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词语。
jūn fá bì miǎn jú shì pì jì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yā pò pī píng xīng wàng xī shē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同学们,我们就要毕业了,希望你们在新的班级里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面各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胜(1)跟“输”相反____________
(2)优美的景物等___________
(3)超过___________
端(1)不歪斜___________
(2)仔细地看___________
(3)原因;起因__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5、看拼音,写词语。
xí guàn(____) huā pǔ(____)
dì yù(____) jiē duàn(____)
6、对比阅读:古诗词中的“大江大河”。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运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彻山。
羌笛何须怒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旧红。白发渔江清上,慣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達。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ト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对比阅读上面三首古诗词,照样子简洁填写下面的表格。
题目 | 文体 | 江河名 | 作者想借助江河表达什么? | 相关关键词2个 |
凉州词 | 诗 | 黄河 | 边塞的荒凉、戍边的孤寂和士兵的思乡情 | 孤城、 何须怨 |
临江仙 | ___ | __ | ______ | ___ |
卜算子 | __ | ___ | ______ | ___ |
【2】古诗通过加标点还能变成词(即长短句)。请为下面的诗句加上两个标点,变成词。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3】“江河湖海”是古诗词经常歌咏的对象。请你写出两句相关的诗(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
闻:_____ 闲:____________
【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①且徐行。竹杖芒鞋②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③。
料峭④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⑤萧瑟⑥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⑦。
注释:①吟啸:吟咏长啸。②芒鞋:草鞋。③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④料峭:微寒的样子。⑤向来:方才。⑥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⑦也无风雨也无睛:意思是风雨天气和晴朗的天气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B.“竹杖芒鞋轻胜马”写出了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的豪迈与喜悦
C.“一蓑烟雨”既指自己身处风雨之中,也象征着所经历的人生风雨、政治风雨,“任平生”写出了词人面对各种风雨的无所畏惧,体现了他坚强、乐观的精神
D.“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传达出词人对万物失去兴趣、心灰意冷的情绪
【2】本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从中你能读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选文围绕“__________”这句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作者借这四件事自然地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画“_____”的句子连用四个“想象”形成了一组__________句,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说明小男孩此时只是靠漫无目的的想象打发时间,表现出他在等待中的无聊
B.说明小男孩此时被画报的内容吸引,沉迷于画报之中,表现出他对画报的痴迷
【3】“空空落落”一词表面上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在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类文阅读。
张思德的故事
一个冬天的早晨,张思德起床以后,看到哑巴炊事员老王担水上山很吃力。他到了伙房,搬过来一个榆木疙瘩,扶老王坐下,伸手就给他脱鞋。老王没拦住,鞋被脱下来了,那一双脚上裂了好几条大口子,渗着血。
张思德烧了一盆热水,替老王把脚洗干净,涂上一些猪油,又把自己的毛袜子给他穿上。第二天,张思德从老乡那里打听到一个土方:把土豆捣成糊糊涂在口子上,可以治冻疮。于是,他一连几天,给老王洗脚,涂土豆糊糊,直到口子完全好了为止。
( )粮食不足,( )战士们饭都吃不饱。通信班大都是年青人,经常走远路外出送信,饭量都比较大。为了让大家多吃一些,每次张思德吃到一半就不声不响撂下饭碗,提起水桶去打水。
一次、两次同志们没有注意,时间一长,张思德的这个秘密就被发现了。
一个星期天,张思德跑出去几十里地,从一个水坑里捞来一些小鱼。没有油,他就用火烤好,让大家会顿餐。大家吃得正香,他又要去打水,这回水桶让副班长先拿走了,他只好转身回来。自己碗里不知道谁给放了几个黑面馍馍,他明白了,这是同志们想让他多吃一些。他故意细嚼慢咽,好半天才吃了半个馍馍,剩下的放回盆里,刚要走开,被战士小韩一把拉住了。“班长,你别再瞒着我们了,我们都知道了。”“我吃饱了。”小韩把张思德拽回来,把那几个馍馍硬塞给他说:“班长,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不要一个人饿着肚子,省下让我们吃。”张思德见实在推不开了,就把几个馍馍掰成12份,全班每人一份,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找出描写张思德为老王治冻疮的动作的词语,并写下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写了张思德的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张思德是个什么样的同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熏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选文选自《_________》,是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为纪念______同志而作的演讲。
【2】请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3】画“﹏﹏﹏”句子中“固”的意思是“_______”;“或”的意思是“_______”。“泰山”和
“鸿毛”分别表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2、读句子,完成练习。
一阵风吹过,我看到一朵朵云彩在慢慢飘散,月亮却挂在天空一动不动。
【1】下列加点的字读轻声的一项是( )
A.一朵朵
B.吹过
C.云彩
D.天空
【2】下列不是整体认读音节的一项是( )
A.一
B.云
C.月
D.飘
【3】在句子中,需要变调的两个字是( )
A.一、过
B.不、空
C.空、亮
D.一、不
13、阅读短文,完成有关小题。
聪明人的眼光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一位眼光敏锐、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的智者。
有一天,林肯独自一人来到华盛顿的大街上,那些还没有电视等先进媒体的传播,他只要稍加改装,就不会被人认出来。忽然,他看到在一家名为《智慧》的杂志社门前围了一大群人,于是他也好奇地凑了上去。结果发现,在华丽的墙壁上竟钻了一个小洞,洞旁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不许往洞里看!”然而好奇心还是驱使人们争先恐后地向里观望,林肯也顺着小洞向里看,原来里面是用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组成的《智慧》杂志的广告画面。
林肯总统觉得这家杂志的广告很有创意,就吩咐秘书为自己订了一份。果然《智慧》杂志不论内容、版式装帧、封面设计,还是印刷质量都称得上一流.颇受林肯的青睐。一天林肯处理完当天的公务.拿起一份新到的《智慧》杂志翻阅起来,翻着翻着突然发现这份杂志中间有几页没有被裁开。林肯很是扫兴顺手将杂志放到了一边。晚上,林肯躺在床上突然想起这本杂志的事情这既然是一本风靡世界的杂志.在管理方面应该是十分严格的,按常理是决不会出现这种连页现象的。他由此联想到杂志社在墙壁上钻小洞做广告的事,难道这里面又有什么新花样?他翻身下床找到这本杂志小心翼翼地用小刀裁开了它的连页发现连页中的一节内容竟被纸糊住了。林肯想,被糊住的地方大概是印错了。但印错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好奇心驱使林肯又用小刀一点点地撬起了糊着的纸最后发现下面竟写着这样几行字:“恭喜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请将杂志退还本刊,我们将负责调换并给您寄去奖金。——《智慧》杂志编辑部。”
林肯对编辑部这种启发读者智慧和好奇心的做法极其欣赏,便提笔写了一封信。不久,林肯总统便接到了新调换的杂志和编辑部的一封回信:总统先生,在我们这次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只有8个人从中获得了奖金,绝大多数人则只是采取了将杂志寄回杂志社重新调换的做法,看来您的确是真正的智者。根据您来信的建议,我们决定将杂志改名。这本杂志.就是至今风靡世界的《读者文摘》。
在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把机遇摆在了300个人的面前,但绝大多数人却熟视无睹只有8个人抓住了机遇还不到总数的2.7%。为什么只有8个人在平凡中发现了“非凡”,获得了奖金。
大地回春向万物发出了请柬但并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机遇在人群中穿行,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去奋力捕捉。机遇的确有好有坏但与其抱怨没有机遇倒不如历练发现机遇的眼光。变革年代,是一个机遇特别多的年代,也是特别需要发现机遇眼光的年代。
【1】短文叙述了林肯总统____次发现了《智慧》杂志社__________的经过,赞扬了林肯总统__________的形象。
【2】文章的第1自然段是讲__________,在内容上起着__________的作用,从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3】文章第2自然段中括号中的句子的“不许往洞里看!”改成“请向里看”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4】面对没有剪裁开的《智慧》杂志,林肯的情绪发生了( )的变化。
A.好奇→疑惑→扫兴→欣赏
B.好奇→扫兴→疑惑→欣赏
C.扫兴→好奇→疑惑→欣赏
D.扫兴→疑惑→好奇→欣赏
【5】请在文中用“ ”画出与“恭喜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相照应的一句话。
【6】对文中划线句子“在我们这次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只有8个人从中获得了奖金,绝大多数人则只是采取了将杂志寄回杂志社重新调换的做法,”的含义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
【7】杂志社编辑部认为,林肯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qiāo qiào)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老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 别生气 大部分老爸都这样 其实他很爱你 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不信你看 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 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yí ní),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的背影。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
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地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piāo piǎo) 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shùn shà)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阅读短文,你读懂了什么呢?
【2】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 弟弟 B. 同学 C. “我” D. 爸爸
【3】给文中加横线的字选正确的读音打上“√”。
【4】给第三自然段空缺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半信半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约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李杰严肃地说:“小雨,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为间接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
(1)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按照合理的顺序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
(1)挫折和失败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2)挫折和失败会给人带来痛苦。
(3)挫折和失败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习作。
题目:“战疫”里的_________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有的校园生活秩序。在三个多月的居家学习中,同学们观看由清华附小教师们直播的空中课堂,尝试着开展自主学习、线上学习、小组学伴学习,在这个过程中——
你有什么收获?比如:用坚持好习惯战胜了惰性、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你有什么感动?比如:老师的耐心辅导、学伴的大力支持……
你又有什么思考?比如:线上线下学习哪一个更适合自己、畅想未来的学校需要课堂……
要求:
(1)请你选一个,或者寻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写;
(2)既可以用典型事例说明,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大胆展开想象,写成想象文;
(3)表达的过程中,注意言之有理、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