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②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①庵:茅屋。②归来:指作者淳熙八年冬遭弹劾落职,闲居上饶带湖。
A.饥鼠绕床觅食,蝙蝠围灯翻飞,这番破败景象说明王氏茅屋已经久无人居。
B.绕床饥鼠,翻飞蝙蝠,交加风雨,扰得词人难眠,只好对着破窗自言自语。
C.好容易入梦,却梦见自己奔驰于塞北江南,归来后头发已花白的人生经历。
D.虽然从秋夜梦境醒来,但词人精神状态仍留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
2、对《寡人之于国也》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3、下列不属于关汉卿的作品的是( )
A.《单刀会》 B.《望江亭》 C.《西厢记》 D.《窦娥冤》
4、下列各句中,关于语序方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B.巴金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C.这家老字号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素以选料上乘,工艺精湛,配方独特,疗效显著而驰名中外。
D.我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5、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A.不识有诸? 诸(兼词,之乎)
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吝啬)
C.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恶(怎么,哪里)
D.则牛羊何择焉? 择(选择)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船歌
蒙福森
张德贵是抚河镇的把船老大,水性甚好,人称“浪里白条张顺”。他胆色一流,技术更是一流。在整个抚河镇的船工中,无人能及。他从13岁开始,就跟着他的老爹在抚河上行船,不到30岁就开始掌舵。几十年虽风雨坎坷,却一直都顺顺当当,从来没有失过手。 抚河镇因河而得名,站在抚河镇最高处的望江楼上远眺抚河,它就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流过抚河镇。
抚河从西向东,一泻千里,波涛滚滚,直至苍梧。抚河发源于猫儿山山脉,水流一路平缓,江面宽阔。然而至抚河镇时,水道突然变得弯曲,怪石嶙峋,两岸悬崖峭壁,杂树丛生,飞鸟鸣叫,猿猴嬉戏。 过了抚河镇不远,就是一个险滩,叫乱石滩。乱石滩水情复杂,滩险浪急,江水轰鸣,漩流咆哮声似鬼哭狼号,斯时要攻上险滩谈何容易!非要请抚河镇的船工不可,否则,外地人不知水情,十有八九翻船,葬身此地。
张德贵和他的伙伴们,接了工,在望江楼要了一坛白酒、几盘猪头肉,吃饱喝足,一抹嘴,一甩上衣,奔江边去了。张德贵把舵,指挥他的兄弟们,下船的、拉缆的,把船缆挂上肩头、把竹篙顶在肩上,扎紧脚步,开始过滩了。张德贵一声令下,大伙齐心协力把船向着滩面攻上去,这时,船工们的号子如轰雷般吼出来——
“哎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底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
“哎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底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
那声音,悠扬动听,铿锵有力,在山崖间回荡着;那声音,充满了男人的阳刚之气,富有韵味……喊着一个号子,可过险滩几丈。 过了乱石滩,前面江面宽阔,一马平川,水流骤然变得平缓,老板递过钱给张德贵,道一声“辛苦啦!”,张德贵回一声“一路平安”,回去兄弟们分了钱,这档攻滩就算完美结束了。
张德贵的老婆在镇上开了个裁缝店,两口子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和一个三岁的女儿。空闲时,张德贵在望江楼和兄弟们喝喝茶,聊聊天,或者在家逗逗孩子,教孩子念几个字。过几年,他们就可以入学念书了。
日子就像抚河里的水,昼夜不停地奔流着。转眼,就到了1943年。 这年春天,日本人的枪炮声打破了抚河镇几百年来的宁静。一队队日本兵杀气腾腾地开进了抚河镇。
抚河镇的望江楼成了鬼子的司令部。鬼子以抚河镇为据点,四处烧杀淫掠,抢劫了大量的粮食,然后装到船上,准备运往前线。
鬼子占用了老百姓的帆船来运粮,可他们不敢过乱石滩。
一天,在汉奸的带领下,鬼子来到张德贵家——他们要张德贵和他的兄弟们帮他们运粮过乱石滩。
张德贵断然拒绝。
鬼子军官嗖的一声拔出军刀,架在张德贵的脖子上。张德贵冷冷地坐着,面不改色。鬼子军官恼羞成怒,嘴里叽里咕噜地骂着,眼珠一转,放下刀,带人走了。他们抓走了张德贵的老婆孩子,撂下话来:“哪天答应为皇军效力,哪天就放人!”
张德贵像困兽般焦躁不已,想了很久,终于,他到望江楼,跟鬼子说:“愿意替皇军效力。”
鬼子放了人。当天晚上,张德贵把老婆孩子交给他的徒弟赵小雷,让他连夜送他们去乡下避风头。 第二天,晨曦初露,江水苍茫,张德贵和他的十几个兄弟,像每次过乱石滩一样,有序分工,把运粮船带过乱石滩。 张德贵的几个徒弟像往常一样,要一起上船,张德贵不让,他一个人跟着鬼子上了船。 这一次,张德贵没有能够把运粮船带过险滩,在最危险的地方,运粮船撞到了一块大石头,船沉没了。满满一大船大米和押运的十几名鬼子,连同张德贵一起,瞬间,就沉没在波涛汹涌的抚河中,再也不见踪影…… 船沉下去的那一刻,张德贵的兄弟们的号子声猛然如雷声般吼出来——“哎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底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
两岸围观的老百姓不禁流下眼泪,那抚河上的船歌,铿锵有力,在山崖间久久地回荡着……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三段对抚河及两岸险象环生的环境的描写,渲染出此处河道之险以至令人惊心动魄,望而却步,故经此险滩非请当地船工不可。
B.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和老板互致问候、和弟兄们分钱等就体现出张德贵为人和善,做事公平,不徇私。
C. 小说开头介绍主人公张德贵水性好,行船技术一流,没有在抚河上失过手,意在为后文鬼子找他帮忙运粮埋下伏笔。
D. 答应为鬼子运送粮食,上船时,张德贵一个人跟着鬼子上了船,他知道这将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旅程”,他已经决定与鬼子同归于尽。
【2】小说描写张德贵的老婆、儿子、女儿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故事紧紧围绕“船”,请结合文本说说这一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李白用手可摸星的夸张写法写出山峰之高以及刻画出行人惶恐神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并序》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张十一功曹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④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此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所作。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 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即羊躑躅花,花红黄色,可供观赏。④炎瘴:炎热的瘴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寥寥数笔即描绘出一幅荒僻冷落的画面。
B.颔联描写绿竹滋长、踯躅开放之景,色彩明快,衬托岀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
C.“竞”字将嫩竹竞相生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写出了踯躅清闲自得的状态。
D.前四句先写远景,后写近景,浓淡相宜,形象突出,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
【2】请简要概括诗歌后两联所蕴含的情感。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守珪,陕州河北人也。初以战功授平乐府别驾,从郭虔瓘于北庭镇,遣守珪率众救援,在路逢贼甚众,守珪身先士卒,与之苦战,斩首千余级,生擒贼率颉斤一人,守珪仪形瑰壮,善骑射,性慷慨,有节义。
十五年,吐暮寇陷瓜州,河西恟惧,以守珪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领余众修筑州城。板堞才立,贼又暴至城下,城中人相顾失色。守珪曰:“彼众我寡,又创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也。”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贼疑城中有备,竟不敢攻城而退.守珪纵兵击败之。守珪以战功加银青光禄大夫,仍以瓜州为都督府,以守珪为都督。瓜州地多沙碛,不宜稼穡,每年少雨,以雪水溉田。至是渠堰尽为贼所毁,既地少林木,难为修葺。守珪设祭祈祷经宿而山水暴至大漂材木塞涧而流直至城下守珪使取充堰于是水道复旧州人刻石以纪其事明年,迁鄯州都督,仍充陇右节度。
先是,契丹及奚连年为边患,契丹衙官可突干骁勇有谋略,颇为夷人所伏。赵含章、薛楚玉等前后为幽州长史,竟不能拒。及守珪到官,频出击之,每战皆捷。契丹首领屈刺与可突干恐惧,遣使诈降。守珪察知其伪,遣管记右卫骑曹王悔诣其部落就谋之。悔至屈剌帐,贼徒初无降意,乃移其营帐渐向西北,密遣使引突厥,将杀悔以叛。会契丹别帅李过折与可突干争权不叶,悔潜诱之,斩屈剌、可突干,尽诛其党,率余众以降。守珪因出师次于紫蒙川,大阅军实,宴赏将士,传屈剌、可突干等首于东都,枭于天津桥之南。
二十六年,守珪裨将赵堪、白真陁罗等假以守珪之命,逼平卢军使乌知义令率骑邀叛奚余众于湟水之北。及逢贼,初胜后败。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事泄,上令谒者牛仙童往按之。守珪厚赂仙童,遂附会其事,但归罪于白真陁罗,逼令自缢而死。二十七年,仙童事露伏法,守珪以旧功减罪,左迁括州刺史,到官无几,疽发背而卒。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三·列传五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守珪设祭祈祷/经宿而山水暴至/大漂材木/塞涧而流/直至城下/守珪使取充堰/于是水道复旧/州人刻石以纪其事
B.守珪设祭/祈祷经宿而山水暴至/大漂材木/塞涧而流/直至城下/守珪使取/充堰于是水道复旧/州人刻石以纪其事
C.守珪设祭/祈祷经宿而山水暴至/大漂材木/塞涧而流/直至城下/守珪使取充堰/于是水道复旧/州人刻石以纪其事
D.守珪设祭祈祷/经宿而山水暴至/大漂材木/塞涧而流/直至城下/守珪使取/充堰于是水道复旧/州人刻石以纪其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西,泛指黄河以西之地,与河东相对,也称河内,《寡人之于国也》中“河内凶”的“河内”就是指河西。
B.板堞,指板筑的女墙,“板堞立”和《烛之武退秦师》中“朝济而夕设版焉”的“设版”均指修筑防御工事。
C.都督,唐代指地方军事长官,分上都督、中都督、下都督三等。唐代都督的职权与组织形式与魏晋南北朝时迥异。
D.左迁,指贬官,汉代右尊左卑,故称贬官为左迁,《琵琶行》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即指贬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守珪颇有谋略。瓜州遭劫后残破不堪,吐蕃军队又来侵犯,形势危急,他沉着冷静,演空城计,敌人生疑而退。
B.张守珪英勇善战。敌寇入侵北庭,他奉命领兵援救,在半路上与敌军相遇,身先士卒,奋力杀敌,最终生擒贼率。
C.张守珪重视民生。瓜州的地理条件恶劣,又遭到吐蕃的侵扰,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他想方设法,让百姓重建渠堰。
D.张守珪战功显赫。他出击契丹,频频取胜;契丹诈降,他将计就计,派王悔斩杀其首领屈剌与可突干,尽诛余党。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众我寡,又创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也。
(2)守珪隐其败状而妄奏克获之功,事泄,上令谒者牛仙童往按之。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记者采访赛车冠军,问:“您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绩,有什么特别的制胜诀窍吗?”
赛车冠军说:“每个车手在输掉比赛的时候,第一句话总是抱怨自己的赛车不够好,天气不行,发挥不怎么正常,对手太强。总之,一大堆理由,但从来没想过最应从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开始检讨。若做到了这点,就已经足够啦!如果一个车手坚持不懈地去打扫赛道的胎痕,他就会明白高手过弯的技术和路线,更会明白自己输在哪里!”
只有正确地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才能真正逐渐地向成功迈近。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你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