31、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误。回顾这一曲折历程,回答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初,什么运动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2)什么事件的完成,标志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3)什么事件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十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在什么事件之后盲目追求建设的“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什么事件具有“一大二公”的特点,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2、殖民者在哪场战争中首先打开中国大门、入侵中国? 战败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哪一条内容最能体现出该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
33、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共合作、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为哪一个政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2)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合作的方式是什么?
(3)红军不怕远征难,请你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项史实加以说明。
(4)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5)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2019年是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多少周年?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1-2为“中国与印度、美国在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材料二:1956年是一个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的年份……7月13日下午,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从总装配车间开出了厂房……这一年7月,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飞)机……从前连铁钉和火柴都要进口的中国,第一次建立起自己的航空、机床、汽车和电子工业……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亿两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成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将近二百万户的私营大中小商店,已经变为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合作小组或直接变为国营商店。这是把几千年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变革。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7年6月26日)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3)有人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