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某人大代表乘火车进京参加会议,他选择的最便捷的铁路干线应该是( )
A.京哈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京沪线
2、南方地区占优势的自然资源是( )
A. 煤和石油 B. 石油和天然气 C. 铁矿和煤矿 D. 有色金属和水能
3、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西多东少
B.西北多东南少
C.北多南少
D.东多西少
4、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截至2016年1月1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中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南非等57个国家。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看出,除南极洲外哪个大洲还没有国家加入亚投行( )
A.非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2】关于亚投行成员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位于太平洋沿岸
B.澳大利亚是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C.英国和印度都是发达国家
D.中国与南非之间的合作属于南北对话
5、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场。”此民谣的意思是( )
A.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
B.滥垦草地,造成土地沙化
C.毁林开荒,造成土地沙化
D.滥垦草地,造成水土流失
6、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总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A. 1/3 B. 1/4 C. 1/5 D. 1/6
7、小明初冬穿棉衣,戴皮帽乘火车外出旅游,途中衣服越穿越少,最后只穿单衣。那么小明的旅游路线可能是( )
A.哈尔滨﹣﹣﹣乌鲁木齐
B.哈尔滨﹣﹣﹣海口
C.北京﹣﹣﹣哈尔滨
D.上海﹣﹣﹣﹣兰州
8、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 B. 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 黄土高原——辽阔坦荡 D. 云贵高原——千沟万壑
9、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国,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地区降水多,赤道地区降水少
B.温带地区内陆降水多,沿海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东岸降水少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图中A、D、E、F四地,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A地
B.D地
C.E地
D.F地
【3】F、A两地降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地球的形状
D.人类活动
10、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布局是( )
A.东密西疏 B.北密南疏 C.均匀分布 D.无规律可循
11、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水泥 B.天然宝石 C.水力 D.天然树林
12、四川盆地,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低纬度
B.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
C.北部有山脉阻挡冬季风南下
D.人口过于密集,城市释放热量多
13、黄河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初春时节,常出现凌汛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量增多,河流流量增大 B. 上游河段比下游开冻早
C. 围湖造田,湖泊调蓄能力差 D. 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
14、豫剧和秦腔主要流行于那两个省区
A.河北、陕西
B.河南、陕西
C.河南、山东
D.河北、山东
15、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
B.森林
C.天然气
D.水
16、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读长江水系主要水电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鹤滩周围水电站分布密集,主要原因是( )
A.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
B.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C.地处地势阶梯内部,地形平坦
D.该地人口稠密,用电需求量大
【2】关于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后的综合效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防洪,发电功能
B.具有航运功能
C.具有灌溉,养殖功能
D.具有防地震功能
17、有关台湾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B.河流流程长,航运便利
C.汉族为主,主要少数民族是黎族
D.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18、读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是学习地理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从右图中获取的信息,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②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③地势西高东低 ④图中山脉大致为南——北走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是( )
A.a大陆
B.b半岛
C.c群岛
D.d岛屿
20、李白有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征。图为“长江流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诗中的白帝城处于长江河段中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2】诗句中反映出当时长江此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流速快
B.水量大
C.水位低
D.含沙量小
【3】现在,对诗中所描述河段的水文特征产生影响的水利工程是( )( )
A.小浪底水利枢纽
B.三峡水利枢纽
C.丹江口水利枢纽
D.三门峡水利枢纽
21、南方地区 充足, 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22、从北向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________、亚热带、________。
23、填表题:根据图中内容完成下表.
| 冬季一月气温 | 年降水量 | 耕地类型 | 糖料作物 | 主要粮食作物 |
秦岭一淮河以北 |
|
|
|
|
|
秦岭一淮河以南 |
|
|
|
|
|
24、我国东部最高峰分布在_______岛上,岛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
25、五种地形类型中,我国面积最小的是______。
26、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7、我国西部牧区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有内蒙古的 牧场和新疆的 牧场。
2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________ 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________ 渔场.
29、__ 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30、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基地是________平原。
31、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A________河流:D________地形区:C________城市:①________
(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
(3)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________。
(4)黄土高原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地区________;从阶梯位置看,位于第________阶梯。
(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气候因素是________。
(6)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图和甲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榴莲果肉营养丰富,有“水果之王”美称。榴莲营养价值极高,经常食用可以强身健体,健脾补气,属滋补有益的水果;榴莲生长所需日平均温度22℃以上,怕霜冻,需水但根部不能积水,最好种在排水条件好的地形区,马来西亚是榴莲的主要原产地。
(1)据图所知,甲地所在半岛位于______(亚洲分区)的______半岛,东临______洋,南部隔海与______洲相望。
(2)根据材料,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其特征是______。
(3)运用图文材料,分析甲地发展榴莲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别有哪些?(任答4点,言之有理即可)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地F:_________山; 注入海域C:_________海;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城市是 _________。乙图支流A是____________。
(2)乙图中的水利枢纽工程M是_________,湖泊E是________。黄河的“地上河”出现在_____ (上,中,下游 );黄河中游流经G_______高原,目前该高原最突出的问题是_________;黄河凌汛主要发生在 ____ 游和 _____ 游。
(3)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年径流量大 B.水能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高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4)长江和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点是(______)
A、水流急,含沙量大 B、冰期长,有凌汛
C、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水量大,利于航运
(5)长江洪水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
A.上游地区 B.中游地区
C.下游地区 D.中下游平原地区
34、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和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____。
(2)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_高原;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被称为“紫色盆地”的________盆地。
(3)字母A、B所示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中,山脉A大致的走向是________;山脉B的名称是________。
(4)字母“F”所在的省区的全称为________。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依托历史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是河南省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图示意郑州全年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和河南省地形图。
【根在中原】
河南省古称“中原”,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人们便把到“中原”来称为“宅兹中国”。
(1)河南省简称__________,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_,地处____________(填地形区)。
(2)河南省地处中部气候过渡地带,其省会郑州属于____________(填气候)。
【文化古城】
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是世界华人宗祖之根、华夏历史文明之源。河南风景壮丽秀美,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犹如一座浩瀚如烟的历史长廊、一幅风光旖旎的天然画卷,山川融南秀北雄于一体。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答两点)
(4)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请你作为河南省旅游推荐官,为大家推荐一处河南省的优秀旅游景点并说明推荐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