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加点的词语,并用“/”划分朗读节奏。
常 记 溪 亭 日 暮, 沉 醉 不 知 归 路。
记:____________ 沉醉:___________
青 箬 笠, 绿 蓑 衣, 斜 风 细 雨 不 须 归。
斜风:_______________ 不须:
2、按拼音写词语。
ē nuó bí zǔ chéng fá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bào yuàn tūn shì tuō jiā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根据提示写诗句。
送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梧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正常——(________) 非凡——(________) 特别——(________)
扫兴——(________) 轻蔑——(________) 开心——(________)
5、看拼音写字,注意规范、端正、整洁。
①hōng kăo____ ②méng lóng_______ ③kuí wú_____ ④ké sou______
⑤严jùn_____ ⑥piě_____嘴 ⑦biān_____ 炮 ⑧领yù_____
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尝”的意思是_____,“闻”的意思是_____,“尝闻”写出了人们对_____的关注。
【2】“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的迫切心情。
【3】《农家望晴》与《江上渔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但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上渔者》主要运用_____的手法,《农家望晴》主要运用了_____的手法。
【4】用自己的话写写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独在异乡为异客, 。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
【2】“独”的意思是_________,“倍”的意思是_________。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_____,是农历_______这天。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8、诗歌鉴赏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北京时间不到点
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十点以前、晚上八点以后,汉堡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父亲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孩子则跟我儿子不相上下。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我注意到有些食客像我一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我的位置刚好正对柜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里。
乡下父亲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喊口令似的对服务员说:“同志,要两个汉堡。”服务员似乎不大习惯他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乡下父亲有点犹豫,显得拿不定主意,但仅仅一瞬,他便坚定地指着墙上一幅宣传画说“要那个,十块钱的。”服务员微笑着说:“两个超级鸡腿堡,20元。”乡下父亲愣了,说:“你们不是‘买一送一’吗?”服务员微笑着解释:“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活动规定,早上十点之前或晚上8点以后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说着用手一指墙上的报时钟,“您看,现在已经十点过三分了。”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他的儿子在旁边似乎也明白了,很丧气地垂下了头。乡下父亲不安起来,局促地对儿子说: “勇,要不,咱明天再来?”叫勇的小孩说:“明天还要看我妈哩!”乡下父亲搓着手不吭声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尴尬。他转而试探地问服务员:“同志,能不能,宽限几分钟?我们一大早就往这儿赶,结果还是给耽误了!”服务员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也做不了主。”乡下父亲又失望地转向儿子:“勇,要不晚上过来,8点咱们再来?”勇说:“爸,十几里地,天黑咋走呀?”乡下父亲说:“你不用来,我来!”勇说:“算了,我不吃了,就当我没有考‘双百’。”说着又低下了头。
乡下父亲咬了咬牙,枯皱的手在衣袋里摸索,似乎做出来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不经意地看了眼手机,显示十点零五分。儿子正往嘴里海塞,见我看手机,顺口问几点了,我刚要回答,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心理怦怦直跳。我答道:“十点。”事不宜迟,我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硬了硬头皮,我朝柜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员,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了5分钟!”还有人迅速地调着手机,然后高高举起:“看,现在刚十点!”我看到,尽管这时用餐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人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一时间,柜台里的服务员全愣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刚才几个正忙不迭地说着:“先生欢迎光临”“先生请慢走”的服务员也马上噤了声,纷纷朝这边张望。乡下父亲和儿子也转过头来,一脸感激地寻找,寻找帮他们说话的人。他们的眼睛逐一扫过去,找不到定格的地方。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了,只有反复播放的轻音乐在低回萦绕。
刚才一直为父子俩“服务”的那个服务员掏出手机,狐疑地看着。一边看,一边模仿着电台播音员报时的腔调:“现在是北京时间——”她故意顿了一下,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到——点!”说完扬起脸,冲其他姐妹诡秘地一笑。接着,我听到,整个柜台内响起一片银铃般的“报时声”:“北京时间——不到点!”“北京时间——不到点”…… 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说说“北京时间不到点”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下列句子(从用词的角度)
(1)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段对乡下父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乡下儿子,吃到这来之不易的汉堡时,最想说些什么?(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石榴
12年前我搬来这里,最高兴的是从此有了阳台,可以养花。
但这个阳台不理想:冬天的阳光得不到,夏天两头晒。
所以我的盆花活得艰难,只要我稍有懈怠,它们立刻枯萎,而且救不过来。就这样相继死去许多株,于是栽栽种种,我阳台上的盆花不停地变换。
但是有一株从来没有死过,就是石榴。它是惟一的元老。
当初买它的时候,是小苗;花农要价高,说是果石榴。有一种叫花石榴的只开花。
我不懂行,但不愿凭空怀疑人,就买下了。真还是果石榴。
从此每年7月,它开花、结果,到国庆节时,大的已如小孩子儿拳头,胭脂般地红着;有的还煞有介事地绽开,如画上那样。但籽粒微酸,不好认真吃。
于是我产生了个观念,石榴易活,我家石榴尤其不会死。
然而今年情况不妙。7月过完,它一直不开花,8月中旬,枝叶突然开始发黄——这个迹象同其他盆花的死亡先兆一模一样。
我开始全力抢救它,例如每天浇水喷水若干次,检查病虫害……它依然每况愈下。
到了中央气象台宣布今年的酷热及持续时间是建国四十多年来之最时,我明白石榴完了。
那几天我老想着《二六七号牢房》一文中老爸爸的话:“他连星期肉菜汤都不吃,他连星期肉菜汤不想吃。”(他指伏契克——作者,捷克革命家——受刑严重,失去食欲。)
连石榴都晒死了,连石榴都晒死了。
有几天我不再管它,静等它的死去。
一个壮汉对一株盆花的伤感无法诉说。
但后来我变了主意。不是含有一线希望,而是出于一种情份:你陪伴我多年,我照料你到死。
我照施肥、照浇水、照拔草、照松土,你要怎样是天意了。我将我的心尽到——石榴啊!
9月10日,即今年酷暑强弩之末时,外出两天的我归来大吃一惊:
石榴满枝红花,浓如鲜血!
它什么时候打的苞,谁也不知道!
数一数,35朵,它从来没在9月开过花!它从没开过这许多的花!而且它的枝叶依然枯黄。就是说,它在死亡线上挣扎了整整一个夏天后,它憋了整整一个酷暑的生命全部用来开花结果了。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有的还煞有介事地绽开,如画上那样。
煞有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⒃段中“但后来我变了主意”。“主意”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文章内容,谈谈石榴复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领会第⒀段句子“连石榴都晒死了,连石榴都晒死了”在表达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_______________
契机——_______________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____)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____)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快递
梅子涵
①有一天我在书房看着书睡着了,没听到门铃声,没听到送快递的打我的手机,当时手机设置为会议状态。不过当电话再次打来时,我醒了。“你在家吗?”声音很恼怒。“我在啊。”“你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停过!”很恼火的声音在喊。“你是谁啊?”“快递!”他都是喊的。“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睡着了,没听见。”“你们上海人都不接电话的!”他大喊着,声音非常响,已经无礼得“不成体统”,任何一个收快递的人听见都不可能按得住性子了。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我飞快地下楼。二楼、一楼,我飞快地走,我极力地压制自己的怒火,不让它蹿成歇斯底里。结果火竟然也被我压得快,散得快,等我开了大门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火了。从三楼到一楼的过程,我把自己锤炼了一次。我不想吵架,没有意思,歇斯底里会不成体统。但是那个大喊的声音想吵,他站在门口,他的脸上只有火!“你好,”我说,“很对不起,我睡着了,没有听见。如果听见我怎么会不接?”我还说了别的话,表达歉意,也想表达友好。可是他的气不消。最后,当他把一包书递给我,把签收单扔给我,喊叫着对我说“你签名”的时候,我锤炼了的克制又一次被粉碎,火“腾”地重新蹿上来!“我不会签的!”我大叫。我也歇斯底里了,锤炼的成果很容易被扔弃,我歇斯底里的时候哪里像个教授!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
②他说他不要签收单了,跳上助动车开了就走。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我站在门口大口喘气,整个上午乃至整个下午的日子,仿佛都已毁坏。我没有回到房里,而是去追那团烈火了。我像一团烈火似的去追他,我心里的怒火就像是脚底的轮子,可笑极了。我们的小区很大,可是我竟然追到了他。他正在和一家的女主人吵架。我幸灾乐祸地说:“你看你,刚才和我吵,跑到这儿又吵,你很喜欢吵架?”他没有理我,有些沮丧地回到助动车前,上了车。他也许也在懊悔:我怎么又吵了。
③这时,我看到他的头上有好多的汗。他被晒得很黑,其实他大概只有二十出头的年龄。我用手擦擦他额头上的汗,说:“你热吗?”怎么会不热?他没有避开我的手,猛然流泪了,大滴地落下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个父亲在抚摸孩子。我有些难受起来。我摸摸他握着车把的手,说:“我刚才态度不好,谢谢你为我送快递。你一个人在外面工作,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放心。上海人都很感激你们的!”这么说着,我也流泪了,觉得温暖。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
④这个上午没有被毁掉,被我们挽救了。他离开的时候说:“我走了。”我说:“你骑得慢一点。”我们竟然有些像亲人告别。后来,他又来过一次。他有点害羞地站在门外,我说:“是你啊,你好吗?”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他。我很想他再来为我送快递,我会说:“是你啊,你好吗?”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1】根据语境,分别用三个词语形容下面两句话中的“样子”。
(1)第①段最后一句“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最后一句“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又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两句话,都写出了人物心中的“火”,但写法有所不同。请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
(1)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从词语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从修辞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前文,根据画线句子写写送快递小伙子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选择正确的一项,把序号填到括号里。
(1)和“司空见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
A.经久不衰 B .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普洛夫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对这样写的好处,下面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避免了啰嗦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4、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钢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爷爷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子,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能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小铜牛,让它的四条腿更使劲地朝前迈。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偷懒的。”我对这只小铜牛越发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勤劳的“牛”。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我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了,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朝前走。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翻耕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熟悉——(________) 喜欢——(________) 坚强——(________)
【2】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________)的小铜牛 (________)的身子 (________)的腿脚
(________)的土地 (________)的画面 (________)的田野
【3】用“鞭策”一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
【5】文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根据生活中的牛“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生动的想象和细致的描写。
15、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怎么能信奉他说的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两句并为一句话。
动物之间有生存竞争。动物之间有互惠互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加工厂。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木兰爹的年纪大了,弟弟还小。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的武艺好,一定能得胜归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花将军英俊威武,怎么可能是女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写句子(4分)
①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拾起地上的碎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蝴蝶飞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吗?(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们的祖国伟大。(改写成感情强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时间荏苒,一晃六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你即将离开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师、同学或自己说,请以“给______________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章要表达一种真情实感;
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3.不少于400字;
4.要注意写信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