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振荡试管
B.移走蒸发皿
C.连接仪器
D.放置滴管
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设计 | ||||
实验 目的 | 收集二氧化碳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 净化河水 |
A.A
B.B
C.C
D.D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其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A.
B.
C.
D.
4、下列除杂和鉴别操作正确的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 |
B | 除去 CO 中的少量 CO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C | 除去 CO2中少量 CO | 点燃 |
D | 鉴别氧化钙和碳酸钙 | 加水 |
A.A
B.B
C.C
D.D
5、CaO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6、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在这一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ω与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7、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使用了星载氢原子钟。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示内容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是非金属元素
B.1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008g
C.元素符号是H
D.氢原子的质子数是1
8、下列化学反应现象中有红色固体生成的是
A.镁条燃烧
B.木炭还原氧化铜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向氧化钙中加水
9、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与不足量O2反应时可生成乙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属于化合反应
D.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10、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
B.加入药品
C.收集气体
D.验满
12、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明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析出X。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Y>X>Z
B.X>Y>Z
C.Z>Y>X
D.X>Z>Y
13、下列实验仪器中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铁架台
B.长颈漏斗
C.烧杯
D.水槽
14、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物:氧气、二氧化碳、海水
B.单质:氦气、铁、氮气
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D.氧化物:水银、二氧化锰、氧化铜
15、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
D.气密性检查
1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体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过滤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7、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充当保护气的气体是( )
A.氦气
B.氮气
C.氧气
D.水蒸气
1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19、铜锌合金颜色酷似黄金,不法分子用来做假黄金。下列不能区分真假黄金的方案是
A.在空气中灼烧
B.放入盐酸中
C.放入NaNO3溶液中
D.放入AgNO3溶液中
20、用下图装置进行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定木条燃烧情况,记录如下表(不考虑空气中原有CO2及木条燃烧产生气体对结果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O2的体积分数/% | 36.3 | 39.2 | 43.1 | 44.3 |
木条的燃烧状况 | 正常燃烧 | 火焰变小 | 火焰变小 | 刚好熄灭 |
A.采用分液漏斗可以节约药品、控制反应速率
B.若木条刚好熄灭,则瓶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N2
C.当O2的体积分数为12%时,木条的火焰变小
D.该实验说明要收集较纯净CO2,需在木条熄灭后再通入一会儿CO2
2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禁止使用燃煤发电,减少酸雨的形成
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就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变废为宝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22、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B.自行车链条喷漆防锈
C.使用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时,应戴上橡胶手套
D.工业上用氯化钠制取碳酸钠
23、向30g灼热的氧化铜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后(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5.2g,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16%
B.20%
C.80%
D.84%
24、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3OH)”作为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属于化石能源
B.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可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熄灭该火炬
25、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
26、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现代工业炼铁的核心原理是焦炭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C.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27、蒜、洋葱等植物的鳞茎中含有的一种叫做硫化丙烯(化学式为C3H6S)的挥发物。请回答:
(1)C3H6S是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写名称);
(2)硫化丙烯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3)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28、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是化学的特征之一。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任意一种含有10个电子的粒子_______;
(2)任意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_______。
29、人造空气中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0、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活性炭在水的净化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1、“温控保鲜”和“气调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达到抑制储藏物细胞呼吸的目的。
(1)干冰可用于“温控保鲜”,利用干冰的性质是_________。
(2)“气调保鲜”中会使用CO2来抑制细菌。CO2进入细菌细胞液后能产生酸性物质,抑制细菌生长。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酸性物质产生的原因:_________。
(3)冰箱中常用下图所示的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分离后,通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______(填“富氮空气”或“富氧空气”)。
(4)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石墨片,可制成石墨烯电池。石墨烯属于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依据上述用途推测石墨烯具有______性。
32、医用双氧水是过氧化氢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的液体,常用于伤口消毒。过氧化氢容易分解,光照会加快其分解速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医用双氧水是化合物
B 医用双氧水应该放置于暗处密封保存
C 将医用双氧水涂于伤口消毒时有气泡产生,该气体可能是氧气
(2)最新研究表明,在光照条件下,利用Pt / TiO2为催化剂分解水可以得到过氧化氢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A.硫酸铜 B.汽油 C.面粉 D.白糖
(2)盛水的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浓硫酸
(3)将一定量、同体积的水和汽油,分别加入等质量的固体碘中,观察到碘溶于酒精并得到棕色溶液,而碘不溶于水。由此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有关。
(4)沾在衣服上的油污可用_____溶解除去
34、(5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1)钡元素 ;(2)2个氢原子 ;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3个亚铁离子 ;
(5)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35、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__________________,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78%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36、小明同学去金塔胡杨林装了一些金波湖的湖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净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玻璃棒的一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初步净化后用__________检验,发现泡沫_______,是硬水。
37、实验室拟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_____。
(2)实验室用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药品是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用C装置(多孔塑料片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优点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8、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
(1)通过此探究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____
(2)实验结束后,用灯帽可将酒精灯熄灭,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什么?____
39、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下图是净化水的简易装置。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该设计利用了什么化学原理?
(2)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
(3)如图得到的水为硬水如何鉴别硬水和软水?
40、工业纯碱中常含有食盐.某化工厂为了测定一﹣批纯碱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分析实验:取纯碱样品.置子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发生气泡为止. 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 样品质量 | 水的质量 | 消耗稀盐酸质量 | 反应后溶液质量 |
质量(g) | 22 | 50 | 146 | 209.2 |
求:(1)反应结東时共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2)纯碱样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下同)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