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词语,并按要求选词填空。
(______)七八碎 (______)堂大笑 美不(______)收
(______)天盖地 蜂(______)而至 (______)然起敬
(1)含有反义词的词语是:__________。
(2)“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这句话可以用“______”这个词来概括。
2、给下列字注音。
契 揠 槁 趋 闵
3、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照样子,补全下面与主人公汤姆·索亚有关的人物图。 ( ) (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②你对书中哪个人物最感兴趣?请为他(她)制作人物卡片。 姓名:( ) 性格:( ) 故事:( ) |
4、积累与运用。
(1)当有同学在学习中畏惧困难,想半途而废时,我会对他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是小说《_____》中的人物;武松是小说《_____》的人物;江姐是小说《_____》中的人物;“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则出自小说《_____》。
(3)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真是__________。(填歇后语)
(4)即将进入中学,你准备用“__________”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经常勉励和鞭策自己。
5、关联词语填空。
(1)这______粥,______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______除夕之夜要守岁,______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3)______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______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4)北京的春节_______讲排场,_______分外热闹。
6、阅读。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
【2】一个“咬”字,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劲竹_________的性格。
【3】根据古诗的内容,试着画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解释词语:
值:__________ 屐齿: 小扣: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_______________。
【3】名句:“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春*”、“红杏”、“出墙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
,疑是银河落九天。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
【3】这两首古诗中都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选一首诗,说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或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老钱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 )没想到这一点,( )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dān dàn)米、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担(dān dàn)子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
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tiāo tiǎo)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dǎo dào)了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来。
第五天晚上宿营时,刚到后半夜,老钱就起来烧开水。我担心他的身体,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儿不对头,刚要问他,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
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宿营时照常供应洗脚水。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 )嘴里不说,( )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打“√”。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刻画炊事班的炊事员们时,主要抓住了他们的什么进行描写?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至少写出两个发生在长征中的故事的题目?你读完这些长征中的故事后,最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身影
近前,果然是个鞋匠,正准备收拾好工具回家哩。“老师傅,请等等,帮我把鞋钉钉,好吗?”我一面拖拉着鞋尽量快步地走着,一面忙不迭地叫着,生怕老人一眨眼跑了。
老人扭头看了一眼我脚上的皮鞋,用那缠满老滕似的青筋的手,把工具从箱子里一件件重新拿出来。
“老师傅,你帮我钉几枚钉子算了吧,天这么晚,我急着回学校。”
老鞋匠接过皮鞋,用手指敲敲,便眯缝着眼,抖抖索索地穿起小麻线来。我犯起嘀咕:这老头,还不是想多敲两个钱,个体户,可真……我也不便说什么,便耐住性子等着。咳,总是钱倒霉。
鞋匠取出一把锋利的刀子,在皮鞋边缘割着。突然,他的左手轻轻地抖索了一下,于是一股殷红的血从指缝间流了出来。我的心不禁一颤。
“老人家,钉几颗钉子算了,我照样给你钱。”老人抬头瞟了我一眼,又上起鞋来。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显得特别悠长。那双老手抖颤得更厉害,殷红的血不时渗到鞋帮上、线上。我的心里不知什么滋味,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花白的头发稀稀疏疏,像冬天里老松树的叶子,老人斑像星星样布在满是皱纹的脸上。
他低着头,眼睛几乎凑到鞋帮,那身影,恰像一座古老的拱桥……
“试试。”老人把鞋递给我,又把受伤的指头在嘴里吮了吮。
我使劲拉了拉鞋,纹丝不动,线是上在皮里的,既扎实,又美观。我顺手递过去两块钱:“老人家,难为你了,两块钱够吗?”我用感激的目光看着他。
老人又瞟了我一眼:“上一只鞋五毛。”说着从小木匣里把一元五角钱递给我,一面收拾工具。
望着他微驼的身影,我先是惊奇,接着便是一阵愧疚。我觉得拿钱的手很沉很沉。我穿上鞋,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再一次道过谢,然后迈着大步往前走去。
从这以后,那个老人的身影便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1】“我生怕老人一眨眼跑了”的原因是( )
A.鞋子坏得厉害
B.天色已晚
C.“我”是学生
D.“我”钱不多
【2】“近前,果然是个鞋匠,正准备收拾好工具回家哩。”“我”走近鞋匠之前内心想法最合适的句子是( )
A.前面的一定是鞋匠
B.前面的是鞋匠就好了
C.前面的是一位老人
D.老人收拾工具要回家了
【3】文章多处写了老人的外貌,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词语概括写出“我”对老人的态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为什么呢?”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
(2)“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
(3)“他的这个见解”中的“这”指的是____
【2】简要概括,这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______
【3】这个事例是为了说明( )这个中心意思。
A.放洗澡水形成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2、阅读与理解
一朵早醒的桃花
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
小院里那株矮小的桃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
我想念一朵小花。
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经开放在这株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
那时天空正阴郁。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
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败叶,看那白寂的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色越过萧索的棚栏,投向那冥漠的茫茫天宇。
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
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
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
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
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于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密的销魂的诉说。
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
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那个位置。那朵站得最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蜜蜂,都不记得它。
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里,它开放过一阵,最先孤独地红过、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
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
【1】在第四段至第九段中找出最能概括“早醒的桃花”形象的词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醒的桃花”的“早醒”有什么意义:请从三方面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和白扬为什么“冰冷地斜睨”早醒的桃花?“毫不羞怯”表现了桃花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表面写早醒的桃花,实际上是要表达一种什么感情?(“早醒的桃花”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过街神器”智能斑马线
①“你已闯红灯,请退回等候区等候。”在一些城市的十字交通路口,当行人的脚刚跨过一条红色的地灯带,语音提示系统就立即发出了警告。和普通的斑马线不同,“会说话”的智能斑马线两侧均设置有“行人等候区”,斑马线前还安装了两条由LED灯组成的地灯带。地灯带会随着路口红绿灯的颜色切换而改变颜色,并通过广播提醒行人。
②除了“会说话”的斑马线,还有“会眨眼”的斑马线。只要有人靠近,斑马线立即闪烁出银白色的光芒,好像眨动的眼睛,引导车辆文明礼让。
③在国外,还有“会监测”的斑马线。比如,西班牙的街头有一款智能斑马线,它能实时监测行人数量来转换红绿灯,为等候的行人提供便利。
④在英国也同样推出了智能斑马线,不仅可以变宽变窄,还会玩消失!
⑤这款神奇的智能斑马线是由防水且可以感知压力的LED面板组成。道路两边采用摄像杋搜集道路情况,并监控行人在过马路时的位置、路线以及行人拥挤度。
⑥当行人靠近马路时,道路系统会提前为准备过马路的行人规划一条安全的通道,在地面上显示出醒目的标志,以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减速或停车。行人只需要等待脚下红色圆圈变成绿色,一条醒目的斑马线就会浮现。
⑦过完马路之后,系统确定再无其他行人,斑马线就会像孙悟空一样消失,车辆便可恢复正常行驶。
⑧这款智能斑马线不但能够提醒车辆注意行人,也会提醒行人注意路况。人行道还会在“手机族”低头过马路时闪烁,以提醒他们注意往来车辆。
(摘自《科学大众》,有删改)
【1】称“智能斑马线”为“过街神器”是因为( )
A.它是“会说话”“会变色”的斑马线。
B.它是“会监测”“会眨眼”的斑马线。
C.它是“会变宽变窄”“会消失”的斑马线。
D.它的智能系统能让过街更安全、便捷。
【2】第②自然段画“___________”的句子中,“好像眨动的眼睛”的表达效果是( )
A.形象地写出了智能斑马线不仅“会说话”,还“会眨眼”。
B.形象地写出了智能斑马线“闪烁光芒提醒车辆”的神奇特点。
C.形象地写出了智能斑马线能实时监测行人数量来切换红绿灯。
D.形象地写出了智能斑马线像人一样有眼睛、有嘴巴。
【3】第⑦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下定义
C.打比方
D.列数字
【4】下列选项中不是英国智能斑马线的优点的一项是( )
A.能监控行人过马路时的位置、路线以及行人拥挤度。
B.能提前为准备过马路的行人规划一条安全的通道。
C.能够提醒车辆注意行人,也会提醒行人注意路况。
D.“手机族”低头过马路时,这款斑马线能让汽车自动刹车。
【5】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会说话”的智能斑马线两侧均设置有“行人等候区”。
B.除了“会监测”的斑马线,还有“会唱歌”的斑马线。
C.文章重点介绍了英国推出的这款智能斑马线非常神奇。
D.英国的智能斑马线是由防水且可感知压力的LED面板组成。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来到了福建省的龙岩。放眼望去,群山连绵,一个个山峰就像大海的波浪。在蔚蓝的天空中,一只老鹰张着苍黑的翅膀,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升起,一会儿平滑……它像流星,像出弓的箭,又像搏击风浪的小舟。这情景,真叫人惊叹不已。
车子沿着山路慢慢行驶。深谷里,层林叠翠,绿树碧竹一浪一浪;峻崖上,野花簇簇,时有山涧清水直下。清水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缕,或成瀑。穿过一望无垠的万亩婆娑(suō)的竹林,绿意盈盈映入眼帘。在壁立千仞的山峰上,怪石磷峋,望之生畏。
过了好一阵子,才进入龙岩的江山旅游度假区。一到目的地,我就来到潺潺流淌的溪水边。溪水浅处及膝,水翻白花;深处约有两米,清澈见底。我坐在溪中的岩石上,听溪声叮咚四起,看凉风游东窜西……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
【1】给第1自然段的内容加一个标题,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 __________ 修辞手法。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一望无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怪石磷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作者分别在龙岩的 、 和 等地方细细观赏了美丽景色。
15、按要求写句子。
1.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中断通讯联系。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说他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该写句子。
(1)这里真安静啊!(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琴声传出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乐园。
【1】那天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仿写句子)
【2】天气太热了,小狗只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气。(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小草长出来了,原野上到处一片碧绿。(改为比喻句)
【4】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20、改写反问句。
(1)这是中国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国租界里,谁也不敢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感悟,受到启发。请你拿起笔,写一件你亲身经历的小事。
要求:1. 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3.条理清晰,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