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思厥先祖父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④可谓智力孤危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⑨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A.①③⑥⑨ B.②④⑥⑧ C.③⑤⑦⑨ D.①④⑦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齐楚之精英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B.据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工程师介绍,航天工程的基本要素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组成。

C.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来于秦

B. 朝歌弦,为秦宫人

C.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 骊山构而西折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晋诗人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被后人称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

B. 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

C. “三曹”指的是汉末曹操及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三苏”指的是宋朝的苏洵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他们在诗歌和散文上各有成就。

D. 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善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兼程人生路

——追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

他一生中有近七十年在与天气预报打交道。他曾7次为“两弹”的成功发射观测风云变幻。在1954年和1998年两次百年不遇的长江洪水中,他以对天气形势的准确预测,避免了无数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2012年12月17日14时14分,噩耗传来——这位一生风雨兼程的气象人、我国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在北京因病逝世,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呕心沥血七十载的气象事业。

“您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耕耘,孜孜不倦拼搏,呕心沥血,无怨无悔,为我国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得知恩师与世长辞后,学生们在悼念网页上留下了情真意切的字句。

一辈子做天气预报,陶诗言给自己的第一句总结是:“预报天气七十载,成功失败四六开”。

“预报这行饭不好吃。”陶诗言坦言。在做这些重要气象预测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1954年8月,长江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水位持续6天居高不下。在这样高水位的威胁下,究竟要不要分洪,成了中央一时难以决断的事情:如果分洪,无数国家财产将被淹没;如果不分洪,一旦决堤,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陶诗言果断预报“暴雨即将终止”。由于陶先生的正确判断,人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无情的洪水,保住了城市安全。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两弹”。“两弹”对发射点和爆炸点的气象条件要求很高,而当时的军委气象预报力量达不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陶诗言被张爱萍将军“点将”。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为了确保看清原子弹的姿态,要求发射时靶场上不能有卷云。所以每次执行发射任务时,我都要提早几个月过去,把酒泉周围的几个寨子什么时候上云的情况摸清。”

“盼望早日出新人,报准天气保家园”——这是陶诗言对自己七十载风雨兼程路的另一句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气象科学非常落后。当时气象科学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预报方法,及时准确地发布天气预报。为此,中央军委气象局和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天气分析预报中心,陶诗言出任副主任。由于各种天气资料奇缺,而中国的天气又有着自己的特点,难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陶诗言等人开展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他们亲自观测天气、分析数据,手把手地带出了新中国第一批高水平的天气预报人员。

“陶先生长期担任中央气象台和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科学顾问,我国许多科技骨干都得到过他的指导和调教,他在我国气象界有着崇高的威望,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徐国昌说。

“先生爱护、提携晚辈在学界负有盛名,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先生总是耐心开导、主动帮助。先生德高望重,但在生活中却简约朴素,即使困难时期也从来不向研究所和组织提任何要求。为了祖国的气象科技事业,先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不求索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发自内心地评价道。

陶诗言曾把“预报天气”比喻为“医生看病”:“医院的诊断设备很多,但最后下判断的是医生。天气预报也如此,数值结果出来后,最终要靠预报员根据经验给出结论。因此,一个成功的预报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的预报思路。”

“陶先生,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您对我们的教诲和要求,我们将铭记心中,牢记一生。我们一定以您为榜样,不断攀登气象科技高峰!”在纪念网页上,学生们把思念和缅怀化作了前进的力量。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陶诗言自己评价道:“预报天气七十载,成功失败四六开”,表明他对气象工作的厌倦和无奈。

B.陶诗言兢兢业业七十载,又多次承担重大事件的天气预报,从中看出他是一个热爱气象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C.陶诗言始终亲自观测天气、分析数据,是因为当时我国气象科技人才匮乏,他不得不亲自做。

D.陶诗言把“预报天气”比喻为“医生看病”,形象的说明了天气预报工作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的预报思路,面对一系列数值时,要靠预报员根据经验给出结论。

E.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气象科学非常落后,缺少一套科学的预报方法时,陶诗言率领其他人员克服诸多困难,积极开展天气预报工作。

2谈谈你对文章标题“风雨兼程人生路”的理解。

3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陶诗言的?请简要概括。

4陶诗言事业、人生都是历经磨难,但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陶诗言“风雨兼程的人生路”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启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题,共 3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表现了李白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阁夜》中表达了杜甫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士也罔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误落尘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4)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5)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8)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9)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三次对鲲鹏进行描写,开篇第一次描述鹏的脊背时,是“________”,第三次引用商汤与棘的对话描述鹛的脊背时,则是“_______”,这些在细节上相互补充,使鲲鹏形象更为充盈、饱满、神妙。

(2)《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山村社日迎神祭祀的热闹风俗,表达了对古老文化的赞美之情。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宫中之事都可以咨询郭攸之、费讳、董允然后施行,这样一定可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然而现实却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4)《曹刿论战》的结尾,曹刿担心齐国会有伏兵,认为要一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可追赶齐军。

(5)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往往会走向灭亡。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1)帝子降兮北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3)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公子兮未敢言。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的情形,来嘲笑大鹏图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自己原先的志趣。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1)

李白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2)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3)桐庐溪,谢客(4)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注:[1]李白受唐玄宗征召专任翰林学士,写诗以供歌唱娱乐。他所幸遇的荣宠给他招来非议。[2]金门:汉代皇宫的金马门,被汉武帝以弄臣相待的东方朔,曾在此待诏。[3]严光: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窗、好友,拒绝光武帝的邀请,选择归隐。[4]谢客:指南朝诗人谢灵运,喜爱山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两句,写出诗人自己的处境与东方朔不同,显示自己入宫后地位的显赫,充满自豪的语气。

B.“观书散遗帙……掩卷忽而笑”四句,表面写出李白在翰林院快意的读书,实际表现的是失意落寞的寄托。

C.“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两句,以“青蝇”比喻势利、庸俗的小人,以“白雪”比喻有高洁志向情操的自己。

D.本诗作为一首“言怀”之作,一反李白诗歌常见的奔放激情与奇特夸张,言辞清爽,娓娓而谈,流畅自然。

2本诗既有诗人在翰林院生活的呈现,也有对往日漫游山林的思忆,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B.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鹏。(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元代萧士资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中评价本诗是李白“写心之作”。请分条陈述李白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哪些内心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尉元,字苟仁。年十九,以善射称。神麚中,为虎贲中郎将,小心恭肃,以匪懈见知。世祖嘉其宽雅有风貌,稍迁驾部给事中。从幸海隅,赐富城男,加宁远将军。

天安元年,薛安都以徐州内附,请师救援。显祖以元为使持节与城阳公孔伯恭赴之。申纂诈降,元知非诚款,外示容纳,而密备焉。元遂长驱而进,贼将周凯望声遁走。彧[注]遣将张永、沈攸之等率众讨安都,屯于下磕。永乃分遣羽林监王穆之领卒五千,守辎重于武原。元以张永仍据险要,攻守势倍,惧伤士卒。乃命薛安都与李璨等固守,身率精锐,扬兵于外,分兵击吕梁,绝其粮运。永势挫力屈,元乘胜围之,攻其南门,永遂捐城夜遁。伯恭、安都秉势追击,时大雨雪,泗水冰合,永弃船而走。元豫测永必将奔亡,邀其走路,南北奋击,大破于吕粱之东。

是时徐州妖人假姓司马,自称晋王,扇惑百姓。元遣将追斩之。延兴元年。假元淮阳王。元表:“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南济阴郡睢陵县人赵怜等辞称念祖善于绥抚,清身洁己,请乞念祖为睢陵令。若得其人,必能招集离叛,成立一县。”显祖诏曰:“民情如此,可听如请。”元好申下人之善,皆此类也。太和初,出为镇西大将军,甚得夷民之心。三年进爵淮阳王,以旧老见礼,听乘步挽,杖于朝。

其年,频表以老乞身。元诣阙谢老,引见于庭,命升殿劳宴,赐玄冠素服。又诏曰:“公以八十之年,宜处三老之重。”高祖再拜三老,亲袒割牲,执爵而馈。十七年七月,元疾笃,高祖亲幸省疾。八月,元薨。

(选自《魏书·列传第三十八》)

[注]彧:即刘彧,南朝宋第七位皇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

B.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

C.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

D.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祖,庙号。一般用于王朝最初建立者,也可用于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

B.爵,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设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乞身,古代以做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它与“致仕”意思相同。

D.三老,古代一种荣誉职位。相传统治者设三老、五更各一人,以父兄之礼尊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尉元作战身先士卒。讨伐张永时,他命薛安都与李璨等人坚守,自己亲率精兵,攻打吕、梁,后又乘胜追击张永,使其弃船逃跑。

B.尉元富有军事谋略。开赴徐州期间,他知道申纂并不是诚心投降,就表面上表示接纳,暗中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C.尉元从政很有手腕。他发现假托姓司马的妖人自称晋王来蛊惑百姓,就果断派人杀死他;他任镇西大将军时,治理很合夷人心意。

D.尉元深受皇帝敬重。他因功绩大受到皇帝礼遇,不仅赐予他乘车入朝,拄拐杖在朝堂行走的权力,还赐给他帽子和衣服,尊称其为三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以张永仍据险要,攻守势倍,惧伤士卒。

(2)元豫测永必将奔亡,邀其走路,南北奋击,大破于吕梁之东。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大自然也是人类的疗养院,蕴藏着治疗疾病的秘方。

要求: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