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尘土飞扬——分子在不断运动
B.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C.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D.水结成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3、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某同学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不可行的是
A.金属铜
B.石蕊试液
C.氯化镁溶液
D.碳酸钠固体
4、科学思维是基于事实与逻辑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学习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离子带电,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化石燃料燃烧易造成污染,应禁止使用
5、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聚沙成塔
B.星火燎原
C.铁杵磨针
D.滴水成冰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就是催化剂
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7、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形成乳浊液的是
A.酒精
B.泥沙
C.蔗糖
D.植物油
8、“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同一种物质,该物质是
A.碳单质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所有含碳物质
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露为霜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的变化
B.分子体积的变化
C.分子间隔的变化
D.分子质量的变化
10、钛合金有广泛的用途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小
B.硬度大
C.耐腐蚀
D.可塑性强
1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污水处理至无色无味即可直接排放
B.将自来水蒸馏净化后饮用更佳
C.明矾可吸附水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
D.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色素与异味
12、布洛芬(C13H18O2)是一种常见的退烧药,下列有关布洛芬说法正确的是
A.布洛芬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06g
C.布洛芬中 C、H、O 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13:18:2
D.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3、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白土烧瓷
B.雕版印刷
C.酒曲酿酒
D.火法炼锌
14、归纳总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见微知著:相同质量的水,在不同状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分子间隔不同
B.推理相同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化学史: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D.化学排序: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氧>硅>铝>铁
15、“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B.软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
C.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D.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16、铑被用于汽车催化转化器,使氮氧化物转化成无害气体。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铑的原子序数为45
B.铑的元素符号为Rh
C.铑是一种金属元素
D.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2.9g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研究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科学的方案设计是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 B.证明人体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的CO2含量多 | C.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 D.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
A.A
B.B
C.C
D.D
1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红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C.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左侧玻璃导管中的水可以吸收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1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D.原子中,由于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21、对下列各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H--表示三个氢原子
B.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
C.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D.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22、钪(S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下图为钪在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30
D.钪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2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信息:白磷的着火点为)
A.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C.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各成分都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气体中属于空气成分且能用于食品防腐的是
A.水蒸气
B.氢气
C.氮气
D.氧气
25、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26、相对原子质量为37的原子应该有( )
A.18个质子,19个中子,19个电子
B.17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
C.19个质子,18个中子,20个电子
D.18个质子,19个中子,18个电子
2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用化学符号填空。
(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__;
(3)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
28、请按要求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_______;
(3)2个钙原子_______;
(4)一种氧化物__________。
29、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硫酸钡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化镁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__;
(6)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
30、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写出下列符号式。
(1)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2)三个亚铁离子_____。
(3)氧化铜中+2价的铜元素_____。
(4)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5)氯化铵_____。
31、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所遵循的一项基本规律.
(1)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的原因:__.
(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①甲同学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为mg,其燃烧后的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ng,则m和n的关系为:m__n (选填“>”、“<”或“=”),请说明理由:__.
②乙同学测定的数据有:铁片和硫酸铜溶液总质量为ag,其混合反应后混合物总质量为bg,则a和b的关系为:a=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③丙同学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丝的质量为xg,其在纯氧中燃烧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为yg,则x和y的关系为:x__y(选填“>”、“<”或“=”).
(3)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在__进行.
(4)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进行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__,标号①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2、用化学用语填空:
两个亚铁离子_____;由4个磷原子构成的白磷分子_____;生石灰的主要成分_____;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_____。
33、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______;
(2)某同学的午餐食谱如下:“主食:米饭;副食:豆腐、红烧肉”.其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
(3)食盐是最重要的调味品.下表为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结合表内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①构成食盐的微粒是______;
②从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③20°C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食盐,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
(4)铁制品长期使用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______;
(5)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6)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4、在生产生活中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着。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中使用铜片的目的是________;
(2)小明使用木质刀片在涂有蜡的铝板上写“龙”字,露出下面的铝板,向“龙”上滴加CuSO4溶液,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图二中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写一条)
(4)图三中在包装某些食品时用铁粉作保鲜剂,保鲜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
(5)图四中铝制饮料罐______(填“能”或 “不能”)投入垃圾箱中。
35、请从物质的组成、构成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_____;
(2)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_____;
(3)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_____.
36、现在每年的双十一都成为了全民的购物狂欢节,小楠在今年的双十一也网购了一台破壁机,收到货之后,他发现杯内有一个可以旋转的食用级刀头,此刀头是使用下列_____合金来制造。
A 不锈钢 B 锰钢 C 焊锡
主要是利用了该合金的性质_____(填一.条物理性质),小楠马上用它榨了一杯浓浓的黑米糊,在榨黑米糊时他观察到机器一会研磨,一会加热,在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黑米糊中富含糖.类物质,糖类物质在人体中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 最终变成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两种氧化物,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请写出葡萄糖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7、如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选A装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实验室选取C装置制备H2,选_______装置收集。
(4)小明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食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醋酸:CH3COOH)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填字母)。
a.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 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8、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在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该物质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为什么要“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____。
(3)实验前集气瓶底放一些水,目的是_____。
(4)若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l/5,这可能是由哪种原因引起的?____。
(5)不对装置做任何改动,若将红磷换成硫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
39、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
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
主要成分是
、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______的方法
任写一种
来达到目的。
铁锈的主要成分
,用盐酸可以除去铁锈。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0、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受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2(OH)2CO3加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