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1.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4.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2、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1.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2.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

4.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

5.欲问行人去那边?_________________

3、填上适合的关联词。

__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__改正。

4、照样子,写一个含加点字的四字词语。

为是其智若与——________   取之——_________

及其日中如探——________   孔子不能——________

5、成语之最

最华丽的地方______最洁净的地方______最高深的手艺______

最高的地方______ 最佳搭档______ 最大的谎言______

最差的视力______最厉害的举重员______最珍贵的东西_______

外伤最多的人______最好的前程______ 最糟糕的电视______

最轻的人_______ 最珍贵的树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理解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中庭地白树____ A.安歇。 B.隐居。

(2)寄书不达____ A.长度。 B.一直。

【2】《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却可以从“_______”一词看出。这不禁让人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明普天之下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但在《月夜忆舍弟》中,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在说法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画“×”。

(1)《十五夜望月》一诗的前两句是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写的。____

(2)“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委婉含蓄,别有韵味。____

(3)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诗人的心境都是欢喜的。____

(4)这两首诗都以明月为内容,表达了思乡之情。____

【5】下面的诗句中,同样以明月为内容的是( )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7、课内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吟”是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2)浑:__________(3)清白: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所受的磨炼,其实象征着____;后两句描写了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尽:消失。

1仔细阅读诗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

李白的老朋友________,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________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一叶________,消失在远方;只见浩浩荡荡的________,向天际奔流。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

A.扬州    B.黄鹤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

这是一首________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孟浩然的去向是________;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别了,我爱的母校(节选)

默默地漫步在校园里,那点点滴滴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纷至沓来。仰望唐经幢,我想起课间休息时,曾和同学们来到这里,感受她的古朴、庄严、厚重。这历史悠久的唐经幢啊,也聆听着我们欢乐的笑声,凝视着我们嬉戏的身影。我想起上兴趣班时,我曾用手里的画笔尽情地挥洒,竭尽全力想画出她的美。而她静静地做着我的“模特”,看着我的进步。

踏进温馨的教室,映人眼帘的是熟悉的黑板。不知道有多少次,我曾用五彩的粉笔写出了一行行漂亮的字,画出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只可惜,这块黑板将不再属于我们,这些粉笔将不再被我紧紧地握着。这一切,都会由他人来替代,来完成。虽然黑板擦能擦光我在黑板上留下的字迹,但永远擦不去我对这个班级的热爱、依恋。

站在讲台前,我又想起了每周五的班队活动,我也曾“露过一手”啊!或许,大家早就忘了那一次次精心准备的班队活动,可我依旧能回忆起我正是在一次次锻炼中变得勇敢、自信。再摸摸光滑的课桌,每次我都在它身上写作业……啊,在这充满欢乐而温馨的教室里,似乎仍回响着我们琅琅的读书声,似乎仍回响着我们激烈的争论声。

点点回忆是甜蜜的,对母校的感激是真挚的。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停留在这一刻,让我多一点时间再聆听老师的教诲,让我多一点时间再与同学相处……母校啊,请你等着我,等我赢得更多的荣誉为你争光。

别了,我爱的母校!

1“纷至沓来”的意思是:_______。下列词语和它意思不同的是______

A.接踵而至 B.络绎不绝 C.门可罗雀 D.接连不断

2她静静地做着我的“模特”,这个“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这离别之际,请你写几句话,表达对母校的美好祝愿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用“   ”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语句。

【2】用“   ”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语句。

【3】用“   ”画出描写渔夫语言的语句。

【4】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三则关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习题。

材料一:

我国成年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时间

内容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电子阅读率(%)

51.9

62.4

73.0

76.2

 

材料二: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电子阅读的时长为22.63分钟;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电子阅读的时长为26.00分钟,比2015年增加了3.37分钟。2017年我国有45.1%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纸质图书的阅读;2018年有38.4%的成年国民倾向于纸质图书的阅读,比2017年下降了6.7个百分点。

材料三:

上海市的调研显示,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青少年喜欢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因包括“阅读习惯”“需要深度阅读”“为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

1填空。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成年国民对电子阅读_________,纸质图书的阅读人数__________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电子阅读”会不会取代“纸质阅读”,请说明你的理由。(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1】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热烈欢迎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指的是什么?(   

A.江面上有一条龙船驶过,有一串花炮升上天空。

B.江面上有许多条龙船驶过,有许多花炮升上天空。

13、随堂思考题:

(1)初读课文,说一说作者观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2)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3)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

 

14、课文在线。(根据课文内容,抓住带点词语说说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老人的话让我翻然醒悟。这时,我才意识到黑大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l.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维吾尔姑娘很漂亮。(写一个比喻句)

   

3. 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6、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1)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我放入嘴里的是中指吗?(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2)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3只猎狗呢?(改反问句为陈述句。)

 

(3)烤过的贝壳不会磨成黑色的细粉。(改为反问句)

 

(4)不注重细节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陈述句)

 

 

17、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万花筒。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草看起来很柔弱。小草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用关联词语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题1分,共7分)

1)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句)

 

2)老人又一次梦见了狮子。(扩句)

 

3)天安门广场红旗翻动。(改为比喻句)

 

4)小鸟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叫。(改为拟人句)

 

5)看到数十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们懊悔极了。(改为反问句)

 

6)铁路要经过许多高山,要开凿隧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7)蔺相如对秦王说: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转述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

(1)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练兵场。

题目:我战胜了

提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顺利的事,会感到孤独、害怕、烦恼、痛苦……但鼓起勇气,我们又能战胜它们。选择一件这样的事记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