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名句积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

③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百花齐放,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小学就要毕业了,你的好朋友很担心今后天各一方,无人倾诉,你随口吟诵了高适的《别董大》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朋友听后,一下子又高兴起来了。

2、补充诗句,并在括号里写出与该句相关的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___________

②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联想、想象,丰富下面的语句,其中要有一个比喻或拟人句:只要保留原词语的电(闪)、雷、雨(水)即可。

原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展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诗句。

玉颗珊珊下月轮,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5、阅读积累。

1)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_草,_叶,_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_的春天。

2_______王维的诗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一望无际的水田上空,白鹭在自由地飞翔;绿树成荫的树林里,黄鹂鸟正愉快地歌唱。

3)有句谚语说得好__。这句话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亲自试一试,感受会更真切,更清楚。

4)本学期,你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很多课外阅读的神话、传说,如《_》,故事的主人公是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山青花欲燃这句中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作出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诗词,并完成练习。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的体裁是(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胜日: ,光景: ,等闲:

3用自己的话说下面的诗句的意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__________(填地名)时所作。

【2】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

D.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

【3】______________这几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去参观

暑假里,刘艺所在的小队组织假日小队活动到博物馆去参观。

[参观注意事项]

1.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每周一闭馆(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

冬季:8:30—12:00(11:30停止入场)       14:00-17:30(17:00停止入场)

夏季:8:30-12:00(11:30停止入场)       15:00—18:30(18:00停止入场)

2.请将背(挎)包存入寄存处;

3.展厅内请勿吸烟,请勿大声喧哗,请勿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

4.请勿在展厅内使用闪光灯。

地址:天海市文化中路125号       电话:021-8898332       票价:免费

【1】阅读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同学们参观的博物馆是“天海市历史博物馆”。( )

(2)刘艺和同学们约好在周六下午去参观,博物馆是开放的。( )

(3)大家进了展厅内才发现刘艺忘了存包,同学们大声喊她去寄包。( )

(4)赵海听说闪光灯对展品有伤害,就提议在展厅角落开闪光灯拍合照。( )

(5)妈妈找刘艺有事,赶到博物馆时已是17:10,被告知不能入内。( )

【2】出发前一天,刘艺忘记了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了确认一下,她应该拨打什么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艺和同学们出发时,准备用导航寻路,他们该在搜索地址栏上填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1这段文字是从哪两个方面设喻来形容愉悦之感的?

_________________

2…………”两句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

这天下午,不到半个小时,路路的脸红了三次。

教室里挂黑板报的钉子掉了,同学们想自己钉上,可是没有钉锤,路路想起了传达室陈爷爷那里有,就跑去借。

路路猛地推开传达室的门,大喊:喂,钉锤呢?陈爷爷正在看报纸,从老花眼镜上看了她一眼,雪白的胡子动了动,没理她。路路的脸憋得通红,慢慢地走回教室,低着头对同学们说:没借来,陈爷爷不理我。

维维拉着路路的手,说:走,咱们再去借一次。走到传达室门口,维维敲敲门,听见陈爷爷回答,才走进传达室,说:陈爷爷,您把钉锤借给我们用用,行吗?陈爷爷点点头,打开工具箱,把钉锤递给维维。维维说:谢谢您!这时路路躲在维维身后,陈爷爷看了她一眼,她羞愧地低下了头,脸红得像块红布。

后来,路路去传达室还钉锤,她学着维维的样子,有礼貌地把钉锤还给了陈爷爷,陈爷爷高兴地捋(lǚ)捋胡子,说:这才是好孩子!

路路扬起脸笑了,脸红得像一朵花。

1给短文加上适当的题目。

2写出文章的两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路路借钉锤的句子。路路没有借到钉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画出维维借钉锤的句子。维维借到钉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写路路三次脸红时的不同神情,联系上下文写出它们的不同含义。

路路的脸憋通红。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羞愧地低下了头,脸红得像块红布。是说_____________

路路扬起脸笑了,脸红得像一朵花。是说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默默时,便从____________;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按照原文在横线上补充语句。

2联系选段想一想,选段中用“匆匆”形容的是___________

3请你用“﹏﹏﹏”画出选段中最能体现“匆匆”的一句话。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根据提示,仿写选段中的句子。

聊天的时候,日子________;看电视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玩耍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

5抓住加点字分析句子的意思,然后选择一个字概括。

(1)“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走了一日。”日子“溜”得______

A.易   B.难   C.慢

(2)“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过了。”日子“闪”得______

A.急   B.快   C.好

6读了这段话,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

13、阅读。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水, 这样的水倒影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 ,山间   ,江上   ,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     。”

1按要求填空。

2“这样的山”指桂林_________________的山,“这样的水”指漓江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3文中“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一句,是把_____比喻成_____

1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传字条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会哭、会笑、会愤怒、会烦恼……几乎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一件事,那一件事就是传纸条。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这节是美术课。按照美术老师的惯例,这节课应该是要讲第2课内容,讲完了再画。美术老师坐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们几乎没有一个人听他讲课。我的同桌和我后面的同学玩起了“飞鸽传书”,那张小纸条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飞过去,一直在我的视线里飞来飞去。敢在课堂上传字条,实在是太“勇于发言”了。那张纸条里写的啥啊?他们俩在聊啥啊?无数个问题泡泡在我的心中升起,不行,我得看看,如果他们在纸条里说我坏话怎么办?于是,我扬起手,一把抓住了飞来飞去的纸条,然后急忙打开看。

“给我!快还给我!”同桌在一旁“呼唤”着他的小纸条,看他的表情可真可怜,可我偏要打开看看里面写的什么——

甲:××,你还记得昨天我们看到的那只小狗吗?

乙:记得啊,怎么啦?

甲:我觉得它真的好可怜,要不然今天我们凑钱把它买下来吧。

乙:可是那个人说要35块,我们哪儿来这么多钱啊?

甲:我可以挣,我帮我妈做家务,帮我爸买烟。

乙:我也会帮你,但是……

甲:怎么了?

乙:那要好几天时间的,那只小狗已经受伤了。

甲:是啊,要不我们每天早晨去少儿日报打工、卖报,行不?

乙:行!那我们就从明天早晨开始。

……

看完这张纸条上的所有内容,我已经被感动了,两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为了一只受了伤的小狗,决定去卖报,每天早晨早早起床,冒着寒风,站在广场上卖报……我虽然没有流泪,但是,我的心里已经在流着感动的泪。

【1】按文章内容填空。

我的同桌和我后面的同学玩起了“飞鸽传书”,那张小纸条一会儿飞过来,一会儿飞过去,一直在我的视线里飞来飞去。敢在课堂上传字条,实在是太“勇于发言”了。

“飞鸽传书”中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勇于发言”中的双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仿写一个含有破折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这件事情必须你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什么人到了这里,都会被珠峰巍峨壮丽的景色所迷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20、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我们每年都要经历好多节日,比如传统的春节、端午……还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劳动节、儿童节、妇女节……更有举国同庆的国庆节。我们也总有自己的方式度过一个个欢乐、祥和的节日。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节日活动,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要写出节日的特色,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