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补充词语。

安然无          赞叹不           惊心动     ) (     有成效       人声               一发

2、1  前所未有, 有史第一叫(  )天(  )地。

2  气势浩大, 气势雄伟叫(  )天(  )地。

3)改造社会, 改造自然叫(  )天(  )地。

4)心情愉快, 非常高兴叫(  )天(  )地。

5)大声叫天, 用头撞地叫(  )天(  )地。

6)变化巨大, 改变彻底叫(  )天(  )地。

7)数量极多, 来势凶猛叫(  )天(  )地。

8)事业宏伟, 使人震惊叫(  )天(  )地。

9)形象高大, 气概豪迈叫(  )天(  )地。

10)冰雪封地, 非常寒冷叫(  )天(  )地。

3、比一比,组成词语。

________   篇________

________   偏________

________   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解释关键词。

皎皎河汉女 河汉女:____________ 脉脉不得语。 脉脉:_______________

日暮汉宫传蜡烛 汉宫:_______________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中庭:_______________

5、诗句、名言警句巧收藏。

1.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

2.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4.老师循循善诱像春雨一样,正如杜甫的诗句“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说答应给别人的不能少,与人约好的不能变。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习题。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1】对《十五夜望月》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唐代王建的绝句,在唐代咏中秋的诗篇中,较为著名。

B.首句写中庭月色,“地白”二字,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

C.第二句中表明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桂花。意境很悠远,耐人寻思。

D.诗的结尾作者采用了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了自己的思念之切。

【2】品读《十五夜望月》一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话暗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点题之笔,意境显得悠远,耐人寻思。

C.“今夜月明人尽望”这一句明点望月,而且推已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D.“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秋思落谁家”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其中一个“落”字,新颖妥帖,它给人以静的形象的感觉。

7、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____________,鲍浩然要去的地方是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填序号)

A.写景词   B.言志词 C.思乡词   D.送别词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比作___;把山比作____。词人运用这样的比喻意在凸显__________

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样有情有义 C.作者内心的明朗欢喜 D.作者内心的郁闷愁苦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句子中的“春”有两层含义,既指________________,也喻指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春夜洛城①中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②暗飞声③,

散入春风满④洛城。

此夜曲中闻⑤折柳⑥,

何人不起故园情⑦。

[注]①洛城:今河南省洛阳市。②玉笛:华美的笛,五制或锻玉的笛子。③暗飞声:因笛声在夜间传来,因此这样说。④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⑤闻:听;听见。⑥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⑦故园情:怀念家乡的情感。

【1】本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暗”相照应,“飞”与“_____ ”相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_______”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_______”相呼应。

【2】“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和“暗”用得好,“飞”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______, “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______

A.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

B.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二)每天前进30公里

在1911年12月之前,没有哪个地球人到达过南极点,所以这是100年前所有最伟大的探险者最想做到的事情。

最后有两个团队竞争,他们都想率先完成这个壮举——到达南极点。阿蒙森团队有5个人,斯科特团队有17个人。这两个团队都于1911年10月在南极圈的外围做好了准备,要进行最后的冲刺。结果是,阿蒙森团队在两个多月后,也就是1911年12月15日,率先到达了南极点;而斯科特团队虽然出发时间差不多,而且人数占优,可是他们晚到了一个多月。

事后有人分析两个团队的策略和准备,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区别:阿蒙森团队虽然人少,但是物资准备充分,他有有3吨的物资;而斯科特团队的人多,但是准备的东西少,他们只有1吨的物资。

1吨的物资够吗?如果过程中不犯任何错,刚好够。

阿蒙森团队准备的物资有很大的富余量。他们充分估计到环境的困难,做好充足的准备,给自己留下了犯错的空间。

阿蒙森团队的成功经验,最后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不管天气好坏,坚持每天前进大概30公里

相反,从斯科特团队的日志来看,他们是一个比较随心所欲的团队,天气很好就走得非常猛,可能一天走四五十公里甚至60公里,但是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就睡在帐篷里,诅咒恶劣的天气,等着天转晴再前进。

我觉得这件事跟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做的事情有很多相似之处。

那就是我们要做好充足准备,不管外界环境好坏,不管所胃的运气好坏,都不怨天尤人,坚持自己的计划,每天前进一点点。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到明年的今天再回顾,就会发现,我们已经前进了一大步。

(1)请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4分)

随心所欲:    

怨天尤人:    

(2)请用简练的话说说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分)

   

(3)请你总结概括阿蒙森团队成功的原因。(至少说出两条)(4分)

   

 

(4)结合全文,你觉得文章的题目有何深意?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0、再读《我和春联》片段,完成下面各题。

老师先称赞了我的好学好问,接着给我解释了对联的意思,而且还讲了对联的特点。他说的大意是:对联结构精妙,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寓意很深,给人启发教育;对联又很有文采,可以当作诗来欣赏。

1“好”字有两个读音:①hǎo,②hào。文中“好学好问”的意思是________两个“好”字都应该读________。而词语“________”、“________”中的“好”字读另一个读音。

2按照上面这段文字的讲解,请将下面左右两边的句子连线,组成对联。

又是一年春草绿          红桃开口贺新春

勤劳门第春光好          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回大地千山秀          和睦人家幸福多

绿柳舒眉辞旧岁          日照神州百业兴

3第2题中的四副对联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第2题中的四幅对联分别抄写到下面文中恰当的位置。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________,________”。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________,________”。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________,________”。诵读着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找出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2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动植物,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________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做了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羊羔的说服力

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邻居是个猎户,院子里养了一群凶猛的猎狗。这些猎狗经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请次请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不以为然,口头上答应,可没过几天,他家的猎狗又跳进牧场横冲直间,咬伤了好几只小羊。

 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镇上的法官评理。听了他的控诉,明理的法官说:我可以处罚那个猎户,也可以发布法令让他把狗锁起来。但这样一来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敌人。你是愿意和敌人作邻居呢?还是和朋友作邻居?

当然是和朋友作邻居。牧场主说。

那好,我给你出个主意,按我说的去做。________可以保证你的羊群不再受骚扰,________会为你赢得一个友好的邻居。法官如此这般交代一番。牧场主连连称是。

一到家,牧场主就按法官说的挑选了3只最可爱的小羊羔,送给猎户的3个儿子。看到洁白温顺的小羊,孩子们如获至宝,每天放学都要在院子里和小羊羔玩耍嬉戏。因为怕猎狗伤害到儿子们的小羊,猎户做了个大铁笼,把狗结结实实地锁了起来。从此,牧场主的羊群再也没有受到骚扰。

为了答谢牧场主的好意,猎户开始送各种野味给他,牧场主也不时用羊肉和奶酪回赠猎户。渐渐地两人成了好朋友。

看来,要说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为他着想,让他也能从中受益。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①不以为然:________

②如获至宝:________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那好,我给你出个主意,按我说的去做。________可以保证你的羊群不再受骚扰,________会为你赢得一个友好的邻居。

3法官为什么让牧场主送小羔羊给猎户的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也是凝聚多方力量、诠释“中国速度”的一座医院。

几百台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施工画面吸引4000多万中外网民在线观看…广大网友变身“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

10天10夜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摘编自“新华网”)

【1】热心网友看了以上新闻之后,纷纷发表评论,有的说:“万众一心能战胜任何敌人……”,有的说:“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有的人说:“伟大的祖国创造出的人间神话……”如果你是热心网友,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面对疫情防控,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恳求  哀求  要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既要看地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  期望 渴望),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 拉住 捉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二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抓住  攥紧 牵着)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事迹  伟绩  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

个黑黑的冰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以(抢救  救治  拯救)一切。

1在文中括号里用“   ”标出恰当的词。

2这篇短文的主要人物是( )。

A. “我” B. 小妹 C. 女孩 D. 小女孩的爸爸 E. 护士 F. 医生

3这篇短文赞扬的是(   )

A. 父亲对女儿的爱 B. 母爱的伟大力量 C. 护土的真诚爱心

4下列几个句子都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分别写出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人)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你想对文中的护士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试写出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他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说:“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4)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树成长。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累。

用上甚至补充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仿写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比喻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拟人句)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感叹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疑问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反问句)

20、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必须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小擂台——我要露一手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或高兴,或得意,或遗憾,或后悔……如果你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呢?

请你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为题,写一篇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