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在学习《两小儿辩日》的时候,我知道了“汤”有“热水”的意思,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可能是……
教学建议:
(1)先读一读这六个词语,说说在哪几篇学过的文言文中见过这些加点字,在原文中这些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如,《学弈》中“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弗”是“不”的意思。
(2)利用泡泡中的提示,尝试用这种方法进行推想。注意,对文言文中字的意思不能牵强照搬,有时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词语的意思。如,在之前学过的文言文中,“走”解释为“跑”,而在“走马观花”一词中,不能机械地将“走马”解释为“跑马”,而是要联系语境理解“走马”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从而理解“走马观花”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意是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
(3)解词:
走马观花:________________。
自愧弗如:________________。
声泪俱下:________________。
不以为然:__________________。
过犹不及:__________________。
赴汤蹈火: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词语,并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兄弟____________ ______箱______柜 一派____________
千______万______ 一去不____________
1.沙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寸草不生,_______的景象。
2.我家附近的高压线纵横交错,把电流送进_________,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3.香蕉总是几个几个整整齐齐、挨挨挤挤地长在一起,像________一样手拉手,相亲相爱不分离。
4.时间就像滔滔的流水一样_______。
3、请认真地读拼音,端正地写词语。
róu zhòu chōu yē xiá zi chú chuānɡ piě zuǐ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4、辨字组词。
稿(______) 磁(______) 沟(______) 购(______) 谋(______)
篙(______) 滋(______) 钩(______) 构(______) 媒(______)
努(______) 慕(______) 蓦(______) 稍(______) 挠(______)
怒(______) 幕(______) 募(______) 梢(______) 绕(______)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卧(____)尝(____) (____)人(____)天 三顾(____)(_____)
(____)鸡起(____) (____)梅(____)渴 完(____)归(____)
6、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和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7、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字词概括全诗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之一。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两个动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第6段中加点的词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________
【2】对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理解最恰当的是( )
A.留下的空水瓶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使老人感到很温暖
B.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的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C.我给捡废品的老人递上一两块硬币,使他感到很温暖
【3】你是怎样理解画“____”的句子的?把你的理解写下来。_____________
【4】本想教育女儿不浪费的爸爸,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___________
10、现代文阅读
最大的恐龙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米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吨!也就是说,两到三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繁重 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动 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
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千2百万年到1亿3千6百万年前侏罗纪晚期。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的蜥脚亚目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达26米;雷龙,身长达21米。体重达25吨;超龙,身长达42米,肩部高达9.19米,臀部高达4.58米;马门溪龙,身长达22米;还有腕龙科的腕龙,身长达25米,体重有30~50吨。
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想一想,一头马门溪龙23个小时要吃下多少树叶呀,还有成千上万其他的马门溪龙呢,还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呢。看来,那个时候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环境非常(地 的)优越,才使得这么多的庞然大物能够(悠闲 悠然)地生活在地球上。
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 篮)鲸了。雌性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食量:________
庞然大物:________
【3】判断。
①恐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________
②鲸是海洋里最大的动物。 ________
③马门溪龙属蜥脚亚目腕龙科中的恐龙。________
④恐龙都是吃植物的。________
【4】一般的震龙有多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有哪些恐龙?它们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知道科学家们是怎样猜测恐龙灭绝的吗?你认为哪种说法有道理?你有什么猜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此时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自己的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再试……
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亲的丝线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拿起针线,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请给文章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声誉日隆: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她不相信自己的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拾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这段话中连用几个“再次”,并且将穿针的过程写得很具体,这是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中的哪个方面进行描写?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亲的丝线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母亲的丝线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这句话表面上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又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拿起针线,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此时母亲“笑纹如花”,这是为什么?请写出两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认为儿子今后公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啄木鸟的嘴直而有力,很像木匠使用的凿子。它在树木上一面攀登,一面以嘴叩树,速度非常快,一旦察觉树干内有虫子,就会伸进舌头,将它勾出来吃掉。
【1】想一想啄木鸟的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啄木鸟找虫、吃虫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放射 映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映 照)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1】你认为把带点词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沙漠玫瑰
一位朋友最近从非洲旅行回来,送给我一份礼物。打开漂亮的包装盒,里面赫然躺着一把干草。朋友说,这叫沙漠玫瑰,很有名的。我疑惑地看了看朋友,朋友又说,你自己看看说明书吧。
说明书是英文的,配上手头的英汉辞典,总算弄明白了:这种草其实是一种地衣,形状如松针。如果把干枯的它浸泡在水里,一个星期后,它就会复活。如果让它离开水,它又会慢慢枯萎如旧。从礼品的封装时间看,这把草已有两年没有绿过了。朋友解释说,最短的封装了一年,而最长的,有十年之久,但价格贵了许多。
我寻出久已未用的金鱼缸,注满清水,将其浸入,略带些激动地等待着奇迹的到来。
第一天,那些草没有任何动静。第二天,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仿佛它们有了一丝绿意。第三天,我确信看到了一丝绿色。第四天、第五天,我看到绿色一点点地伸展蔓延,它的身体仿佛春天的少女,渐渐圆润起来。
第七天是星期六,早上睡到九点多才起床,洗漱完毕,恰好有一位朋友造访,便领着他到阳台上去看那把草。此时,一株饱满圆润、完全复活了的沙漠玫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到了一朵浓绿的玫瑰正开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我情不自禁地惊叹:“啊!多么漂亮的沙漠玫瑰!”这位朋友在一旁见状,笑道:“干吗呀,不就一把草吗,啥时改叫玫瑰了?”
我忙把前因后果讲给朋友听。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株沙漠玫瑰,每一次暂时的枯萎,都酝酿着下一次复活时更热烈的绽放!
【1】短文第六自然段的“前因后果”中“前因”指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作者心情变化的词语主要有三个,分别是什么?分别写出不同心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七自然段中的“暂时的枯萎”, 你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得到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错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排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的发现竟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___________________
17、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告诉姐姐:“我要出差了,三天后我才回家。”(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日出”为内容,分别写句子。(比喻句、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1)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同学们推荐她。她参加普通话比赛。
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要求大家。大家发表意见。
______________
(2)把一句话改写成两句话,保持句意不变。
①我请妈妈给我买文具盒。
______________
②我请张晓明天到公园去玩。
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花园。
题目:老师,我想对您说
要求:1.要说自己的心里话。2.中心明确,条理清晰3.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