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旺盛——( ) 浮动——( ) 洋溢——( ) 气氛——( )
唯有——( ) 广阔——( ) 芳香——( ) 攀缘——( )
2、在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_______)的江水 (_______)的激流
(_______)的容貌 (_______)的舞姿
(_______)的唱腔 (_______)的歌声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先加标点,再写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任选两个词语,写一句话表达完整的意思。
宛如 摇曳 点缀 韵味 天籁之声 尽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句子。
(1)______________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必养其心。
(2)操千曲而后____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曈曈日,总把新桃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______,有的都是纱灯;有的______,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______故事。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农业产品展览会”指____________。作者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3.本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______。文章以______为顺序,细致地描写了北京春节的一系列风俗,字里行间透露出人人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反映出普通老百姓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6、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补充诗句。
【2】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7、比较阅读。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______和_____。
A.《马诗》是一首唐朝五言绝句,而《石灰吟》是一首明朝七言绝句。
B.《马诗》是一首边塞诗,我们可以从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看出。
C.《马诗》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写诗人回忆之前在战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D.《石灰吟》一诗中的“浑不怕”的意思是毫不惧怕,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E.《石灰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具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马诗》的作者是明朝名臣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2】《马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实际上是诗人自比为_________,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石灰吟》一诗,诗人以____________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_____________,二是指诗人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写到马和竹的诗句有哪些吗?试各举一个例子。
马:____________________
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比阅读。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何当”的意思是( )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
【2】诗中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_______”象征受到了重用,“_______”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______。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5】《竹石》赞美竹子怎样的精神品格?( )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9、阅读并回答问题。
无名花
我的故乡是个山清水秀、绿树成阴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在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向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
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
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1)用“ ”在上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2
(2)从上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3)写出第三、四自然段的意思。4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4)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 作用。2
(5)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中心的一句话,写在横线上。2
10、课内阅读
第二天清晨,这个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夜冻死了。新年的太升起来了,照在地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小女孩临死时为什么脸上会带着微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一个小女孩在大年夜被冻死,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文中的两个“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并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1】解释词语。
循规蹈矩:________。
【2】文中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指________,另一种切法是指________。
【3】“五角星”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件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她多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你一定还记得,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被称为“__________”的______。你还阅读过他的其他童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忆课文,美丽的东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文中两个幸福的理解,并说说透过这两个“幸福”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父亲的理想
丁立梅
母亲夜里做了一个梦,一个很不好的梦,是事关我的。
半夜里被吓醒,坐床上再也睡不着。第二天天一亮,就找了父亲来看我。
父亲辗转坐车过来,我已上班去了,家里自然没人。父亲就围着我的房子前后左右地转,又伸手摸我锁好的大门,没发现异样,心里竟很是宽慰。
我回家时,已是午饭时分。远远就望见父亲坐在院门前的台阶上,顶一头灰白的发,朝着我回来的方向——傻望。脚跟边,立一鼓鼓的蛇皮袋。不用打开,我就知道那里面装的是什么,那是母亲在地里面种的东西,青菜啊大蒜啊萝卜啊。一年四季里,这些东西,总是源源不断地运到我的家里来,是父母源源不断的爱。
父亲见到我,把我上下打量了两遍后,长长地舒口气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又絮叨着告诉我,母亲夜里做怎样的梦了,又是怎样被吓醒。你妈一夜未睡,就担心你出事,父亲说。我扭头看父亲,发现他眼里红丝缠绕,想来父亲一定也一夜未眠。
我埋怨父亲,你们在家净瞎想。父亲搓着手“呵呵”笑,重复说的只是一句话:没事就好。他解开蛇皮袋口的扎绳,双手提起倾倒,各种蔬菜立即欢快地跳出来。青菜绿得饱满,萝卜大而白胖。我抓了一个萝卜,在水龙头下洗了洗,张嘴就咬。父亲说,我和你妈就知道你喜欢吃。父亲看我的眼神满足而幸福。
饭后,我赶写一篇稿子,父亲坐在边上翻我桌上的报看。戴了老花镜,一张一张,翻得极慢,一个字一个字地,像寻宝似的。我就笑他,爸,你找什么呢?父亲并不抬头,笑着低声嘟囔,找你写的。
眼中一热,忙捧了我发的样报给父亲看,一大沓又一大沓。父亲惊喜万分地问,这都是你写的?我说是。父亲的眼睛就乐得眯成一条缝,连连说,好,好,我家出人才了。然后盯着印在报刊上的我的名字,目不转睛地看。看得眼神迷迷离离了,抬首望我,笑道,还记得你拖着鼻涕的样子呢。
旧时光一下子回转来,那个时候,我还是绕着父亲膝盖撒欢的小丫头,而父亲,风华正茂,吹拉弹唱,无所不会,是村子里公认的“秀才”。那样的父亲,是怀了很大的抱负的,他想过学表演,想过做教师,想过从医,但因了诸多原因,包括家的拖累,所有的抱负,终是落空。
随口问一句,爸,你现在还有理想吗?
父亲说,当然有啊。
我充满好奇地问是什么?我以为父亲会说要砌新房子什么的,老屋已很破旧了,父亲一直想盖一幢新房子。
但父亲只是笑笑说,我的理想就是,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
父亲说这些话时语气平淡,一双操劳一生的手,安静地搁在刊有我文章的一叠报上,青筋突兀,如老根盘结。
点评:
理想之于年轻人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然而相对于年迈、衰老、顶了一头灰白发的父亲来说似乎太过于遥远,所以文章题目十分耐人寻味。真正读到父亲所谓的理想——“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才顿觉父亲爱子女胜过于爱自己,心里的暖逐渐氤氲了全身,不得不感叹这才是人世间最纯真最亲切的爱。老舍先生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亲切的人,亲切的事,亲切的语言,就像父亲的手,青筋突露,清晰可见。
【1】联系全文,体会下面句子是否只为写蔬菜?试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各种蔬菜立即欢快地跳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第九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具体语境,请你揣摩“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味现实生活,写一个你父亲关爱你的生活细节。(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
古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开启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先辈张骞策马西行,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郑和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后来,习近平主席出访东南亚时,又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连接欧亚非的铁路、公路已经逐步延伸,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日益发达。丝路文明已走出历史,走下蓝图,走进日新月异的今天。
【1】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指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人是_______,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人是__________,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是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把中国和欧洲等地紧紧地连在一起。
15、按要求写句子,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早上没吃饭,到中午时,肚子饿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儿对妈妈说:“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块儿上街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橘子真酸。(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仿写句子)
鲜花无语,却________;青春无语,却________。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相关练习。
(1)“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作者将_____________比作粥有声无力的叹气。其中,“有声无力”一词,呼应了八儿此刻____________的心情。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这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__(描写方法),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体现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0、句子练习。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新疆小伙子在跳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估计他一定知道这件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维吾尔姑娘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开心写作园。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对这种风俗习惯的看法如何,想一想,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