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初二上学期三检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依据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对社会关系进行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

A.父子、朋友一-血缘关系

B.师生、同事一业缘关系

C.同乡、同行一 地缘关系

D.业主、同学地缘关系

2、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下列名言最能体现尊重他人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是(     

①敬老尊贤,以礼相待②人人相亲,人人平等

③城池失火,殃及池鱼④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3、《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实施。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爱国行动,你认同的是(     

①在学校组织的升旗仪式上庄严肃立

②自觉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③倡议大家坚决抵制所有的国外品牌

④利用网络平台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一位农民企业家曾这样说:责任是什么我讲不清楚,但我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作为商人,我不能卖给农民劣质的化肥;作为一名家庭成员,要对子女关心、对父母尽孝。由此可以看出(     

①每个人扮演的角色是固定的 ②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③每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责任 ④承担责任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小东在校门口看见两个陌生的大人在拖拽同班的同学,而那个同学一边挣扎一边喊着:“放开我,我不认识你们。”你认为小东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①他们是大人,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别管闲事了②拨打“110”报警电话,让警察来抓他们

③独自一人冲上去抓住坏人,见义勇为、伸张正义④喊来其他同学的家长拦住他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6、见义勇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但是未成年人的体力不占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应该(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②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③奋不顾身地制止违法犯罪分子的行为

④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最适合补充在其中的一句是(     

A.网络消息多发布

B.网上朋友多交往

C.个人信息不透露

D.他人关心不理睬

8、在微信朋友圈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朋友转发的链接但是有一些并未经过核实。据相关专家介绍,在微信朋友圈未经核实转发他人的信息也属于违法行为。对于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应该(     

A.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B.未成年人要远离一切网络活动

C.增强熟练运用网络的能力

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弊大于利

9、八年级某班学生召开主题班会,两名同学交流的内容如下:

小敏:中国航天“大总师”孙家栋,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国家航天事业,“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是他不变的誓言。

小强:他们驻守西藏边陲,高原反应强烈,爬冰卧雪,头顶边关月,心系天下安,在生命禁区谱写生命之歌。

此次班会的主题最可能是(     

A.挖掘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理想

B.关注国家发展,履行法定义务

C.国家利益至上,提升生命价值

D.勇于堪当大任,维护祖国名誉

10、下列对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②能够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能够有利于我们人际交往的养成④参加社会实践能让我们主动关心社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小童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学校号召同学们向小童学习。下列同学的说法你赞同的是(     

A.小光说:我不相信他能一直坚持下去

B.小刚说:他做志愿者是为了能评上劳动之星

C.小美说:做志愿者是服务他人,幸福自我

D.小明说:做志愿者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做呢

12、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绷保密之弦,保护国家安全。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国家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基础

B.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C.总体国家全观以经济安全为宗旨

D.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军事安全为依托

13、参与公共生活讲秩序,效率就会很高;不论到哪里都爱护公共设施和花木,环境就会很好:公共场所不喧哗,交往就会很和谐。这句话归纳总结了秩序的价值在于(     

①维护社会正常运行②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③限制人们的行动④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书生意气,年少轻狂的我,如何变成钢铁锋芒?”时代的回答是:投身军营,把青春推上枪膛,用自己的汗水、智慧和付出,壮大中国力量。由此我们感悟到(     

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

③青年一代要和祖国、时代共同奋斗④青年只有参军报国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表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医护人员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环卫工人保持城市清洁,快递员帮我们把信件和包裹送到指定的地方……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表明(     

①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教大家使用图示法来理清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小东尝试着做了一些图示,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以下是中学生小东为自己设计的周末活动计划:

活动目的:亲近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活动方式:?

如果请你为小东活动计划中的“?”处选一些合适的项目,你会选择(     

①和好友约定一起上网畅玩网络游戏②到农业园体验农作物种植

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④观看新闻节目,了解国家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中,志愿服务是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志愿者的微笑是杭州亚运会亮丽的名片,也已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选择。以下对志愿服务评价不恰当的是(     

A.志愿服务是为了获得赞誉与回报

B.志愿服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志愿服务是投身社会实践的亲社会行为

D.志愿服务是体验社会生活、成就自我的过程

19、谣言止于智者,面对网络谣言,下列做法属于“智者”的表现是(     

①注意信息出处是否权威②及时关注官方信息③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

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④马上转发微信朋友圈,强烈谴责事件中的“违法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以下关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够实现

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互相矛盾

③人民利益只有依靠国家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④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受到表彰。新时代“雷锋传人”郭明义,获此殊荣。他的事迹引发公共热议。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二十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积极贯彻实施“12.4”国家宪法日和法制宣传日活动,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 们分成小组,在校内外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

(1)第一组同学与附近的社区合作,准备联合在社区举办一次宪法宣传活动,请你将以下活动方案补充完整。

①活动主题:

②活动目的:

③活动方式:

(2)第二组同学举办了“宪法知多少”知识问答活动,请你填一填。

宪法知识知多少

宪法知识我来答

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3)第三组同学决定开展主题演讲比赛,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宪法意识。假如演讲比赛时你抽中的题目是“作为中学生应怎样增强宪法意识”,请你写出演讲提纲。

23、情境探究,学以致用

  (1)小李交际广泛,经常带一些朋友到家里举行娱乐活动,唱歌跳舞至深夜,弄得四邻不安。邻居好言相劝他却置之不理,还说自己有娱乐的权利。

  ①判断:  

  ②理由:  

 

  (2)李某在微博上编造散布谣言,发表恐怖信息,导致航班延误。

  ①判断:  

  ②理由:  

 

  (3)周末,文文和同学爬山,看到两名外国人躲在树林里,对附近某军用机场拍照。此时……

  ①文文的正确做法:

  ②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一段时间以来,各个城市多了一道风景。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提取一辆“共享单车”。这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恶意毁坏单车等。为了更好地推广“共享单车”,市民在自觉遵守规则中要学会自律,规范使用。

(1)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如何?

(2)怎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5、善用法律护成长

小红是我校七年级学生,在她的“成长经历”中,曾有以下三次经历:

经历一:七年级上学期时,有一天下午,在放学路上,我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截住,他让我“赞助”点钱。我见跑不掉又敌不过他,就故意对他说跟我回家取钱,便三转两转把那人带到派出所后门……

(1)你从小红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哪些启示?

经历二: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时,爸爸以我是女生为由,要我辍学打工。幸好同班的婷婷同学建议我向有关机构求助,我才“重返校园”。我真的很感谢她!

(2)如果你是小红,你会向哪些机构求助?

经历三:七年级下学期,为庆祝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5周年,校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演讲比赛,我的演讲《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获一等奖。

(3)如果你是小红,你演讲中会给大家介绍哪些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方法?

经历四:我家所在的县经济发达,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特别是近几年未成年犯罪呈现上升趋势。八年级上学期我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认识到了犯罪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4)作为未成年人,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26、   公平正义是美好社会的追求,呼格吉勒图案经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改判无罪后,有关机关和部门迅速启动追责程序,依法依规对呼格吉勒图错案负有责任的27人进行了追责。当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但仍存在着极少数不公平、非正义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年纪虽小,但也是社会的一员,应该从小树立公平正义的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什么?

(2)公平正义是我国法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哪一方面的要求?

(3)作为中学生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27、苏格拉底的学生曾向他请教怎样才能获得真理。苏格拉底用手指捏着一个苹果,慢慢的从每个同学的座位边走过,以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品味空气中的味道.然后,他回到讲台,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那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从学生的座位旁走过,一边走一遍叮嘱:你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下空气中的味道。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下苹果。这一次除了一位同学外,其他同学都举起了手。那位没有举手的学生做又看了看,也慌忙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了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什么味道也没有。

(1)那位同学本来判断对了,可是为什么最后改变了主意?

(2)请简要回答从众的原因有哪些?

(3)怎样克服消极的从众心理?

 

28、材料 2017年4月1日下午,合肥市五十中学新校真爱志愿者服务站启动仪式在天鹅湖校区报告厅顺利进行。启动仪式前期,五十中新校团委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多样,形式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安全用电宣传、防空防灾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清扫等,并在全校范围内发起倡议,积极招募志愿者,为五十中新校志愿服务工作搭建了一个新平台,有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吗?

(2)中学生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3)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