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词语(9分)
( )流不( ) 绿树( )( ) 风景( )( )
( )的果实 ( )的旗帜 ( )的鸽子
欢乐的( ) 美好的( ) 宽阔的( )
2、查字典,完成表格。
要查的汉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 组词 |
专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洒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的风景 (_____)地发现 一(____)树苗
(_____)的小溪 (_____)地舞动 一(____)包裹
(_____)的阳光 (_____)地爬 一(____)书
(_____)的(_____) (_____)地(_____) 一(____)耳朵
4、看拼音写词语。
bànɡ wǎn nónɡ shì pínɡ jiǎnɡ zhǎn xiàn zhàn shì
___ _________ ___
qínɡ lǎnɡ lín jū sàn bù chànɡ ɡē shí wù
_______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喝______ 抄______ 峰______ 幕______ 观______
渴______ 妙______ 蜂______ 慕______ 现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tóu dǐnɡ dù pí hái zi dài gěi nóng shì
sōng bǎi zhī shi sì jì xīn kǔ duì qí
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坐井观天》中,小鸟是对的,天不是像井口那么大,而是无边无际的。(___)
2.在《我要的是葫芦》中,小葫芦因为叶子上的蚜虫太多了,最后慢死了。(___)
3.在《大禹治水》中,洪水最后依然没有被治好,百姓依然过着痛苦的生活。(___)
8、选择正确的答案。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往窗外忘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青了。”这句话没有错别字。 ( )
(2)“碰”字共有十三笔,第九笔是竖。 ( )
(3)一( )小鸟、一( )花猫、一( )伞,括号里都可以填“只”。( )
9、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______)
【2】千人糕是由一千个人做出来的。 (______)
【3】“一匹出色的马”实际上指的是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______)
【4】《咏柳》的作者是清代的高鼎。(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我是一只小虫子》一文主要写了一只小虫子的烦恼。(______)
【2】《雷雨》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描写。(______)
【3】学习了《小马过河》一课,我们知道了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______)
【4】说话的时候,语气不要太生硬。(______)
【5】“失信不立”这句话出自《老子》。(______)
【6】“悲伤”是形容生气的词语。(______)
11、阅读。
骆驼和羊
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ǎi)。骆驼说:“长得高好。”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骆驼说:“我可以做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证明矮比高好。”
他们俩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四面都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羊抬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骆驼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shū)。
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骆驼跪(guì)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羊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矮比高好。”骆驼摇了摇头,也不肯认输。
他们俩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你们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1】读了短文我知道骆驼长得_________,羊长得__________。
【2】骆驼和羊为了证明自己说得对,分别做了什么事?用“ ”画出骆驼做的事,用“﹏﹏﹏”画出羊做的事。
【3】选一选:体会句子所表达的心情。(填序号)
①得意 ②不服气
(1)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证明矮比高好。”( )
(2)骆驼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 )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课文,回答问题。(12分)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 , 盛 。北京新建了许多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 拼成图案的 。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读了这段我知道:北京有许多 和 ,交通十分发达。我还知道北京的绿化做得很好,道路两旁有 和 ;立交桥的四周有 和 。
(3)我从“来来往往”和“川流不息”知道了 。
(4)用“ ”画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比喻句。
你来写一个:
13、自己试着读读下面的短文,做几道题。
“马上”小猴
“马上”是小猴的口头禅,时间一长,大家都叫他“马上”小猴。
“小猴,快给弟弟摘个桃。”妈妈说。
“好,马上。”小猴顺口应了一声,可是躺在草地上的身体一动也不动。
这时,一只美丽的蝴蝶正好从他眼前飞过,一向喜欢蝴蝶的小猴欢叫起来:“妈,快帮我逮住它!”
猴妈妈想了一下,应道:“好,马上。”可手却没有抬。
眼看蝴蝶扑扇了两下翅膀,得意洋洋地远远飞去,小猴气得撒起娇来,在地上打起了滚。不知怎么的,他突然觉得身上一阵痛,原来压在一只刺猬身上。他急得直喊:“妈妈,快,快把刺猬抓走!”
“好,马上。”猴妈妈慢条斯理地答应,坐着的身子却没动。小猴“妈啊,妈啊”地喊着,眼泪直流。猴妈妈这才起身,帮他取下刺猬。
说来也奇怪,小猴的口头禅“马上”,从此再也没听他说过。
【1】大家一开始为什么叫小猴为“马上”小猴?请用“___”画出有关句子。
【2】小猴要妈妈帮他捉蝴蝶,妈妈“想了一下”,这是因为( )
A.妈妈不想帮助小猴捉蝴蝶。
B.妈妈没有听清楚小猴在说什么。
C.妈妈在想怎样趁机教育一下小猴。
D.妈妈脑子里正在想别的事情。
【3】文章中出现了三次“好,马上”这句话,都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说的话 | 谁说的 | 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
好,马上。 | ________ | 妈妈让小猴给弟弟摘桃子 |
好,马上。 | ________ | ________ |
好,马上。 | ________ | ________ |
【4】小猴是怎样撒娇的?用“﹏﹏﹏”从文中画出来。
【5】小猴从此就不再说口头禅“马上”了,他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来到人间。
春风过后,小草慢慢地钻出了地面,小树长出嫩绿的小芽,麦苗儿也开始返青了。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各种动物也都开始活动了,小朋友们脱下厚厚的棉衣,快活地在操场上活动着。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写了春天(________)、(________)、麦苗的变化。
【3】第三自然段写了春天小燕子、(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15、读一读,说一说
蒲公英的种子
我是蒲公英的种子,
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微风轻轻一吹,
离开了亲爱的妈妈。
飞呀,飞呀,
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
(1)配上动作,有感情地读这首儿歌。
(2)如果是小苍耳,小豌豆,它们会怎么说呢?学着编儿歌。
16、我在书架上找到一本书:
【1】这本书的名字是( )
A.《孤独的小螃蟹》
B.《长头发狮子》
【2】我随意翻到了第29页,这页的故事( )
A.《白去》
B.《长头发狮子》
C.《窗下的树皮小屋》
【3】我想看《孤独的小螃蟹》,应该翻到__________页。
17、句子加工厂。
(1)曹操的儿子曹聪才七岁。(用带点的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的天空飘着( )的云朵。(加上合适的词使句子更具体。
(3)可爱的 啊 多么 小葫芦 (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洪水被大禹治理好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么小的雨还用打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例:黄河奔,长江涌。
微风 ,小溪 。
19、认真读句子,你能仿写吗?
我是创作小能手。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睡梦中的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睡梦中的妈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小狗过桥时看到了什么?结果怎么样?请你展开想象,按照顺序写一写图上的内容。要求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