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词语
tián gěng wēi yí cāng hǎi zhì xī shōu liǎn zhǎn zhuǎn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把诗句补充完整。
(1)一儿曰“日初出__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_____,此不为____________?”
(2)_________,再而衰,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4)读书让人开阔眼界,增长智慧,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但光读书是不够的,还需要把读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正如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是“美德”呢?美德是李绅《悯农》中“谁知盘中餐,___________”的节俭;美德是孟郊《游子吟》中“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的感恩美德是乐府民歌《长歌行》中“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的惜时;美德是于谦《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正气。
3、(题文)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diào( ) hé( ) pēn( ) xiáng( )
调 荷 喷 降
tiáo( ) hè( ) pèn( ) jiàng( )
chuán( ) chǔ( ) dí( ) mú( )
传 处 的 模
zhuàn( ) chù( ) dì( ) mó( )
4、解释下列画横线的字词。
1.花重锦官城 __________________
2.应怜屐齿印苍苔 __________________
3.因风飞过蔷薇 __________________
4.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
6.最是一年春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聪明(________) 渺小(________) 容易(________)
简单(________) 镇静(________) 特别(________)
6、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鹤楼》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黄鹤楼》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滕王阁》首联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滕王李元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
D.《滕王阁》颔联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和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2】两首诗都是诗人登楼有感所作。试结合诗歌分析诗人传达情感的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春夜细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知_____ 乃_____
晓_____ 潜_____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春雨仿佛知道节气,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写出了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
8、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把壮阔雄浑的万里河山,形象地概括在短短的十个字中,有咫尺万里之势。请你具体说说后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元宵观灯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来了,我和爸爸来到杭州的西湖,也加入了欢闹元宵的人流中。
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 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那一盏盏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鲤鱼”……你看那雪白的“玉兔”,拿着红红的萝卜,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呢。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金黄色的巨龙。啊,真漂亮,真神气呀! 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只见那条巨龙张着血盆似的大口,鼻子翘得老高,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金黄色的龙身上披满了片片金甲,像一位身披盔甲的将军。一位外国人对着巨龙,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 好!”那金光闪闪的“金鱼”仿佛真的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它蠕动着身子,摆动着美丽的大尾巴,眼睛像滚动的球似的,不停地转,真是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不一会儿,龙灯耍起来了。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手里拿着彩球逗引巨龙,巨龙在十几个小伙子的舞动下,追逐着彩球,嬉戏着……围观的人们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观灯的人越来越多。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在孙女的搀扶下指着口吐泡泡的“鲤鱼”不禁赞叹:“现在的灯真有趣。”孙女说:“这不算什么,有的灯比这更有趣呢!”我们看着这五光十色的花灯,感觉如同进入了仙境。好一个热闹的元宵佳节。
【1】补充词语。
红彤彤的( ) 千姿百态的( ) 昂首挺胸的( )
宝珠般的( ) 活泼可爱的( ) 金光闪闪的( )
【2】你能想象一下还有哪些花灯吗?请你形象地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哪句话描写得最好?写下来,并说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明亮的眼睛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的苦孩子。但是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是因为父亲就是他的眼睛①。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释,“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耐心地解释:“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以后,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但是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是陌生黑暗的,而是熟悉多彩的。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然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②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这样一句话,一位叔叔在悼念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③的,就在我的心上!”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
(2)自食其力: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父亲为了让小群认识世界做了哪几件事情?请分别列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三处写到“眼睛”,对它们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处“眼睛”指父亲想让小群既具有感受、了解世界的能力,又有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信念。
B.第②处“眼睛”指另一个像父亲一样能给自己帮助和鼓励的人。
C.第③处“眼睛”指坚定的生活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4】对文中父亲买错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父亲事先知道买的绿书包。二、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种说法?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浏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_____ 生疏——_____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除夕是热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们逛庙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其中“光景”一词可以用下面哪个词代替( )
A.景色
B.情形
C.光线
D.时候
12、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练习。
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2016年,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对此,国人感受到了前沿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感。2016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创新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
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的时候。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看当下转型升级,谋长远富民强国,创新都处于核心位置。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宵衣旰(gàn)食,在漫天风沙、漫地盐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从根本上说,正是这种报效祖国、发展国家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以成大道。
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打击。在相当意义上,创新能力取决于抗打击能力。大量科研创新的事例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 ?
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视失败为“在成功路上”,并以“失败虐我千万遍,我待创新如初恋”的精神砥砺前行,方有可能踏着失败拾级而上,直至梦想的顶峰。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从头再来”的支持。宽容是一种智慧。宽容失败,需要管理者摈(bìn)弃“成王败寇”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一些高精尖企业之所以创新成果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时说,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当然,从根本上讲,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创新的动力。有一位大学教授与7名教师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研发团队获得公司95%的股份,学校占公司的股份仅为5%。创新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积极性高涨,实现了创新成果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实践表明,敢于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创新兴则国家兴,创造强则民族强。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当代中国一定能实现爬坡过坎、弯道超车。
【1】结合语境我揣摩出“宵衣旰食”的意思是_________。
【2】短文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怎样“涵养创新的精气神”,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__。
【3】在第3自然段中的横线上,仿写一个与上下文相切合的事例。
【4】短文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仅”强调______,“就”突出了_______,使用这两个词语的好处是___。
【5】细读全文,下列表述符合短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机大战”中围棋高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让国人产生了中国围棋技艺不如韩国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B.创新是探险,只要不惧困难挫折,踏着失败向前,就能走向成功。
C.“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的现象,是电脑太多导致的不值钱。
D.创新路上,失败是常事,据资料显示,科研创新有90%左右的失败率。
13、课外阅读。
矢志寻蒿人
①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数十年来,她致力于中医药学研究,带领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
②20世纪60年代,39岁的屠呦呦接受国家任命,开始着手治疟中药的研发。当时疟疾疫情难以控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使命!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一头扎进了文献堆,寻遍古方,从中医古籍中寻求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一次一次的试验,一次一次的失败,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在经历数百次试验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③研究中,屠呦呦甘于奉献,面对危险无所畏惧,在进行动物试验时,她从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青蒿素疑似有毒副作用。到底是动物本身的问题,还是药物所致?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当青蒿提取物放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没有丝毫迟疑,一口吞服而下。提取物的剂量从0.35克开始,递增至0.5克、1克、2克、3克、4克、5克。数日之后,从实验室里传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药物安全!不久,青蒿素被广泛用于疟疾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④近年来,屠呦呦仍持之以恒地进行青蒿素的创新研究,并更加关注老药新用的问题,不断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如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其中,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⑤凭借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仍然衣着朴素,过着平淡宁静的生活。她没有把名利看在眼里、揽在身上。面对赞誉,她总是淡淡一笑:“没有大家的无私合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屠呦呦的名宇源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是鹿儿所食的一种普通野草。屠呦呦正像那一株青蒿,如萬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
⑥屠呦呦,这位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攻坚克难,矢志寻蒿,完美的诠释了改革先锋的精神内涵。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矢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淡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第②段中描写屠呦呦完成使命的具体做法的句子。
【3】阅读第②到④段,参照示例,简要概括事件内容。
文章写了屠呦呦________________;以身试药,证实药物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
【4】阅读文中画~~~~的句子,屠呦呦“没有丝毫迟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三位同学对第⑤段中部分内容的批注,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对屠呦呦“衣着朴实”的外貌描写,体现了屠呦呦因为年纪大而不注重衣着的特点。
B.“淡淡一笑”的神态描写和“没有大家的无私合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屠呦呦热情待人、谦虚诚恳的精神。
C.“屠呦呦正像哪一株青蒿,如蒿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这句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屠呦呦默默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6】2019年国庆前夕,屠呦呦等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请联系短文内容结合自己对屠呦呦的了解,为她写一份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本阅读
某保温杯说明书
陈明买了一个保温杯。以下是产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后作答。
1.内外层皆为不锈铜材质, 安全不易碎,无异味。
2.二层不锈钢中间抽真空,阻隔空气传热,保热,保冰效果佳。
3.本品不适宜存放碳酸饮料及易腐败乳制品类。
4.请勿将保温杯置于明火上或微波炉中加热。
5.瓶中若存放热水或铁品,请勿放置在幼儿可以随手拿到的地方。
以下是“保温参数表”(装进90°C热水)
时间 | 0.5小时 | 1小时 | 1.5小时 | 2小时 |
温度 | 75°C | 65°C | 60°C | 55°C |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保温杯中的水有些凉,奶奶准备将保温杯放到微波炉中加热。
B.小明要出去春游,准备将冰可乐倒进保温杯中带走。
C.爸爸随手将刚倒进热水的保温杯放在茶几边缘,全然不顾在旁边玩耍的孩子。
D.妈妈将80°C的水装进保温杯。
【2】妈妈准备冲泡维C泡腾片(必须用40°C以下的水冲泡),上午8点,妈妈将90°C的水倒进保温杯,要等多久,才能冲泡泡腾片? ( )
A.1.5小时
B.2小时
C.不用等
D.3.5小时
15、按要求将下列句子改变句式。
(1)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被车长全扔了出去。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
改为陈述句: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人们以为赫胥黎发疯了。因为在人们看来,恐龙早已灭绝。
因为 ,所以 。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
17、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18、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芦苇从泥土里长出了新芽。
改成拟人句:
(2)我们中卫市的变化真大。
改成反问句:
(3)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修改病句:
(4)汹涌的洪水迅速冲走了正在河边饮水的大象。
缩句:
(5)这山中的一切,每个都是我的好朋友。
改成双重否定句:
(6)小强的妈妈对小强说:“我今天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9、 请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狼认为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
狼堵上山洞的另一端,单等动物来送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浸润着着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回首过往,你一定感慨万千,或高兴、或感动、或懊悔、或遗憾、或困惑……正如一位歌手唱道:“再回首背影远走,再回首泪眼朦胧,留下你的祝福,寒夜温暖我”。同学们,请以《回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字数在5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