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符号中“2”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2N——2个氮原子

B.O2——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C.2C1-——2个氯离子

D.Ca2+——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2、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大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过滤

D.   取用固体粉末

4、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酒精挥发

C.液化气燃烧

D.铁器生锈

5、三硝基胺【化学式为N(NO23】是近年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有关三硝基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3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152g

C.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D.1个分子中含有3个氧分子

6、小颖同学用pH试纸测得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厕所清洁剂

洗发精

洗衣液

厨房清洁剂

pH

1

8

10

13

上述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

A.厕所清洁剂

B.厨房清洁剂

C.洗衣液

D.洗发精

7、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8、下列关于酸、碱、盐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

B.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C.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D.食品行业中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9、下列图像符合相应实验过程的是

A.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过量的稀硫酸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向一定量的MnO2中逐渐加入H2O2溶液

D.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过量的Zn粉

10、用如图所示4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终只有实验④中的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

B.实验④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由实验①④推断,实验④中有酸性物质生成

D.在实验④中,若对比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可以不必做实验③

1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B.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点燃,所以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

B.干冰升华需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D.石墨为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13、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B.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稀盐酸、碳酸钠粉末倒入敞口烧杯称量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D.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14、近年来,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直困扰着人类。消毒剂的选择、利用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成为热门话题。过氧乙酸(化学式CH,COOOH)溶液是常用消毒剂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一种氧化物

B.过氧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D.一个过氧乙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15、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乙烯基苯酚由三种元素组成

B.对乙烯基苯酚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氢元素

C.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

D.对乙烯基苯酚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6、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A.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酒精不慎洒在桌面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17、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2:1

18、碳酸氢钠(NaHCO3)做发酵粉时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O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碳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19、下列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②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③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④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稀盐酸

C.硫酸铜溶液

D.液氧

21、下列各种标志中属于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22、物质具有多样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海水

C.食盐水

D.冰水混合物

23、二氧化氯(ClO2)是自来水生产常用的杀菌消毒剂,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1

C.+4

D.+5

24、图片中的内容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A.用燃气炒菜

B.生产色泽鲜艳的服饰

C.生产钢材建筑桥

D.使用手机方便沟通

2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氮气经压缩能储存在钢瓶中—氮气分子体积变小了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26、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的值是12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7

C.丁可能是单质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1)空气可以用来生产氮肥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__

(2)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使用下列交通工具不会增加PM2.5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共享单车

B 柴油汽车

C 摩托车

D 电动汽车

(3)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被定为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_______(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一氧化碳 ④二氧化氮 ⑤氧气

(4)2020年春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用了大量的“84”来消毒杀菌。“84”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工业上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次氯酸钠(NaClO)是氯气的用途之一,已知氯气(Cl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28、下图为利用甲烷生产化工产品甲醇(CH3OH)的微观过程: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是___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名称)。

(3)若甲烷不充分燃烧,可生成CO、CO2和H2O,现有一定质量的甲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4.4gCO2和5.6gCO,则生成的CO2和CO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2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用化学用语填空: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三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2)宏观上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微观上它们_______不同。它们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0、用毛笔蘸上硫酸铜溶液,在一洁净的铁片上写上“铁”字,过一会儿,“铁”字就变成了   色.

 

31、回答问题:

(1)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家装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为______

(2)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①易拉罐②废报纸③烂菜叶④矿泉水瓶,其中属于可回收的垃圾是______(填序号)。

(3)端午节“粽子香,香厨房”。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4)漂白水、洁厕灵是几种常见的家用清洁剂,“漂白水”其有效成分为NaClO,“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二者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32、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各种现象,能够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1)厨房中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有______作用。

(2)对不同的铁质品所采取的防锈方法有所不同如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______的方法防锈。

(3)夏天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隔,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33、下图是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

(2)上图①②③④四种粒子中,表示钠原子的是______(填序号);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3)若⑤表示 Mg 2+,则 x=______,④和⑤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_

(4)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与氯元素都在第______周期。

(5)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①“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______

②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名称)。

34、在下列物质中:①洁净的空气②硫③水银④五氧化二磷⑤自来水 ⑥纯净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35、下表中所列实验操作不当,或缺少试剂,或选用试剂不对而造成实验失误,请你找出每个实验失误的主要原因,把序号填入答案的空格中

失误的实验

失误的原因

答案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呈紫红色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集气瓶炸裂

(3)用双氧水制氧气时,短时间内没有气泡

A、集气瓶底没有留水或细沙

B、没有加催化剂

C、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1)   

(2)   

(3)   

 

 

36、小华家中的井水用_____检验后知道属于硬水,饮用前可通过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上图中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小超同学说:“选择AEA_______组合成装置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可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小文同学说: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则反应装置应选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氧气可以用E装置收集,原因是_______,用该方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小东同学说:“我看到课外资料上介绍实验室可用块状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根据以上知识: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38、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写出图1中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

3)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

4)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____g

5)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水的密度约为1g/cm3,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实验室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色污渍,其成分是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写出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此污渍_______(填不能)用水洗掉,清除此污渍的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0、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稀硫酸。结合下列实际回答问题:

1)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_____

2)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是_____g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