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政府已经将每年的12月13日正式定为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哪一年?( )
A.1931年 B.1936年
C.1937年 D.1938年
2、某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活动,他回答的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他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 《瑷珲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马关条约》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爱国志士掀起的救亡图存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三民主义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4、德先生与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其中德先生与赛先生指的是( )
A.民主和科学
B.科学和民生
C.民主和民权
D.民主与民生
5、在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下,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更是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但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为此中国共产党
A.放弃领导工人运动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始领导农民运动
D.开始寻求革命同盟者
6、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组织政党,推翻满清
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
7、下列属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放浦东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8、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的目标是
A.民主,科学
B.文明,开化
C.自强,求富
D.进步,复兴
9、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査阅的是
A.
B.
C.
D.
10、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下列人物中与其“维新变法”观点不同的是
A.严复
B.李鸿章
C.康有为
D.谭嗣同
11、“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C.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12、关于洋务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B.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D.反封建运动
1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阻击英法联军
B.淮军抗击日本侵略军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太平军打击清政府
14、1915年,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感“(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为此,陈独秀所做的努力是
A. 建立同盟会
B. 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C. 创办《青年杂志》
D. 倡导“自强保种”
15、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被称为古典小说的高峰。书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
A.窦娥
B.孙悟空
C.李逵
D.林黛玉
16、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资本主义阶段
C. 资本主义初级阶段
D. 共产主义阶段
17、20世纪70年代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自主权。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推行公司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废除国有制
D.实行公私合营
18、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把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国大典 ②重庆谈判 ③渡江战役 ④淮海战役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19、某校打算暑假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的发生地,他们应该去( )
A. 北京 B. 武昌 C. 上海 D. 长沙
20、孙中山明确表示:“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其后解释道:“何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这表明中华民国落实的原则是( )
A.君主立宪
B.主权在民
C.依法治国
D.反帝爱国
21、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创近代探索路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23、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的名称。
(1)1991年我国加入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2)2001年6月中、俄等六国在上海结成的新型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3)2001年12月加入的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
24、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确定以《________》为代国歌。
25、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事件名称。
(1)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事件——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
26、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950年中国方面以_______为司令员,率领_______军出兵朝鲜半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28、《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____________给英国;《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_______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9、中国近代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请列举出下列史实对应的杰出人物。
①、领导虎门销烟,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的是 。
②、“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歌颂的是 。
③、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 率众攻打广大教堂,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30、________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31、2018年习近平多次阐述“两岸一家亲”理念,一以贯之。台湾问题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历史因素,有大陆先民筚路蓝缕传薪火,有甲午战败遭受殖民统治,有1947年“2·28”事件造成的历史创伤,也有国共内战延续等。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埔军校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它的创建有何意义?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为抗击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列举打击日本侵略者嚣张气焰,坚定人民抗战胜利信心的两次战役名称。
(4)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2、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2)写出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哪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1927年的哪次会议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4)抗战时期,毛泽东的哪篇文章阐明了中共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5)抗日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参加了哪次谈判?
(6)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
33、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出现了很多失误,主要失误有哪些?
34、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强求富的梦】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1)材料一中,“他们”兴办军事工业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在此基础之上,19世纪70年代维护西北边疆安全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民主法治的梦】
材料二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94岁高龄的马相伯梦想:“未来的中国,乃民治的国家,法治的国家”……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2)材料二中,人们提出了哪些“新年梦想”呢?
【独立富强的梦】
材料三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闻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论联合政府》
(3)材料三中的内容是中共在哪一年提出的?“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是一个什么样的新状态?
【温饱无忧的梦】
材料四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各地组织了大批土改工作队下乡,放手发动农民,组织贫农团和农会,控诉地主,惩办恶霸,农民群众兴高采烈,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特别高涨,东北地区人民解放军力量得以迅速壮大,主要来源是土地改革后踊跃参军的翻身农民。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的意义。
(5)个人,一个群体、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梦想总能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息息相关,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得的感悟与反思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