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__腊七腊八__冻死寒鸦__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__

2.__那我饿了__八儿要哭的样子__

3.整群鸡都跑到他身边__站在他周围叫着__咕咕咕__你活该__咕咕咕__你活该__

4.你聪明的__告诉我__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__

5.他的心被一种力量占据着__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__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__

2、结合注释读古文,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1)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熊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___

(2)“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 ”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___

(3)他垂头丧气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___

4、积累与运用。

(1)《渔歌子》中的诗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了渔人____。《如梦令》中一连用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____心情。一个“惊”字写出了____的场面。

(2)要听得进别人的批评,因为____

(3)吴国少年借“________”(八字成语)的故事巧妙地地劝阻吴王不要攻楚,从故事中我们懂得____

(4)你一定读过许多名著吧,请你仿照下面甲同学的发言,也用一两句来简述一部名著中的故事。(要求:写出书名、人物和有关情节等)

甲同学:《西游记》中,机智勇敢的孙悟空识破了白骨精的诡计,三次棒打不同化身的白骨精,最终打死了妖精,保住了师傳唐僧。他真不愧是一位降妖除魔的英雄

你的叙述:____

5、想一想下面横线上都是怎样的,再填空。

小明又出丑了,教室里一片_______________,他心里___________着,满脸尴尬,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下讲台的。下课后,老师走到小明身边,__________对他说:受到别人的_________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竹石》是一首_____诗。

2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咬定: 。磨: 。坚劲:  

尔: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3理解 

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灰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比较阅读。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___________

A.《马诗》是一首唐朝五言绝句,而《石灰吟》是一首明朝七言绝句。

B.《马诗》是一首边塞诗,我们可以从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看出。

C.《马诗》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写诗人回忆之前在战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D.《石灰吟》一诗中的“浑不怕”的意思是毫不惧怕,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E.《石灰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具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马诗》的作者是明朝名臣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2】《马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实际上是诗人自比为_________,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石灰吟》一诗,诗人以____________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_____________,二是指诗人______________

【3】你还知道写到马和竹的诗句有哪些吗?试各举一个例子。

马:____________________

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附加题。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这首词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____,号“______”,这首词的题目“浣溪沙”是词牌名,我还能再写两个词牌名:_____________

【2】词中所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的下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的练习。

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在生活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学习状况等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存在着哪些差异呢?课题组对XX小学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XX小学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情况统计

比较内容

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

生活技能

80%的学生生活技能强

60%的学生生活技能强

人际交往技能

38%的学生善于交际

62%的学生善于交际

学习状况

32%的学生学习比较优秀

58%的学生学习比较优秀

自我独立意识

76%的学生有强烈的自我独立意识

65%的学生有强烈的自我独立意识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中显示的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存在的差异,我们应重点从哪些方面去关心留守儿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chā  chāi)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二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huā  huá)然。白居易厉声喝. (hē  hè)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四十大板!众百姓看了都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至于那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jǐ jì)贫苦百姓了。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旁敲侧击: ____________________

啧啧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写两个和耳聪目明、旁敲侧击结构一样的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

5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息: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消息;③停止;④休息;⑤滋生、繁殖;⑥利钱、利息。

 (   )   息息相关(   )   (   )   (   )

11、课内阅读,我在行!

(节选)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 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1】本文题目是________,本文作者是________

【2】选段写的是(     )这件事。

A.做粥

B.等粥

C.喝粥

D.议粥

【3】在选段中找出一个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并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的八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真实的高度

大仲马是19世纪法国作家。他写了很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这些作品广为流传

一天,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

“(   )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者、或许、肯定)情况( )会好多了。

小仲马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基础、奠基石、敲门砖),( )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然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迥然

不同。带着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去拜访大仲马。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竞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儿子小仲马

1948年,小说《茶花女》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1852年,《茶花女》又被改编成同名话剧,演出获得更大的成功

那位资深编辑曾经(疑惑、疑虑、怀疑)地问小仲马:你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

注释:①笺(jiān):写信或题词用的纸。②沮(jǔ)丧:灰心失望。③迥(jiǒng)然:形容差得很远。

1从第②⑥自然段的(  )里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打上“√”。

2在第②③自然段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短文里用了好几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请你写出三组

(   )(   )   (   )(   )   (   )(   )

4读下面句子,你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仲马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加“”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

那位资深编辑兴奋是因为 ,但他又 疑问,这疑问是_________

6“______”画出短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7文章详写的材料有 ,略写的材料是_________

8写出短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

9上述短文《真实的高度》中,编辑拜访大仲马的情境省略了。请你联系原文,展开想象,把编辑拜访大仲马时的对话过程写下来。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海面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穷人》)

先用“——”划出表现渔家小屋里温暖而舒适的句子,再谈一谈,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②“心惊肉跳是什么意思?桑娜为什么感到心惊肉跳?

 

 

 

14、短文一 20  

敬重卑微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干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人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和词语划掉;在第9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选择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划“——”

尤其(是在  特别  其实) 开拓(开展  开辟  开阔)  决断(决定  决心  坚决)

)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句子。

短文共三个问句。第一个是设问句,在文章中起到作用   ,第   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第二个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应为:  

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请你用“——”把它画下来。

第8自然段中,作者把 比作一根细小的针

文中有一个不是四个字的成语,请你把它找到并抄出来。

(四)读5、6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5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话与前文    句相照应。用~~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文字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第6自然段中,蚂蚁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体现了蚂蚁 的精神:

(对的画  错的画

体现蚂蚁牺牲的精神   ( )

体现蚂蚁母爱的精神   ( )

体现蚂蚁助人为乐的精神   ( )

(五)回答问题(任选一个问题回答)

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为字句。

①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邮票很快被那位先生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填空并仿写。

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

(2)仿照“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个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春城无处不飞花。(仿写一个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大虫大吼一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瓦蓝瓦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美丽的白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你有过下面这些感受吗?选择一种感受写一写,要写清楚是什么样的事情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激动  难过  沮丧  愧疚  感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