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地理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2年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将投入使用,其主要利用上、下水库在电网用电低谷时抽水蓄电,用电高峰时放水发电。建成后与水电、核电等机组协调运行。读图(a)“蓄能式水电站示意图”和图(b)“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阳江抽水蓄能电站选址的主要条件是(     

A.政府的支持

B.地势落差大

C.河流流量大

D.劳动力充足

【2】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列河流汛期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

A.长江、黄河、珠江 B.长江、珠江、黄河

C.珠江、长江、黄河 D.海河、黄河、珠江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纬度约60度

B. 我国领土从东到西跨越经度约50度

C.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D.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大西洋的东岸

4、我国领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最西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江岸上

C.最东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D.最南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②受地形影响,我国季风气候显著③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不受冬季风的影响④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地形区与其特点组合不正确的是(   )

A. 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B. 千沟万壑——“黄土高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   D. 塔里木盆地——“聚宝盆”

7、下列地理事物中,与西北地区干旱特征无关的是(  )

A. 风蚀城堡   B. 天山牧场

C. 居民点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D. 矿产丰富

8、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技术生产得到推广的重要原因是( )

A.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   B. 热量和水分的需要

C. 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D. 市场经济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9、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B.山东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C.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D.平原、盆地人口少,高原、山地人口多

【2】根据两图,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东部面积比西部大

B.西部人口比东部多

C.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D.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人口密度小

10、有关我国海洋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赤潮对海洋生物资源没有影响   B. 近海海域的石油污染日益严重

C. 舟山渔场的鱼群小型化和幼龄化   D.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能源,

11、我国把“珍惜和合理用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人口多、耕地少

12、人们出行或运送货物,要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路途的远近和具体的要求,来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1】仅从运输成本考虑,下列运输方式中价格最低的是(     

A.水运

B.铁路

C.公路

D.航空

【2】米脂小米享誉全省,2吨小米由米脂农户家运往榆林市场,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A.水运

B.铁路

C.公路

D.航空

【3】西安的小明同学计划乘坐火车前往兰州,沿途经过的铁路线是(     

A.宝成线

B.京沪线

C.陇海线

D.京广线

13、下列工业部门属于轻工业的是

A. 化学工业   B. 冶金工业   C. 造船工业   D. 食品工业

 

14、提出了我国著名的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的地理学家是(     

A.胡焕庸

B.徐霞客

C.李四光

D.竺可桢

15、你认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是(  

A.人才优势

B.技术优势

C.资源优势

D.交通优势

16、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属于阶梯界线山脉的有(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②祁连山下烽如月,无定河边阵是云

③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下列科技园区中,被称为“中国的硅谷和药谷”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D.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提到的两种资源属于(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

【2】关于图中资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分布特征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B.图中①表示的地点是大同

C.我国最大的油田是新疆的克拉玛依

D.山东省既有煤矿,也有油田

19、与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西部的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A.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B.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C.人才和和技术力量雄厚

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

20、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总数为(     

A.14亿

B.70亿

C.13.70亿

D.13.40亿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该省区所在地域文化区的是

A. 那达慕   B. 秦腔   C. 阿以旺   D. 信天游

 

22、若要直接从北京到南京,应选择的铁路干线是____

23、改革开放以后,沿海、沿江地区工业迅速发展,一些老工业中心成长壮大,新工业中心不断涌现,并形成了______、辽中南、京津唐、_____等工业基地。_____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_____;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工业中心较少,分布_______

24、“黑土地”指________,“黄土地”指________、________。

25、_____是长江上游地区中发展农业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这里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2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大部分人的祖籍是广东省和________省。

27、中国是世界人口________的国家,因此实行________是我国的基本政策。

28、山脉构成我国的地形的骨架,横断山西侧是__高原,东侧是__盆地和_  高原。

 

29、黄河部分河段在__________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30、从半球位置来看,我国位于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黄河孕育中华文明,见证时代发展,进入21世纪,黄河流域开启了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的新篇章。下图为黄河流域简图和黄河某河段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山脉,这里冰川逐年萎缩,其自然原因是____

(2)A河流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其流向大致是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年平均含沙量和年平均径流量均减少的河段是____游,从人文方面分析造成该河段年平均径流量减少的原因____

(4)黄河某河段剖面示意图反映该河段的问题是____,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____严重造成的,因此中游水土保持是关键,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有____

32、读“跨流域调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工程,将滦河水引入____水系,结束了天津人民喝咸水的历史。

(2)B是____工程,将黄河中游的水引入____上游和大同,以解决山西省缺水的问题。

(3)C是____工程,将黄河下游的水引入____市,解决了该旅游城市常年缺水的问题。

(4)D是____工程,将滦河上游的水引入____市,解决该工业城市缺水问题。

(5)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线路:E是____线工程,在江苏省____市提水,将水沿京杭运河调入山东省和____市;F是____线工程,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G是____线方案,调入地是____

(6)某中学学生对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便于调水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长江流域面积广②交流多,大多流经半湿润地区③干流汛期长④含沙量大⑤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7)在长江干流H处修建的____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

33、综合拓展题。

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采取了哪两个方面的措施?

 

3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甲地是____盆地,属____带(温度带);乙地是____盆地,属____带(温度带);丙地是____高原。

(2)图1中,A是____河,注入____洋。

(3)图2示意____族,主要聚居于____(填写图1中代表省区的数字序号);图3示意____族。

35、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及“月平均气温和逐月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①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区域②和③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区域③和④大致以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_℃等温线为界;作为新能源之一的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______(填数字)。

(3)区域②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典型自然特征是_______,区域内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全称)。

(4)确定①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5)M、N代表分布于我国的两种气候类型,其中分布于区域③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区域③是我国粮食作物________的主要分布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