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气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蒸发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C.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整个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2、如图为中考化学试卷答题卡中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 关于丙烯酸,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丙烯酸中含有氧分子
B.丙烯酸属于氧化物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D.丙烯酸由3 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2 个氧元素构成
3、家庭中使用医用消毒酒精进行消毒时,最好选择擦拭局部区域的方式,如采取喷洒酒精的方式遇明火容易引起火灾,其原因是
A.“喷洒”使用酒精的量不好控制
B.“喷洒”使酒精和空气均匀充分混合
C.“喷洒”使酒精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D.“喷洒”使酒精的着火点降低了
4、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国家提出了建设“无废城市”的城市管理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固体废弃物实行统筹管理
B.干粪与秸秆用于混合发酵
C.用餐厨垃圾生产生物柴油
D.建筑垃圾填埋到农村地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之前,应进行灯火试验
B.洒水车向空气中喷洒水雾防治扬尘
C.大力开采矿物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D.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
6、摆放在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
B.矿泉水
C.牛奶
D.酸奶
7、氯代烃在内燃机中燃烧会生成氯化氢等气体。某氯代烃甲(化学式为CxHyClz)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氯化氢和17.6g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数目如表所示。
物质 | 甲 | 氧气 | 氯化氢 | 二氧化碳 |
反应前分子数目 | a | 3a | 0 | 0 |
反应后分子数目 | 0 | a | 3a | 待测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y=3
B.甲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生成氯化氢的质量为21.9g
D.一个氧分子的质量为g
8、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原子和氯离子的质子数相等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9、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混合物、干冰、氢气
B.石油、煤、天然气
C.氯化钠、甲烷、水银
D.洁净的空气、硫酸铜、液氧
10、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C.镁与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
D.镁离子与硫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1、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草纸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草纸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仍在缓慢燃烧
B.竹筒帽有一定的透气性
C.竹筒要盖上帽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
D.打开竹筒帽,吹一吹,使草纸的着火点改变而燃烧起来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目的 | 方案 |
A | 分离C和 CuO | 高温加热 |
B |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观察颜色 |
C | 除去 CO2中的 CO | 点燃混合气体 |
D | 验证某气体为O2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
A.A
B.B
C.C
D.D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木炭还原氧化铜 | 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 钾和二氧化锰 | C.电解水 | D.等质量石灰石分别 加入足量相同盐酸 |
A.A
B.B
C.C
D.D
14、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
|
|
实验目的 | 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 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
A.A
B.B
C.C
D.D
15、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调味用的食醋
B.取暖用的木柴
C.温度计里的水银
D.炒菜用的铁锅
16、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市里出售的瓶装矿泉水是纯净物
B.含洗涤剂的水去除油污是乳化作用
C.淡水资源取之不尽
D.水是实验室最常用的溶质
17、20世纪以来,我国化学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张青莲
C.屠呦呦
D.袁隆平
18、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元素均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1~13号属于金属元素,14~18号属于非金属元素
B.12号元素的离子符号为Mg+2
C.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D.13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0、为保证食品安全,人们用有“萘胺”(C10H9N)的试纸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下列有关萘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萘胺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3g
B.萘胺在氧气中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
C.萘胺由10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D.一个萘胺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
2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过滤
B. 取固体药品
C. 滴加液体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22、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一一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一—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茶壶冲起—一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23、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
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
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
24、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 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D.②⑤是不同的离子,所以它们的质子数不相同,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2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CO2无毒,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较多时,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影响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冬天用煤炉火取暖时,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
26、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实验,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实验分析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须使用过量的红磷
B.气球的作用之一是平衡气压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瘪后胀大
D.红磷熄灭,即可测定燃烧后的质量
27、玻璃棒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仪器,回答问题:
(1)水的作用__________。
(2)玻璃棒作用__________。
(3)尾部酒精的作用________。
28、以下三幅模型图分别表示水分解的某些微观过程。
(1)表示水分解过程模型图正确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请用微观的观点解释水分解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
29、下列变化:①动植物呼吸;②木炭燃烧;③酒和醋的酿造;④食物变质;⑤汽油燃烧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属于剧烈氧化的是_____。
30、如图为某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
(1)该过程中净水原理相似的步骤是_____(填序号)。
(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_____(填字母)。
A杀死水中的细菌
B减少水中的氧气
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质
(3)若在实验室完成步骤③,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_____。
(4)在⑤中水质检测的步骤中,检测出水样中含有氮、磷、钠等,这里的“氮、磷、钠”是指_____(填序号)。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31、生活的改善,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 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_;
② 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_;
③ 实验室中常用的燃料________________;
④ 炉具清洁剂中的碱_________。
(2)新华社确认中国第3艘航母已在船台建造,中国大型的造船舶实力让世界瞩目。
①“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国产航母使用的“超级钢”具有极佳的抗压性、延展性。合金钢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金属材料
②“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用石墨作电极在高温条件下电解熔融氧化铝,在阴极和阳极区分别得到A1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航母”螺旋浆可由铜合金制造。铜合金比铜的硬度大,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④ 由生铁炼钢时,硅(Si)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填字母),实验中若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原因是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 端(填a或b)进入。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
(3)实验室若用大理石块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B作为发生装置,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_ _(填字母);老师强调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D,据此猜测二氧化碳的一条性质 。
(4)某微型实验装置H如右图,该装置相当于上图发生装置中的 (填字母),用该微型仪器进行实验,除试剂用量很少以外,还可能具有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33、(5分)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我们可以用 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2)用石灰乳粉刷墙壁,干后能形成坚硬的墙面。该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明购买了一件针织衫,看到吊牌上有“成分:羊毛82.6% 棉9.3% 涤纶8.1%”的内容。为简单地证明其中含有羊毛,可抽取针织衫上的一些线头进行灼烧。若灼烧时闻到________________的气味,则证明其中含有羊毛。
3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_________,氧气占_______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___________;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_。
35、正确运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符号完成如表中的空格。
1个银原子 | n个氢离子 | 2个氧分子 | 氧化铁中的阳离子 | 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 | 硝酸铵 |
_____ | 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 |
36、《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着的原因是________。
3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及气体性质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填字母代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_______________,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熄灭酒精灯
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5)如果用装置E收集氧气,发现__________时,证明氧气已集满。
38、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为烧杯中的石灰水进入锥形瓶内,锥形瓶底部有___生成。
(2)将反应后锥形瓶内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B中,然后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充分混合后,烧杯内的液体为_____色。
(3)再向烧杯B中倒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得到澄清溶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该烧杯内一定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最后烧杯内的无色溶液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____,请说明理由及处理方法_____。
(5)向含有1.48g氢氧化钙的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恰好使石灰水中含有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则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是______?
39、在高温条件下,碳单质不仅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还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潜水员戴的呼吸面具中装有过氧化钠(Na2O2),它能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反应原理是,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0、化学实验室有一盖玻璃片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不知盛有何种气体?请你作出一种假说(猜想),并按你的假设填表,完成探究过程。
假设(猜想) | 验证方法及操作 | 可能看到的现象 | 结论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