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您的额头上已__________________   ;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 _______________。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______________ 。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_________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______ ,您是_______ ,您是______!

2.亲爱的同学们,在这_______ ,让我们再给小树____,_______!等到这些小树长成________   ,等到我们也成为________ ,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声: __________!”

2、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 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_______________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3、根据古诗内容,翻译下列字词。

呈:____________   天街:____________

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

最是:____________   处:____________

绝胜:____________   皇都:____________

4、世界名著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出自哪国的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吝啬鬼的姓名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而立之年”是指____岁,“不惑之年”是指____岁,“花甲之年”是指_____岁,“古稀之年”是指_____岁。

2.《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_______小说,小说主人公_______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3.《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作者)所有作品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作品之一。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回忆古诗,然后做题。

(1)《汀畔独步寻花》是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请你写一首课外背诵的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这首诗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课外阅读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①鹊桥仙:词牌名。②纤云弄巧: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③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④银汉:银河。⑤迢迢:遥远的样子。⑥暗度:悄悄渡过。⑦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⑧忍顾:怎忍回视。⑨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银汉迢迢度。(  )

A.愚昧,糊涂。 B.悄悄地。 C.不亮,没有光。

(2)便却、人间无数。(  )

A.能承受。 B.战胜,打败。 C.超过。

(3)忍鹊桥归路?(  )

A.回头看。 B.照管,注意。 C.拜访。

(4)两情是久长时。(  )

A.如,像。 B.此,如此。  C.如果,假如。

2判断下面朗读节奏划分的正误。

(1)飞星/传恨。____

(2)银汉/迢迢暗度。____

(3)忍/顾鹊桥/归路。____

(4)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

3这首词借______________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并指出其表达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______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______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小明根据上题的思维导图,完成了一部分梗概写作,请你读一读,并完成练习。

起初,群雁的头领阿卡对尼尔斯的傲慢很反感,不愿意带着他飞行。但是,在湖边的树林里,尼尔斯从狐狸斯密尔的口中救出一只大雁,阿卡很受感动,决定带着他横穿瑞典,飞往他们想要去的地方。

在格里敏的大楼里,灰老鼠企图占领黑老鼠的大谷仓。尼尔斯加入保护黑老鼠大谷仓的行动中。他吹奏一只小口哨让灰老鼠离大谷仓越来越远。此后,雁群更加信任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明的梗概是借助__________的转换来串联故事的。除此之外,梗概片段中还有一条情感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小明的思维导图,仿照他的写法,再续写一段梗概,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记得她

二十五年了。

如同二十五年前,我叩响了她的房门,我是她的学生;而今我带着我的学生来到这所中学实习。我的学生肃立在我身后,我肃立在她门前。

七十六岁的地,苍颜白发,味眼打量着来客。我含笑摘下呢帽;我的学生也满怀敬意:“靳老师!”

她当然认不得我的学生——她的“徒孙”;却也似乎认不得我了。

啊,老师,我要唤醒你的记忆。……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如歌的行板,悦耳的清音,发自你的内心——那旋律,构成一个美好的梦。这梦,并未远逝,至今缭绕在我心潮的上空,现在我常给学生讲:优美的朗读,能拓展含羞不语的文学所蕴藏的意境。而当时的我,只有惊异:我怎么会听见童话中小天使那银铃般的歌声?

“孩子们,想想,小朋友们看戏后划船回家,那船头的激水声为什么更其响亮了呢?”

“因为夜深了……”

“不,是因为他们肚子饿,想急着回家,就划得快些……”

对同学们的回答,我不以为然,举起了小手。我是在家乡的小河中长大的。

“那是因为逆……逆水行……行舟。”

而课文中并没有写明顺水逆水的问题。也许没有必要写。也许静静的河汊,无所谓顺水逆水……总之,我的回答是她始料未及的。

地笑了,一如当时的笑容。

“有很多聪明的孩子……”她说,显然记不得我是其中的一个了。……

那么,老师,你总记得国难时期吧?你带着我这个年纪最小的寄宿生到这里来,点燃小炉,一点盐,一点油,熬了一锅粥,叫我吃……滚烫的、醇香的粥,跟妈妈做的一样;你的叹息,也像妈妈爱怜的目光一样。

“孩子,你太瘦了……”

她再一次笑了,没有了叹息:“熬粥的日子,不少……”

她依然记不得我。

我和我的学生告别了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我的学生不无惆怅:“怎么会记不得你呢,老师?”

“我记得她。”我说。

【1】第2自然段画线的两个“肃立”,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第7自然段划线句与前文的叙述关系密切,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5自然段中“显然记不得”与前文和后文的内容相呼应,请用波浪线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4】第19自然段中写到“我”又说了这个铭刻心肺的故事,靳老师却“依然记不得我”,这说明了什么?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答非所问的结尾寄寓了哪些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_____,加点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选段,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

【1】“他”指的是____________“他”坐在____________上欣赏着__________________

【2】天气这么好,风景这么美,“他”为什么十分难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这段文字的写法,写一段以美好景色反衬悲伤心情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秋,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于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和做作呢?

清爽、热情与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然而止(  ) 果(  )  (  ) (  ) (  )

2把文中画   ______”的句子改陈述句。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点是(   ),夏天的特点是(   ),冬天的特点是(   ),秋天的特点是(   )、(   )、(   )。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分别比喻作了(   )、(   )、(   )。

5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句中的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段)话,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宣纸

①“宣纸制作技艺”于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②“宣纸”二字连用,成为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始于唐代。当时的“宣纸”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纸张,而是“蜡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纸。在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

③宋末元初,“以蔡伦术为生业”的曹氏一支因避乱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根据当地条件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试制和生产。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之前,皖南山区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促进了当地造纸业的快速发展。小岭盛产优质青檀皮,而当地的两股山泉一股偏碱,一股偏酸,为宣纸制浆时需要偏碱、捞纸时依赖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保障。天时之机、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奋,沾着黄山、九华山的秀气,染着巢湖、太平湖的灵气,泾县宣纸开始崭露头角。当然这时的宣纸还是稚嫩的,主要用于装裱托纸等,还不宜用于书画。

④明朝中叶后,选址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种,而是掺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纤维较长,单一用青檀皮浆作为原料,成纸性质较硬,柔韧性不足,在这种纸上进行书法绘画时,润墨性稍逊。而稻草的纤维较短,用青檀皮浆掺和稻草浆造纸,则增加了成纸的绵柔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宣纸因其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独特禀赋,成为书画家们的最爱。

⑤如今,宣纸产地早已由小岭传播到泾县及其周边地区。国内少数地方曾在原产地技术人员指导下生产过仿宣,但产品质量难与正宗宣纸相比。今天所谓正宗宣纸,就是用生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做原料,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书画、裱拓用纸。

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栽体,中国的书法和会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字,请找出并改正。

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宣纸

唐代

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

宋元

是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的纸张。

明清

_____________

如今

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词语“崭露头角”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这里来形容泾县宣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4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下定义 C.打比方 D.分类别

5除了宣纸,你还知道我国有什么文化瑰宝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作业时要认真,尽量避免不出现差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我们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大学,我也就欣慰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 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6)你积累谚语了吗?写下来三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缩句)

 

(2)敌人承认人民解放军威力无比。(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端过来两杯绿茶。

改为字句:

改为字句:

(4)妈妈说:我希望这次你能考出优异的成绩。(改为转述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哗哗地流着。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捧着硬币对张丽说:“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搭石不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毕业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欢乐的舞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布谷鸟在树枝上鸣叫,树下有一丛花。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到?

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字句。

①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邮票很快被那位先生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任选一个题进行习作)

1.材料:李芳也来参加小学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经过六年的小学生活,同学们表现得越来越懂事了,懂得的道理越来越多了。如,别人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予帮助;对不良的言行能够进行劝阻;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同学们做这些事时,自己很高兴,觉得自己长大了。请你选一件这样的事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下来。(要求:事例要生动、具体,语句通顺,表达出真情实感;叙述有条理,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字数在5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