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是( )
A.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
B.无产阶级与走资派之间的一场革命
C.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重要探索
2、下列近代历史人物与其活动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康有为——戊戌变法
C.陈天华——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D.陈独秀——辛亥革命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心工作是
A.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选举中央局书记
4、“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庄严宣告是见证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材料中其表达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5、参考下图,你认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新青年》迁往北京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
6、时空观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②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①④
7、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一五计划”的成就
B.三大改造的成果
C.“大跃进”的结果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A.中国人民 侵略中国 美帝国主义
B.合作 改造 赎买 先进
C.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
D.城市 稳定 企业 改革
9、下图所反映的会议通过的文献规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该“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理清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
B.胜利曙光
C.当家作主
D.重返联合国
11、朱德在回顾遵义会议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时写下诗句:“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诗中“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 陈独秀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12、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
A. 建立党的组织,确定党的纲领,明确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
B. 讨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低纲领问题
C. 讨论关于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D. 讨论国共两党如何合作建立黄埔军校的问题
13、“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段话说明了
A.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B. 农业合作化后,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
C. “一五计划”的完成取得重大的建设成就
D. 农业大跃进,虚报产量
14、数据背后有历史,阅读下表,下列选项中解释正确的是( )
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农林水利 | 轻工业 | 重工业 | 运输邮电 | 货物储备 | 文教卫生 | 城市公用 | 其他 |
7.6% | 6.52% | 51.68% | 19.2% | 3% | 7.2% | 3.7% | 1.1% |
A.为三大改造奠定了基础
B.彻底改变了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D.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工业化建设开始
15、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日军大屠杀 ④蒋家王朝的覆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16、北京大学教授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记者小刚在九一八事变后,作了一篇专题报道。请问下列各项有误的是( )。
A. 此事件发生在1931年 B. 日本关东军出兵沈阳
C. 1932年,山东全省沦陷 D. 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
18、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 )
A.积极抗日、消极反共 B.消极抗日、消极反共
C.积极抗日、积极反共 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仔细阅读如表,分析该战争是
时段 | 政治 | 经济 | 领土 | 社会分期 |
战前 | 职权独立 | 自给自足农业经济 | 完整 | 古代 |
战后 | 主权不独立 | 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 不完整 | 近代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21、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冲向日舰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
22、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________。
23、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________运动蓬勃发展。________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24、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伟大领袖,当家做主——
(2)身堵枪口,壮烈牺牲——
(3)抗美援朝,三军统帅——
(4)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
(5)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26、“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分手三次握手解恩仇”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创办“________”。1945年,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这件事情指的是________。
27、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__。
28、全民族抗战:枣宜会战中________壮烈殉国;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
29、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
30、(1)《天津条约》签订后增加开放的通商口岸①处是________;《马关条约》签订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②处是________
(2)____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________5月4日,北京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___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4)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取得的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取得________战役的胜利,成功解放了东北全境。
(5)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___》;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________》,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1、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请回答:
(1)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关键之一是1949年“中国新生”,请写出其历史意义。
(2)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发展的战略措施?
32、 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
(1)a.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b.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2)a.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b.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准确日期(年月日)。
(3)a.辛亥革命期间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令是什么?
b.从此,什么观念深入人心?
33、综合探究:
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是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的一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2)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完成:
(1)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个革命政党的政治纲领 ?它成立于何时何地?
(2)这一政治纲领后来被阐发为哪三大主义?
(3)根据材料说明这个革命政党的性质。材料中的民国成立于何时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