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制备氧气
C.收集氧气
D.铁丝燃烧
2、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铁高温下化为铁水
C.铁生锈
D.蔗糖溶解
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提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用喷灌、滴灌的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B.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
C.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加高工厂烟囱,向高空排放废气
4、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约能源。如右图所示的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节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各项比较,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O3)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②温度分别为20℃和40℃,压强均为101kPa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③相同质量的铝粉和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足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
④相同质量的锌和锌铜合金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等量氢气,剩余固体的质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7、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8、恒温蒸发掉某溶液的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原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剩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剩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9、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列事实及其解释不相符的是
A.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B.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相同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炼钢、气焊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B.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C.氧气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
D.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11、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属于稀有气体
C.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D.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1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除去杂质气体CO2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闻气味
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水中的杂质 | 过滤 |
B |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
C | 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 比较红磷和白磷在60℃环境中能否燃烧 |
D | 证明CO2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 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
A.A
B.B
C.C
D.D
14、推理和总结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点燃氢气前要验纯,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进行验纯
D.铁比铝更容易生锈,所以铁比铝更活泼
15、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其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
1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 MgO2
B.碳酸钠 NaCO3
C.氯化钠 NaCl
D.氧化铁 FeO
1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盛有一根铁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
B.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铁丝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碳和二氧化碳在密闭容器中高温至恰好完全反应
18、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家务劳动 | 化学原理 |
A | 炒完菜及时洗净并擦干铁锅 | 防止铁锅生锈 |
B | 在厨房中洗有油污的餐具时加适量洗洁精 | 利用洗洁精溶解油污 |
C |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 隔绝氧气可以灭火 |
D | 泡茶时闻到茶特有的香气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A.A
B.B
C.C
D.D
19、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与海洋有关的生产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制镁”
B.蒸馏法淡化海水
C.膜法淡化海水
D.海水“晒盐”
2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植物油与水混合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1、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22、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鉴别氮气和稀有气体 | 用燃着的木条 |
B | 鉴别氢气和甲烷 | 点燃后观察火焰颜色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 点燃 |
D | 鉴别双氧水和水 | 加入二氧化锰 |
A.A
B.B
C.C
D.D
2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自然界的水可经过沉淀、过滤后即可得到纯水
2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25、我国古代人民用汞来溶解矿物中的金,得到金汞齐(一种合金),再从中提取出黄金,在物质分类上金汞齐属于
A.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
D.氧化物
26、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C.该反应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7、写出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厨房里的糖和食盐:________
(2)白酒和食醋:_________
(3)铜丝和铁丝:_________
28、习大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根据下列有关水的实验,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①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2)实验②中b管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
(3)硬水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可用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29、下列对氯气性质的描述:①常温下是种黄绿色气体;②有毒;③密度比空气大;④能与水反应;⑤有刺激性气味;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⑦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
30、走进“碳村庄”,“碳村庄”的格局如图1
(1)“碳村庄”的居民中,属于单质的是___。CaCO3是___ 的主要成分。
(2)“碳村庄”中的部分居民可以相互转化,写出通过化合反应将CO转化为CO2和CO2转化为C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碳村庄”又来了一位新成员——蔗糖(C12H22O11),它在酒曲的催化下,经过发酵过程可以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图2所示。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发生的现象是______,B中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的成分: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按体积计算,其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2)爱护空气资源,让人们呼吸清净的空气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氮气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稀有气体 ⑤二氧化氮 ⑥一氧化碳 ⑦臭氧 ⑧烟尘
(3)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将名称或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①人和动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___。
②酥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
③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其表面生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
④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
(4)为了改善环境,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增加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B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C 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
D 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32、完成符合下列事实的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用铁屑除去工业废水中的有毒铜盐CuSO4______;
(2)如果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售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极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液(主要成分HCl)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______。
33、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①3个氢原子____________;
②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符号“中数字的含义:前面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
3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请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情况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②工业废气的随意排放 ③燃放烟花爆竹 ④汽车尾气 ⑤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2)水是生命之源,普通但宝贵。下列对水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地球上的水总量多,可利用的淡水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③“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储水量多,北方储水量少;
(3)硬水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常带来不便,长期饮用硬水会增加人体过滤系统结石的得病率。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进行软化,而区别硬水和软水常使用________。
35、高氯酸铵(NH4ClO4)曾作为航天飞机的固体燃料。高温时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 Cl2,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
(1)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高温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36、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注意按示例要求书写大小写。示例:Ag
(1)锂元素_______;
(2)3个钙离子_______;
(3)碳酸钠_______;
(4)氧化镁_______。
3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干燥的氢气(已知H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难溶于水),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填导管口字母代号);
(3)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38、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 步骤 |
Ⅰ.点燃酒精灯,打开K,通入充足的氧气 Ⅱ.反应结束,停止通气,关闭K…… |
(1)A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2)关闭K后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a.熄灭酒精灯 b.将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
39、下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⑴图中A端为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
⑵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
⑶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4)写出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0、回答有关氧气问题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____;
(2)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都需要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未加入二氧化锰,则反应______(选填“不能发生”或“明显减慢”)
(5)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