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应国家安全需求,我国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 )
A.建成世界一流人民军队
B.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C.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明有礼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有利于形成和谐社会
③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的私事 ④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不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
A.国家统一
B.国家安全
C.国家主权
D.科技水平
4、前不久,江都大雪,区内各中小学停课。有一群人却闻“雪”而动,他们是江都区青年志愿者,他们以“雪”为令,迎寒而上,争当扫雪除冰“突击队”。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 )
①弘扬法治精神②体现人生价值
③获得丰厚物质回报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心中有家国,笔底有天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我们要有家国情怀,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③应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总是不能兼顾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②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③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标语④踊跃为受灾地区的群众捐款捐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放学路上,有同学问:“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几位同学纷纷发表看法,你赞同的有( )
①小德: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我尊重
②小志:我们不仅要尊重人,还要尊重动物,尊重大自然,尊重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③小雨:我只尊重那些熟识的人
④小宋:我尊重真诚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社会规则的是( )
A.在旅游景区乱刻乱画
B.车辆少的时候闯红灯
C.在火车站排队进行安检
D.校门口随意停放共享单车
9、北京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队。有同学说,井然有序的排队,能够给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带来便利。这一说法启示我们( )
A.树立规则意识,提升道德修养
B.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C.社会秩序保障了社会规则的实现
D.顺序排队可以确保社会秩序的实现
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要求我们( )
①不负党的期望,肩负时代使命
②要坚持把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③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成为有用之才
④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3年1月1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正式实施。新规打破了按照“身高”来作为儿童优惠票的标准,实行按照“年龄”的标准。此调整说明( )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B.我们要坚定维护社会规则
C.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D.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12、2023年7月底北京、河北遭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来自山西、河南、江苏、山东以及河北省各地的各类救援组织,带着各类救援船只和物资抵达这里。他们( )
①大难面前显担当,服务社会促文明
②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③积极参与,可以获得金钱和荣誉
④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我们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很多,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需司法讨回公道,可以选择的途径是( )
A.找公证处来解决
B.到律师事务所找律师来帮助解决
C.通过调解、仲裁来解决
D.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来解决
14、近年来,一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的内容悄然出现在网络微短剧中。为了营造清朗的网络视听空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的通知,要求创作者和传播者要树立起规则意识。网络微短剧应该遵守的规则有( )
①道德②法律③舆论④校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据民法典规定,用户在转载网络信息时,对其真实性负有法律责任,这意味着未经核实转发别人的信息,也属于违法行为,这启示我们,辨别网络谣言要( )
①向家长、老师、专家求教 ②学会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③注意信息的出处是否权威 ④学会辨识信息内容的真伪,远离虚假信息,远离网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边境线58载。她说,祖国安定了,我们就能过上富裕好日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公民权利
B.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C.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D.维护民族团结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17、台海局势因为岛内“台独”分子勾结美日等外部势力,持续展开挑衅行动而愈发紧张。为震慑台独分子,解放军空军出动多架次军机在台海周边空域展开巡航活动,海军军舰也执行了一次次联合战备警巡。对此材料的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旺
②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不值一提
④要坚持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相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心中有家国,笔底有天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我们要有家国情怀,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③只有否定个人利益才能维护国家利益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总是不能兼顾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八年级小明最近发现班上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部分同学之间打招呼不再是“某某同学”而是“小豆芽”“胖冬瓜”“二百五”……,为此,有两个同学还大打出手,小明也因为最近脸上总是长痘被叫作“逗逼”,心里很不是滋味。这种现象说明( )
①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②受到他人尊重一定能自信
③尊重他人是有修养的表现④彼此尊重才能够和谐相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按照市场主体信用状况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使监管力量“好钢用在刀刃上”,努力做到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加强信用惩戒的意义不包括( )
A.能够杜绝社会不诚信行为和现象
B.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C.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D.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风尚
21、小组讨论会上,小张同学说,我们祖国发展兴旺,取得了这么巨大的成就,根本不用树立忧患意识。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2、地铁里吃东西、手机外放声音……关于地铁上的不文明行为,一直以来备受大家热议。殊不知,这些乘客的行为可能要上“乘客行为黑名单”了。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于2020年4月1日起施行。《办法》在规范乘客行为方面明确了“车门或站台门关闭后扒门”等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及“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等影响运营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
甲:乘坐地铁是我权利,拉黑名单没有道理。
乙:自由不是任性随意,规则意识需要牢记。
对于地铁上的不文明行为,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3、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所以,有人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没有人民利益重要。”
这个说法对吗?请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加以评析。
24、一段时间以来,各个城市多了一道风景线(如右图)。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提取一辆“共享单车”。这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恶意毁坏单车等。为了更好地推广“共享单车”,市民在自觉遵守规则中要学会自律,规范使用。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律的要求是什么?
(2)怎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5、归还失物可以这样吗?
王林和妈妈到一家百货商店购物,在试背一款书包时,不小心将车钥匙落在包里。她们返回商店寻找,捡到钥匙的店员要求买一杯饮料“请客”。本来对店员存感激的王林,转而感觉心情不悦,但还是照办了。
当晚,王林就此事在校园论坛上发帖,引发热议。
小美:拾金不昧是传统美德,失主可以自愿支付报酬,但拾到者不应主动索要。
王军:归还失物,索要合理报酬无可厚非。
小宇:要是捡到小狗的话,还得照看喂养,我觉得应该索要报酬。
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请谈谈你的看法。
26、 材料一 网络用好是个宝,查找资料不用跑。天下大事早知道,学习知识不可少。
材料二 请欣赏漫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思考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至少4点)和消极影响(至少2点)?
(2)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27、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为感恩父母,八(1)班同学决定开展
一次以“感恩父母,创和谐家庭”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现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名言赏析]
(1)请写出一句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榜样示范]
陈斌强,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为了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他每天用一根藏青色的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的身上,然后骑着电动车去上班。一条布带,让母子俩寸步不离。
(2)陈斌强的行为是当代“孝子”的典范,请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化解冲突]
(3)“小时候我觉得爸爸妈妈真伟大,他们什么都知道,说的话总是对的,我也愿意听他们的话,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但是,现在我觉得父母真是很落伍,什么都不知道,爸爸就知道工作挣钱,妈妈总是唠叨个没完,对我什么都爱管,一点也不了解我,真难以忍受。”
——摘自一位初中学生的日记
①从日记中可以看出该同学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②请介绍一些解决上述问题的技巧或方法。
[感恩父母]
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父亲的肩膀,为我们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母亲的关怀,抚平我们心灵的波纹。
(4)亲爱的同学们,你准备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
28、材料一 某企业一千多名选民,一手拿着选民证,一手拿着选票正在行使着五年一届的人大代表职责。选举中,大家郑重地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发表了重要讲话,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享有人生同样出彩的机会。
(1)在我国,公民行使选举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让贫困学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3)让贫困学子接受良好教育,你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