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_______。这本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________

2、看拼音,写字词。

____  zhōu____________

yàn____   chí____   guàn____ jiǎo____

chóu____  dū____ áo________  

gāng____ zāng____ kuài____

3、填空。

(1)近水识鱼性,_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2)“词抒情李清照的《如梦令》中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她流连自然的情怀:“诗言志”,《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表达了于谦的人生志向。

(3)《夹竹桃》中这样写道: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____,夜蛾飞过,_____ ,我幻想它是一幅竹,我就真看到一画,_______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4、我能回忆课文内容,概括出五个手指的特点。

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名指和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内容填空。

①写出鲁滨孙在荒岛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 (6个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自拟)   (6个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蛱蝶:蝴蝶。

1.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2.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 ——   ——     ——

 

7、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②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①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②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③酒一杯:一杯酒。④去年天气旧亭台: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⑤小园香径:落花散香的小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上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②词的上阕写的是词人本来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饮酒听歌,但这种情境却触发了他对“去年”类似经历的追忆,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

③下阕写出了词人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感到既似曾相识又无可奈何。( )

【2】这首词多处用到了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处,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请你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理解。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翻译下列诗句。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石灰的形成要经历这些考验:________;石灰的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赞颂。

【3】诗中作者抒发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的坚定志向的诗句是: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语段阅读

除夕真闹热。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片段的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勾画的画面反映了_____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3除夕真热闹,主要的活动有:做____、穿___、贴________、放____、吃___,还要_____

4文中说“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语句,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光景”这个词在文中指_____;“截然不同”的意思是_____

6这里写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热闹光景,是属于___(详写   略写),这种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7文段中对除夕、正月初一习俗的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_____的特点。

10、阅读《购买上帝的小男孩》

购买上帝的小男孩

①一个才几岁的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们莫名其妙,一个一个地都把他打发走了。

②天快黑了,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他。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什么呀?”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他要救大人的命。

③说到这里,你一定以为这个小男孩是儿子,要救他父亲的命吧?不,他们不是父子关系。前不久,他叔叔帕特鲁普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于是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④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⑤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⑥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⑦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那个天文数字,差点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全付了。那个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

⑧帕特鲁普感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⑨后来,帕特鲁普收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你能有邦迪这个侄子,实在太幸运了,为了救你,他拿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是他挽救了你的生命,但你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选自《短小说荟萃》)

【1】文中的小男孩购买上帝是为了救谁?( )

A.父亲

B.邦迪

C.帕特鲁普

D.亿万富翁

【2】老头认为是谁挽救了帕特鲁普的生命?( )

A.“上帝之吻”牌饮料

B.邦迪

C.真正的上帝

D.顶尖医学专家

【3】下列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一项是( )

A.亿万富翁重金聘请医疗小组治好了帕特鲁普,说明金钱就是上帝。

B.帕特鲁普喝了“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明饮料对身体有好处。

C.真正的上帝是人们善良的心,人们的爱心才能真正救人。

D.帕特鲁普的生命是小男孩用一美元挽救的。

【4】当帕特鲁普收到那位老人的来信,内心激动不已,他心里会怎么想呢?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2、   乌鸦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声。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呀!

可乌鸦想了一天又一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的歌,得每天清晨起得早的,不管是春夏秋冬,都要坚持,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成功。”

乌鸦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迅速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百灵鸟能唱出动听的歌,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义词。

坚持________  美妙________  成功________  迅速________

3乌鸦会有像百灵鸟那样的好嗓子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暑假里的一天,萨沙乘着爸爸的考察船,在大海上旅行。他来到甲板上观赏景色,被一个大浪卷进了海里。“救命呀!”萨沙大声呼救。但是风浪太大了,没有人听见他的喊声。绝望的萨沙紧紧抱住一个从船上掉下来的木箱,在大海上漂流着……

不知过了多久,阵阵海风吹醒了萨沙。他睁眼四看,发现自己躺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岛上除了石头和树木什么也没有。天渐渐地黑了,不一会儿,又下起了大雨。萨沙哭着跑进灌木丛中,度过了他来到荒岛的第一夜。

第二天清晨,萨沙沿着海边走着,搜寻着可以吃的东西。忽然,他发现了一块大帆布和一个破气垫床。萨沙如获至宝,他把帆布搭在树杈上,做成了一个帐篷。又用树枝在帐篷下面围起一圈栅栏,那个气垫床就做了褥子。这样,他就有“房子”住了。

吃什么呢?萨沙想起老师讲过,树林里的蘑菇是可以吃的。于是,他走进树林,摘回许多小雨伞状的蘑菇。后来他又用口袋里的别针和一段渔线做了一根钓鱼竿。刚把渔线甩进水里,就发觉有什么东西咬钩了。他猛地一挑鱼竿,哈!钓上来一只碗口大的螃蟹。接着,他又捡回许多蛤蜊。

回到帐篷附近,他又想起原始人钻木取火的故事,就试着干起来。他在一个小石孔里塞满木渣,用一根小木棍不停地在石头里钻啊钻。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石孔中冒烟了,他连忙吹了几口气,啊,火苗着起来了!火越烧越旺,萨沙用树枝挑起螃蟹烤着。不一会儿,螃蟹烤熟了,萨沙美美地吃起来。

四十天过去了。这一天,一艘军舰行驶在小岛附近的海面上,船长看见岛上有火光,就派几名水兵乘小船来岛上察看。于是,萨沙得救了,他很快回到了爸爸的身边。

【1】[考查语文要素]根据文章内容填表格。

流落荒岛的原因

遇到的困难

解决困难的办法

结果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2】选文中的萨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3】选文主要是按照( )顺序记叙的。

A.时间

B.事情发展

C.逻辑

【4】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5】你从鲁滨逊和萨沙在荒岛上生存的经历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读书吧。

选文一:《鲁滨逊漂流记》梗概(节选)

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撘起一座简陋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来救援。鲁滨逊进在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越来越少,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要么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蓄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

选文二:爱丽丝漫游奇境(节选)

瓶门上系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印着两个很漂亮的大字:喝我。爱丽丝知道喝了写着“毒药”瓶里的药水,迟早会受害的,然而瓶子上没有“毒药”字样,所以爱丽经冒险地尝了尝,感到非常好明,它混合着樱桃馅饼、奶油蛋糕、烤火鸡、牛奶糖、热奶油面包的味道,爱丽丝一口气就把一瓶喝光了。 她高兴得眉飞色舞,现在她只有十英寸高了。不过,她又等了几分钟,看看会不会维续缩小下去,想到这点,她有点儿不安了。“究竟会怎么收场呢?”爱丽丝对自己说:“或许会像蜡烛的火苗那样,全部缩没了。那么我会怎么样呢?”她又努力试着想象蜡烛灭了后的火焰会是个什么样子的。

【1】从画线句子中可以看出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二中爱丽丝变小后的心情从__________到不安,她不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名著,我们要从故事情节中认识和感受人物特点。从选文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鲁滨逊: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丽丝。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训练。

(1)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填空并仿写。

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

(2)仿照“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个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块儿上街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橘子真酸。(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仿写句子) 

鲜花无语,却________;青春无语,却________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练习。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习作。

(2)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字数在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