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比较多,下列化合价标注正确的是
A.
B.
C.
D.
2、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我国科研人员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烷(CH4)和X。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X的化学式为H2O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我国科学家首次突破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获得淀粉的人工合成工艺技术。其中关键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上述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数目比为 1∶1
D.反应有利于“低碳”目标的落实
4、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Fe2+ ③P2O5 ④2CO ⑤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④
B.表示化合价的是②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
D.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然后再加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
6、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白色固体②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了使用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一盆炭火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保存大理石于细口瓶中
B.闻气体气味
C.分离固液混合物
D.量取液体
8、主火炬高达7.85米,采用铝材打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铝原子中子数为13
C.铝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
D.铝的氧化物化学式为AlO
9、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A.施用大量农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
B.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回收
C.多开私家车出行
D.冬季用燃煤发电取暖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铜
B.在空气中灼烧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电解水:电极附近均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11、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医用酒精
B.矿泉水
C.熟石灰
D.黄铜
12、下列实验中都用到了水,有关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B.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治污染空气
C.燃烧条件的探究烧杯中的水——只提供热量
D.排水收集气体集气瓶中的水——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且便于观察
13、我们日常所食用的食盐多为加碘食盐。经查阅资料可知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如图所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碘易患夜盲症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0g
C.x的值可能为7
D.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碘原子
14、如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钾”指钾元素,以K+形式存在于水中
B.该矿泉水略显酸性
C.该矿泉水带正电,所以能导电
D.实验室可以用该矿泉水来配制溶液
1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各元素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D.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关系模型
16、下列图像与对应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镁、铝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足量的镁、铁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C.分别向等质量的铁和锌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D.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锌、铁
17、石灰石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取石灰石样品 ag, 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样品中的杂质受热时不参加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有两种
B.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b—a) g
C.向N 点对应的固体加水,放出热量
D.0~t₂min内, 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氦气:He2
B.保持氯化钠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NaCl
C.3个铵根离子:3
D.硫酸铝的化学式:A1SO4
2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向矿泉水中滴加肥皂水充分振荡,产生大量泡沫和少量浮渣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热
2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B.
C.
D.
22、分析下列实验及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元素——电解水
B.实验室制取氧气——加热一定量固体
C.验证加快
分解——向一定量
溶液中加入少量
固体
D.探究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3、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石蜡熔化
C.纸张燃烧
D.湿衣晾干
24、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2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B.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
C.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D.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26、电动汽车电池核心原材料之一是碳酸锂。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B.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
C.锂原子的中子数为4
D.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27、实验是学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加入的红磷过少,会使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 _____。(偏小、偏大或不变)
(2)用托盘天平称量 3.7g 食盐,物码放反且使用游码(1g 以下用游码),则称得的实际质量为_____g。
28、加热碱式碳酸铜时,观察到固体渐渐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试管口有________生成,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 证明是________.
29、(10分)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a、b、c序号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一种紫黑色的固体物质来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写出装置代号)。
(3)在常温下,用块状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
由于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所以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
30、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物质是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为_____。
31、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名称。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铝原子___________。
2个氯分子___________。
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写出符号“3SO2”中数字的含义:
“3”表示___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_。
(3)分析高氯酸钾(KC1O4)中高氯酸根的构成和化合价,则高氯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
33、(8分)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依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资料: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部分数据已做取整数处理)如下表所示: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溶解度/g | 21 | 32 | 46 | 64 | 86 | 110 | 138 |
(1)硝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能为作物补充 (填元素符号)。
(2)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水,在40℃时,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10g、86g、64g、32g硝酸钾,充分溶解,如图所示。
① (填字母序号)中盛的是不饱和溶液。
②烧杯A、B、C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a.三者一样大 b.A最大,C最小 c.无法判断
(3)若将(2)中烧杯C的液体倒入烧杯A中,通过调节温度,可使得混合后溶液恰好饱和且不存在KNO3固体。则混合液的温度应该调整至接近__________℃。
35、结合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问题:
(1)取少量液体试剂时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写名称)。
(2)需要垫石棉网(陶土网)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 (写名称)。
(3)给少量液体加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填序号)。
(4)用①量取10mL液体时俯视读数,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mL。
36、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一,食品袋中充入的气体是_______(填名称),主要目的是_______。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二所示,图中A池是_______池,在吸附池中一般使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
(3)如图三,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因为_______。
(4)检验软水和硬水可以加入_______进行区分;生活中通过_______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要先移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所选择的发生装置的特点是_____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实验室可用浓盐酸和浓硫酸混合制取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某小组同学用圆底烧杯收集一瓶氯化氢气体,完成如图实验。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当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中,打开止水夹。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除紫色石蕊反应变红外,还可观察到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8、下图为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炼铁的原理。当观察到______现象时,即证明该反应已经结束可停止加热,写出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该装置末端中添加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
39、如图是实验室制的一种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弹簧夹时,固液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制取一定量后关闭弹簧夹,干燥管内气体压强变大、液面下降,固液脱离接触,反应随即停止,而烧杯内液面上升。若再打开弹簧夹,气体排出,干燥管内液面上升,与大理石接触又发生反应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干燥管底部用铜丝网不用铁丝网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室制用稀盐酸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______。
40、下面是一套实验操作装置图,请指出其中的错误(至少2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操作,结果滤液仍然浑浊,请你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写出2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