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章回的题目:_____________。
2、积累与应用。
(1)祖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让泱泱中华无愧于“文明古国”的美誉。诗中有四季,瞧,张志和《渔歌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们展现了一副浓郁的江南风味的春景图;夏日,“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流露出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表现了秋天的无限风光;在一片银装素裹的冬日世界里,我们会由衷的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也有色彩。日照香炉生____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白日依山尽。____河入海流;等闲识得东风面,万___千___总是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_____橘______时。
(3)《学会合作》一文举了两个事例: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两例缺一不可,让我们知道了要“卓有成效地合作”,不仅要有____________精神,还要有________精神。我想到的关于合作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俗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游记》中有一则故事叫“三打白骨精”,我们还知道中国四大名著中带“三”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刘备____________,《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______________,《水浒传》中宋江三打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万花筒是我童年最珍贵的玩具。(____)
(2)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____)
(3)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____)
4、有人在公共场所不注意卫生,乱扔垃圾,我写一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益广告,奉劝他们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5、积月累。
(一)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书声( )( ) 朝朝( )( ) 文质( )( )
千里( ) ( ) 支支( )( ) 大名( )(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和图片,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尽”的意思有:①完;②死亡;③达到极端;④全部用出;⑤用力完成;⑥全,都;⑦所有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中“尽”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取之不尽”中“尽”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的画面,然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一直是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景物,诗人借月抒怀,有“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有“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
【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尽望”说明月夜的景色很奇特,引起众人的关注。
B.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表明诗人对秋景情有独钟。
C.全诗围绕“桂花”来写,写出了花香的浓郁,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家庭院的思想感情。
D.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秋思不知道落在何处,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5】观察古诗下面的插图作品《松间明月长如此》,指出此图与《十五夜望月》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与欣赏。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我歌唱早晨,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我歌唱希望,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或者一片阳光。
我的歌呵,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你飞吧,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歌唱”的意思是___________,“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实则是___________。
【2】诗歌中揭示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节中,“梦想”和 “渴望” 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节诗分别应怎样来朗读?请选填。
A.真挚炽热 B.舒缓欣慰 C.活泼明快 D.深情祝福
第一节:(___) 第二节:(___) 第三节:(___) 第四节:(___)
8、诗歌鉴赏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首诗在体裁(形式)上属于 诗,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 派诗人。
A.五言绝句;山水田园 B.五言律诗;山水田园
C.七言绝句;边塞行旅 D.七言律诗;边塞行旅
【2】下列对诗歌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作者偶然路过朋友的农庄,却受到朋友的热情款待,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
B.三、四句中的“合” “斜”二字,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城外山峦起伏的优美的农村风光。
C.五、六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作者与朋友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农村风味和劳动生产的气息扑面而来。
D.七、八句写重阳节再来,自然流露出作者对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主客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9、阅读理解
荒漠上的千岁兰
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公里。纳米布沙漠被艾塞布干河分成两个部分,南边是一片浩瀚的沙海,北边是多岩的砂石平原。
纳米布沙漠年均降雨量不足25毫米,有时甚至数年滴水不下。只有大西洋的阵阵风暴,每月会给这片沙漠带来五六天的浓雾。想象中那该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然而,就在砂石平原上,却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千岁兰。
作为纳米布沙漠上独有的植物,千岁兰的根一部分深深扎入砂石中,一部分裸露在地表上。它有一对皮革般的带状叶子,长的可达3米多。这种半似松树球果半似绿色花卉的植物,顶端还生长着如同枸杞一般的红果……
在那酷热的沙漠戈壁中,干旱时常威胁着千岁兰的生命。因为缺水,千岁兰宽厚的叶子便会渐渐枯萎,看起来就像一堆破布条;炎炎烈日下,风暴还要不停地抽打千岁兰;荒凉的沙漠中,挺立的千岁兰还是动物们的食物……
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千岁兰的生命纵然不会短暂如昙花一现,大概也经不起岁月的几番轮回吧。可事实却让人目瞪口呆——千岁兰的寿命竟然长达2000年!
这是怎样神奇的植物啊!干旱的日子里,肆虐的狂风中,千岁兰一任动物们吞噬自己的枝叶;而它自己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地忍耐,坚忍地等待,等待着雨水的降临。无雨的季节,千岁兰伸展开长长的叶子,尽情吸纳雾水与露水,然后储存起来,用来度过生命中的难关……在那个数年滴雨不见的沙漠里,千岁兰骄傲地挺立着,用茁壮的枝叶,用蓬勃的朝气淋漓尽致地诠释着生命的美丽,最终成就了一段千古传奇。
【1】结合具体语境解释词语。
不毛之地: 。
目瞪口呆: 。
吞噬: 。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干燥—— 荒凉—— 枯萎—— 储存——
【3】“千岁兰”是怎样的一种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个数年滴雨不见的沙漠里,千岁兰骄傲地挺立着,用茁壮的枝叶,用蓬勃的朝气淋漓尽致地诠释着生命的美丽,最终成就了一段千古传奇。”这句话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上一题的句子写一句话,表达你对所喜爱的一种植物的赞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滨逊漂流记( 节选)
我不知道怎样描述回到老宅,躺在吊床上的那份惬意。我的房子简直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住处,舒适而温馨。倘若我命中注定要待在这岛上,我决定再也不远游。
经过这样一番长途跋涉后,我休息了一个星期,尽情地吃喝一通。这期间,一个重要任务是为鹦鹉波尔做一个笼子。它已非常驯服,与我相处得很融洽。我记起圈起来的那只小山羊,打算去把它带回家来,或给它喂点儿食物。我去了,发现它还在老地方,因为它根本出不去。小羊已经饿得奄奄一息,我赶紧出来砍一些能找到的树枝和灌木,扔进去喂它。喂完后,我用绳子拴住它,带它离开。其实我根本没有必要拴它,它饿怕了,变得非常驯服,像只狗似的跟着我。我不断喂它,它变得那么温驯、可爱,很快就加入我的宠物行列,以后再也没离开过我。
我把九月三十日,即我登陆的周年纪念日当作一个神圣的日子来对待。我已经在这儿滞留两年,跟第一天来这儿时一样,毫无获救希望。我满怀谦卑、感激之情追忆上苍对我孤独生活的各种恩赐。我虔诚衷心地感谢上苍,他的存在,他注入我心田的仁慈弥补了我的孤独生活的不足,人际往来的缺乏。他支持着我,安慰我,鼓励我仰仗他的力量,期待他永久的惠顾。我完全改变了对快乐和痛苦的看法,我的欲望变了,情感变了,内心的喜悦已不同于初次来这儿的时候,甚至不同于过去两年的心态。
(有改动)
【1】根据选文,“我”对荒岛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到惬意?如何看待这种“惬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被抛到荒岛前有过多次出海远游的经历。根据原著,请简要概括其中两次远游的遭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我最棒。
……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完成下列句子。
(1)早上起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被_________,如_______,被________。
【2】在选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这四个动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画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然后说一说改动后的句子和原句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上述文字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秦 腔(节选)
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碾子碌碡上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楞”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是和“西凤”白酒、长红辣椒、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是祖母讲着动人迷离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秦腔。他们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似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出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
【1】与文中“活脱脱”一词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______)。
①活泼泼 ②活生生 ③活蹦蹦 ④活鲜鲜
【2】按要求写词语。
大喊大叫(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揪心裂肠(含有身体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线句子,你觉得“他们”不识字却能背诵剧本的原因不包括( )
A.秦腔的剧本语言通俗易懂。 B.秦腔的基本内容贴近生活。
C.秦腔的传承者们记忆力非常好。
【4】找出文中有关陕西人的外貌描写,用“ ”画出来。
【5】读完本文后,你知道陕西人生命中的五大要素了吗?这五大要素你了解哪些?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有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文章中哪些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匆匆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这段话主要写了作者(____________)。
【2】第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和(________),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一个赤裸裸和第二个赤裸裸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写出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的思索,思索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5】举例说说你要如何珍惜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拓展题。
从所给的事物中自选一个,补写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它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喜获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摘得桂冠;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拔得头筹;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第一。
用“ ”画出上面句子中意思相同的词语。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是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喂,我的铅笔丢了,把你的铅笔给我用一下。(改为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型转换
1.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我今晚加班,回家会晚一点儿,你先睡觉。”(改成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任选一题,注意文面整洁,文题自拟,不是老三段,400字以上。
1.读了上面的短文,你的感受一定很深吧?写一篇读后感,表明你的观点,并能联系经历或见闻等加以述说。
2.同学们都熟悉《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这三则寓言故事吧?假如有一天,“揠苗助长”的张三、“守株待兔”的李四、“亡羊补牢”的王五其中两个人相遇了,会交谈些什么或发生什么故事呢?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