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化学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2、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制备少量氧气

A.A

B.B

C.C

D.D

4、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及药品

实验目的

制H2S

制氨气

制NO2

制氯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8题,共 40分)

5、通过化学方法,人们不仅能从大自然中提取物质,还能制备出性质更佳优良的材料。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其反应原理为:

___________NH3+___________Cl2=___________NH4Cl+___________N2

(1)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___________

(2)实验室使用浓盐酸和MnO2制备Cl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NH3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___________

(4)N2分子中含 ___________个π键。

(5)向饱和氯水中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该溶液的性质会发生多种变化。请举例说明:

物理性质的变化:___________

化学性质的变化:___________

6、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一)可以用来制备聚氯乙烯塑料:乙炔与HCl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加成反应制备氯乙烯,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塑料,写出这两步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

完成下列各题:

(1)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其一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种。

(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编号)。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乙烯基乙炔能与3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基乙炔分子内含有两种官能团

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3)环辛四烯分子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能证明环辛四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的试剂是______(举一例)。

(4)写出一种与苯互为同系物的结构简式。(要求: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结构)__________

7、某同学探究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实验时,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成红色

②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镁表面有细小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投入—定浓度的稀盐酸中

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投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反应平缓,产生无色气体

⑤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生成淡黄色沉淀

 

1)由实验①②可知,金属性Na___(填“>”或下“<”同)Mg

2)由实验③④可知,金属性Mg__A1

3)由实验⑤可知,非金属性S___C1,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8、如图所示,线交点处和体心处的圆圈为晶体中所处的位置。

(1)请将其中代表的圆圈涂灰(不必考虑体积大小),以完成的晶胞示意图______

(2)该晶胞中,在每个的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共有______个。

(3)晶胞中的个数为______,即______(填计算式)

9、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o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基态p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

(2)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基态j原子的核外电子填充时最高能级符号为__

(3)d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空间结构模型为__

(4)将以上周期表中ghij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序为__(用元素符号表示),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序为__(用元素符号表示)

10、t℃时,在两个相同的密闭刚性容器(恒容)中分别进行SO2SO3相互转化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实验Ⅰ和实验Ⅱ的情况分别如图Ⅰ和图Ⅱ所示:

分析数据发现:达到平衡时,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完全相同。

(1)实验Ⅰ中SO2的起始浓度为1 mol·L-1,则实验Ⅱ中SO3的起始浓度为________mol·L-1

(2)实验Ⅱ中O2的初始浓度为0.5 mol·L-1,则实验Ⅰ中O2的初始浓度为________mol·L-1

(3)若起始浓度c(SO2)m mol·L-1c(O2)n mol·L-1c(SO3)p mol·L-1,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要求达到平衡时的状态与实验Ⅰ、Ⅱ完全相同,则mnp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4)若实验Ⅰ中SO2的转化率为a%,则实验Ⅱ中SO3的转化率为________

11、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多种用途。

(1)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将一定量的固体投入到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反应完毕后,溶液中上述离子数目几乎不变的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查阅资料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易溶于水且溶解时吸热,有咸味,遇酸易放出气体,人误食会中毒。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HI在反应中体现了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反应鉴别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水       B.碘化钾淀粉试纸       C.淀粉       D.白酒       E.食用白醋

③某厂废液中含有3%—6%的,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的是___________

A.浓硫酸       B.       C.       D.

(4)某学习小组以过氧化钠为原料制备出了一定量的纯碱,不小心混入了少量的,现欲对其纯度进行测定,将ag样品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其质量变为b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即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

(2)仪器B上标记有_______(填序号)

①质量    ②温度    ③刻度线    ④浓度 ⑤容积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13、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名称

托盘天平

(带砝码)

小烧杯

坩埚钳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仪器

序号

a

b

c

d

e

f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大烧杯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在 中(家用产品)效果更好。

(3)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

(4)取50 mL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6

 

2

27.0

27.4

27.2

31.2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①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 4.18 J·(g·℃)-1。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④实验中改用60mL0.5mol/L盐酸跟50mL0.55 mol·L-1氢氧化钠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求的中和热无偏差时   简述理由  

 

四、计算题(共1题,共 5分)

14、(1)1mol H2O中含有______H2O________H______O______mol H_____mol O

(2)含有6.02×1023HH2O,其物质的量是________

(3)1mol Na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_______Na+________

(4)______mol H2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五、解答题(共2题,共 10分)

15、工业上往往采取如图所示循环工艺防止铬的污染:

完成下列填空:

(1)溶液配制:用一定量纯净的K2Cr2O7晶体配制100mL标准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简、______,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______(填 “偏高”“偏低”或“不变”)。

(2)含Cr2O号离子的废水在酸性条件下用Fe3O4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配平该离子反应方程式:___Cr2O+___Fe3O4+____H+→____Cr3++___Fe3++____H2O。

______

(3)工业上处理含Cr2O的废水时,一般将剧毒的Cr2O转化为C3+,以碳为阴极,铁作阳极,电解处理含NaCl、Cr2O的酸性废水。请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用铁作阳极的目的是______

(4)反应⑤是可逆反应,在Na2CrO4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由黄色逐渐变成橙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向(4)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碱溶液,让废水的pH升至8~10, 控制适当的温度,使产物中的金属阳离子全部转变为沉淀。回收所得的Cr(OH)3,经处理后又可转变成K2Cr2O7。纯净的K2Cr2O7常用于准确测定Na2S2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方法如下:①Cr2O+6I-+14H+→3I2 +2Cr3+ +7H2O;②2S2O+I2→S4O+2I-,准确称取纯净的K2Cr2O70.882g,配成溶液,加足量KI,用Na2S2O4溶液滴定,消耗Na2S2O4溶液50. 00ml。则Na2S2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16、碳以及碳的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可利用合成,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平衡常数如下。

反应1:

反应2:

(1)___________(用表示),___________(用表示)。

(2)已知:,生成的净反应速率为(分别表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的负对数用表示,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代表与T关系的是直线___________(填标号),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仅发生反应1,测得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与x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e、f、g、h四点中,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f点对应体系中H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

(4)一定温度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5mol,发生反应1和2,达到平衡时测得的选择性为80%,的平衡转化率为45%,总压强为560kPa.反应1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只列计算式,不带单位)[已知:=的选择性为用组分的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