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二上学期三检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②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③认清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④我行我素,自己舒服最重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今年的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12位已退休且过脱密期、此前隐姓埋名的中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首度公开。他们潜心科研,使中国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为祖国打造了强大的空天防御盾牌。这些无名英雄的故事体现出(     

①承担责任无怨无悔,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平凡的人想要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隐姓埋名

③应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放弃个人利益

④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3.76万名赛会志愿者“小青荷”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远道而来的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志愿服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积极服务社会,获取物质回报

B.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C.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

D.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4、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明确工作目标为聚焦网络戾气容易滋生的重点环节版块,从严打击恶意攻击谩骂、挑起群体对立、宣泄极端情绪等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批违规账号、群组和网站平台,有力遏制网络戾气传播扩散。此举要求网民(     

A.健全防范治理网络戾气的制度

B.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C.自觉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

D.依法打击制裁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5、2021年11月17日,大连女幼师宋某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最希望的就是大连的疫情不要停止,希望能增加越多越好。此不正当言论而引起了轩然大波。目前,警方已经对她做出了拘留处罚,她工作的幼儿园也把她开除了。这警示我们,参与网络生活时(     

A.要对他人的网络言论负责

B.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C.要学会“信息节食”

D.不要相信网络上任何信息

6、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这体现了(     

A.责任来自道德与法律的规定

B.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变的

C.承担责任只有代价没有回报

D.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7、钢铁行业的生产场景相对复杂,生产工艺要求较高。近年来,得益于“5G+工业互联网”的推广和赋能,钢铁生产制造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技术的进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多动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网络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水平

B.网络成为了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

C.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完全依靠网络

8、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等,都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     )

A.道德化

B.成熟化

C.生活化

D.社会化

9、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组织考试作弊上诉案,并当庭作出维持一审判决的刑事终审裁定,六名被告人均犯组织考试作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至一年四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十万元至五千元不等。对此分析正确的有(     

①上述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②六人所受刑罚中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③他们的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④六人犯罪的法律标志是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礼记》有言:“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下列古语与此寓意一致的是(     

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②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③言必诚信,行必中正

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2023年,河北的灾区牵动了无数河南人的心。“豫”你一起,同舟共“冀”,河南救援队用实际行动做出铿锵有力的回答。平日里,你我身边平凡而不起眼的路人,在暴雨洪流中,他们却挺身而出,无惧生死,于危急关头拯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上述行为(     

A.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B.意味着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C.启示我们要维护国家利益,舍弃家庭、无私奉献

D.履行了法定义务,体现了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

12、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要参与制定规则

B.要自觉遵守规则

C.要坚定维护规则

D.要积极改进规则

13、小乐勤奋好学,但个性要强,与同学相处喜欢斤斤计较,说话做事不顾及他人感受,因此同学和朋友慢慢疏远他,小乐内心很苦恼。为帮助小乐,你给他的建议是(     

A.专注学习,减少与人交往

B.避免冲突,满足他人要求

C.据理力争,对人晓之以理

D.换位思考,顾及他人感受

14、刘某在网上销售掺假的蜂蜜,违反了他与网络平台签订的“不得销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商品”的约定,人民法院判令刘某赔偿该网络平台人民币2万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网络平台只需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必尊重商家的权益

B.刘某为赚钱,不必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C.刘某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D.网络销售假货横行,只处罚刘某有违社会公平

1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C.广大人民同极少数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6、对漫画《期盼》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反映着所有人的需求

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

③只有牺牲个人利益,国家利益才能得到实现

④人民利益只有上升到国家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维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如果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A.先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评估

B.要根据回报的大小来决定是否承担责任

C.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是否要做

D.把它们视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予以承担

18、商务部介绍2022年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情况时表示:2022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总体稳步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将继续成为市场热点: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只有网络才能激发人们创新创造的动力

③网络是把双刃剑,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和不良的信息

④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2023年的双十一,小李在某网络直播间购买了一台电脑,不到一周就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使用,小李要为自己讨回公道。完成下面小题:

【1】小李想采用以下方式,其中可取的是(     

①通过法律服务机构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②加强与直播间客服的沟通,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③与网络黑客联手攻击该直播间服务器,导致平台巨大损失

④遵守正当程序,善用法律武器维权,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小李与客服多次沟通,但未得到合理解决。对此,小李可以采取的最正规、最权威的维权手段是(     

A.通过仲裁机构维权

B.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

C.寻求法律援助中心援助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这说明

A.我们没有自由

B.没有自由就没有规则,规则限制了自由

C.自由来之不易

D.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观察漫画,对漫画中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22、   有的同学说:“只要我不偷不抢,至于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则没有关系。”有的同学说:“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请你用所学知识评析两位同学的观点。

23、   如何获得真知?明朝书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有学生认为,参加实践活动太浪费时间了,而且初中生离社会还远,参加实践活动意义也不大。你支持这个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自今年春季各地发生多起幼儿园、学校的恶性伤人事件之后,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和管理,学校有校警、街头有巡警、辖区有民警,正成为全国多数地方的共同举措。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何谈幸福!

1请你探究:国家为何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

2清理设计:请你为校园安全设计一条警示语。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25、根据材料,探究问题。

日前教育部就加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发出通知,要求每所学校都要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知识链接】

(1)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两方面的保护?

(2)说说学校开展这项活动的法律依据。

【各抒己见】

(3)为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提一条建议。

【建言献策】

(4)作为中学生,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如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6、某初级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以成长中的我为主题召开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

【七嘴八舌】围绕租房子陪读还是住校问题,同学们发生了争议:一部分同学认为,还是租房子陪读的好,毕竟自己年龄还小,住校的话,洗衣、整理床铺都得自己动手,一次两次还可以勉强应付,天天如此则有些吃不消;另外部分同学认为,还是住校的好,我们已经逐渐长大了,有些事得自己动手,即使天天如此也不是坏事,父母租房子陪读费用不小,何况父母自己也要工作,让他们陪读有些太辛苦了,而且住校还免费。

1)请问你持怎样的观点?如果让你运用所学知识说服对方,你会怎么说?

【释疑解惑】班会上,晨晨表露了自己的烦恼:爸妈都是种田的,觉得这样的爸妈太丢人,有时硬和他们抬扛,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少:每个星期给的零花钱总是不够用,还常常让自己做家务。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向他说明道理,让他解开心结。(至少从三个不同角度列出要点。6分)

【明理导行】班主任在班会课总结发言中,对全班同学寄予厚望,提出的部分思考或建议如下:

3)请你对应班主任的思考或建议写出相应的课本观点。(3分)

成长的维度

 思考或建议

课本观点

人生目标

青少年要敢于有梦。

行为模式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心理素质

我欣赏这群的境界:心中有太阳,脸上有笑容,嘴里有歌声。

 

 

 

 

 

 

 

 

27、赏析漫画,运用所学的知识简要回答

漫画启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用好“公权力”?

28、小明决定向丁慧同学那样用实际行动做个亲近社会的人。他每天晚上都要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日常生活中,他看到有人遇到困难,主动帮助;在路上行走或骑车时,都遵守交通规则;原来不喜欢集体活动的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体验。

小明所做的事是如何体现亲社会行为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