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香港某人大代表乘火车进京参加会议,他选择的最便捷的铁路干线应该是(     

A.京哈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京沪线

2、南方地区占优势的自然资源是(   )

A. 煤和石油   B. 石油和天然气   C. 铁矿和煤矿   D. 有色金属和水能

3、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西多东少

B.西北多东南少

C.北多南少

D.东多西少

4、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截至2016年1月1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中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南非等57个国家。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看出,除南极洲外哪个大洲还没有国家加入亚投行(     

A.非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2】关于亚投行成员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位于太平洋沿岸

B.澳大利亚是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C.英国和印度都是发达国家

D.中国与南非之间的合作属于南北对话

5、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场。”此民谣的意思是(     

A.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

B.滥垦草地,造成土地沙化

C.毁林开荒,造成土地沙化

D.滥垦草地,造成水土流失

6、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总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A. 1/3   B. 1/4   C. 1/5   D. 1/6

7、小明初冬穿棉衣,戴皮帽乘火车外出旅游,途中衣服越穿越少,最后只穿单衣。那么小明的旅游路线可能是(   )

A.哈尔滨﹣﹣﹣乌鲁木齐

B.哈尔滨﹣﹣﹣海口

C.北京﹣﹣﹣哈尔滨

D.上海﹣﹣﹣﹣兰州

8、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   B. 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 黄土高原——辽阔坦荡   D. 云贵高原——千沟万壑

9、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国,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极地区降水多,赤道地区降水少

B.温带地区内陆降水多,沿海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东岸降水少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图中A、D、E、F四地,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A.A地

B.D地

C.E地

D.F地

【3】F、A两地降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地球的形状

D.人类活动

10、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布局是(  )

A.东密西疏 B.北密南疏 C.均匀分布 D.无规律可循

11、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水泥 B.天然宝石 C.水力 D.天然树林

12、四川盆地,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度

B.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

C.北部有山脉阻挡冬季风南下

D.人口过于密集,城市释放热量多

13、黄河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初春时节,常出现凌汛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量增多,河流流量增大   B. 上游河段比下游开冻早

C. 围湖造田,湖泊调蓄能力差   D. 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

 

14、豫剧和秦腔主要流行于那两个省区

A.河北、陕西

B.河南、陕西

C.河南、山东

D.河北、山东

15、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

B.森林

C.天然气

D.水

16、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读长江水系主要水电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鹤滩周围水电站分布密集,主要原因是(     

A.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

B.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

C.地处地势阶梯内部,地形平坦

D.该地人口稠密,用电需求量大

【2】关于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后的综合效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防洪,发电功能

B.具有航运功能

C.具有灌溉,养殖功能

D.具有防地震功能

17、有关台湾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B.河流流程长,航运便利

C.汉族为主,主要少数民族是黎族

D.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18、读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是学习地理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从右图中获取的信息,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②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③地势西高东低       ④图中山脉大致为南——北走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是(  

A.a大陆

B.b半岛

C.c群岛

D.d岛屿

20、李白有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征。图为长江流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诗中的白帝城处于长江河段中的(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2】诗句中反映出当时长江此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流速快

B.水量大

C.水位低

D.含沙量小

【3】现在,对诗中所描述河段的水文特征产生影响的水利工程是(     )(     

A.小浪底水利枢纽

B.三峡水利枢纽

C.丹江口水利枢纽

D.三门峡水利枢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南方地区 充足, 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22、从北向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________、亚热带、________

23、填表题:根据图中内容完成下表.

 

冬季一月气温

年降水量

耕地类型

糖料作物

主要粮食作物

秦岭一淮河以北

 

 

 

 

 

秦岭一淮河以南

 

 

 

 

 

 

 

24、我国东部最高峰分布在_______岛上,岛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_

25、五种地形类型中,我国面积最小的是______

26、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西部牧区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有内蒙古的   牧场和新疆的 牧场。

2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________ 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________ 渔场.

29、__ 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30、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基地是________平原。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A________河流:D________地形区:C________城市:①________

(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

(3)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________

(4)黄土高原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地区________;从阶梯位置看,位于第________阶梯。

(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气候因素是________

(6)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图和甲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榴莲果肉营养丰富,有“水果之王”美称。榴莲营养价值极高,经常食用可以强身健体,健脾补气,属滋补有益的水果;榴莲生长所需日平均温度22℃以上,怕霜冻,需水但根部不能积水,最好种在排水条件好的地形区,马来西亚是榴莲的主要原产地。

(1)据图所知,甲地所在半岛位于______(亚洲分区)的______半岛,东临______洋,南部隔海与______洲相望。

(2)根据材料,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其特征是______

(3)运用图文材料,分析甲地发展榴莲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别有哪些?(任答4点,言之有理即可)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地F:_________山; 注入海域C:_________海;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城市是 _________。乙图支流A是____________

(2)乙图中的水利枢纽工程M是_________,湖泊E是________。黄河的“地上河”出现在_____ (上,中,下游 );黄河中游流经G_______高原,目前该高原最突出的问题是_________;黄河凌汛主要发生在 ____ 游和 _____ 游。

(3)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年径流量大  B.水能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高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4)长江和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点是______

A、水流急,含沙量大 B、冰期长,有凌汛

C、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水量大,利于航运

(5)长江洪水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

A.上游地区 B.中游地区  

C.下游地区 D.中下游平原地区

34、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和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____

(2)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_高原;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被称为“紫色盆地”的________盆地。

(3)字母A、B所示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中,山脉A大致的走向是________;山脉B的名称是________

(4)字母“F”所在的省区的全称为________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依托历史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是河南省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图示意郑州全年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和河南省地形图。

【根在中原】

河南省古称“中原”,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人们便把到“中原”来称为“宅兹中国”。

(1)河南省简称__________,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_,地处____________(填地形区)。

(2)河南省地处中部气候过渡地带,其省会郑州属于____________(填气候)。

【文化古城】

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是世界华人宗祖之根、华夏历史文明之源。河南风景壮丽秀美,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犹如一座浩瀚如烟的历史长廊、一幅风光旖旎的天然画卷,山川融南秀北雄于一体。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答两点)

(4)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请你作为河南省旅游推荐官,为大家推荐一处河南省的优秀旅游景点并说明推荐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