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

攻(   )   柿(   )

(   )   饰(   )

必(   ) 般(   )

(   ) 搬(   )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推________   脚________

________   难________   腿________

3、阅读妙妙分享的名著语段,感受尼摩艇长的人物形象。

片段:尼摩艇长当时的姿势,我现在仍记忆犹新。他蜷缩着身体在海底,沉着地候着鲨鱼。凶悍的角鲨急速向他冲去,艇长机灵地一,躲过了鲨鱼的冲击,并且奋力将匕首进了鲨鱼的腹部。

《海底两万里》

从尼摩艇长“蹲”“等”“闪”“捅”的动作中,我能看出他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积累句子。              

1________皆图画,________不文章。  

2________春韭绿,________稻花香。  

3)忠厚传________,诗书继________  

4________树木,________树人。  

5)树高________,叶落归根。  

6)树无根不长,________

5、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托木尔峰地区________有动物、植物,________种类还不少呢。

(2)________在三千米以上的冰雪世界中,________还有报春花、成片的雪莲……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趣味语文。

唐朝大诗人杜牧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原诗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认为这首诗写得不简练,你能试着把它改写得简练一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写的是在冬天所看到的景色。

B.一个字,写出了人们盼望春*的急切心情。

C.初惊写出见草芽时新奇、惊讶、欣喜的情态,极其传神。

D.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惊见草芽一扬。跌有致,波澜起伏。

2白雪却嫌春*晚一句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白雪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是一首送别词,抒发的感情却与一般的送别诗有明显区别,请写出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抒发了______之情、______之情以及对朋友的______之情。

【3】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的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名为“课外”的阅读。

一条马肉(节选)

副官处的同志非常担心毛泽东的身体,他们发现警卫战士的粮袋中只剩下很少的一点儿青稞麦了,便坚持要给毛泽东同志留下两指宽的一条马肉。警卫战士们悄悄收下了。

做饭的时候,战士们拿出了那条马肉,准备混在野葱、野菜中煮汤吃。毛泽东见到马肉后,语带责备地说道:“你们又打埋伏了!”但他知道警卫战士们的良苦用心,况且战士们也是很长时间没沾荤腥了。他不忍再说他们什么了。于是,他便帮着战士们生火、煮菜。忽然间,他又想起了什么,吩咐战士们说:“马肉不能全吃尽,要给戴天福同志留下一些!”

戴天福是警卫班中年龄最小的战士,在过大渡河的时候,他不幸患了疟疾,紧接着爬雪山,又劳累过度,身体更加虚弱了。一路上,毛泽东对他格外照顾。

战士们说:“小戴是重病号,他一定能分到一份。”

毛泽东说:“还是留下一些好,万一他分不到马肉,不就可以补救啦!”

正谈着的时候,奉命去照顾戴天福的钟福昌气喘吁吁地走了过来。毛泽东问:“小钟,戴天福同志呢?”钟福昌再也忍不住眼泪,他哽咽着说:“他……牺牲啦……”他边说边将一个纸包递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接过纸包,轻轻地将它打开,里边包着的竟是一条马肉。他明白了,这是分给戴天福的那条没有来得及吃的马肉。毛泽东托着纸包的手微微地颤抖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气喘吁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三个结构(ABCC式)的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又打埋伏了!” 这句话中“打埋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牺牲啦……”前后省略号的作用是( )

A.前面的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后面的表示表静默或思考 。

B.前面的表示表语言的中断,后面的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C.面的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后面的表示表静默或思考。

4“毛泽东托着纸包的手微微地颤抖起来”此时,主席的心情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篇文章,我们能从毛主席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②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③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④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⑤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间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急(zháo zhuó)。

⑥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家的。你要加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请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急(zháo zhuó)

【2】请给上述片段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五个字。_______________

【3】“局势越来越严峻”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画线句“我哪能离开呢?”如果改成“我不能离开。”句子意思不变,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人名)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中的父亲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他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就义,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11、课外阅读。

缴电话费的老人

到电信大楼营业厅去缴电话费,队伍排得很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年逾六旬。

请问您的电话号码 营业员问老妇人 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又问:“是叫李强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然后她又说了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儿犹豫。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问:“是叫李捷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您家的电话号码到底是什么?”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可能是她觉察到了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号码,人老,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吧?”“没有。”“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费(jiǎo)    (lǔ)

B.意(qiàn)        喳(zā)

C.豫(yóu)        绊(kē)

D.年(yù)         动(sāo)

【2】补全第2自然段空缺的标点。

【3】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描写。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描写。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描写。

【4】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一句,与前文“___”形成对比。(填文中词)

【5】在文中找出与“这次,后面一片寂静”相照应的语句,用“  ”画出来。

【6】短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芳草地。

童年的油灯

不知怎的,这几日思想老往岁月深处走,撞撞的目光直钻进了童年的巷子里。①记忆的深巷中,一盏如豆的灯火锁住了我的心,这是童年的油灯。

我家住在村子的东头,每当天色暗下来,母亲划一根火柴,再挑拨一下灯芯,小油灯发出昏黄的光,窄小的屋子便依稀可见了。油灯下,母亲一边忙活计,又总会把枯燥的时光变得快乐而有趣。母亲总对我说:“快去写作业,等完成了作业,娘给你做一个好玩的纸飞机。”还会说:“上次作业得了98分,要再加把劲,得个满分,娘就去菜地把套种的那几个甜瓜挑个熟好的摘下来给你吃。”母亲的话让我饶有兴致地拿来书包,把小油灯移到小方桌上,趴在那里写作业。现在想来,还真挺开心。

小油灯跳动的火苗下,写完作业的日子最快乐。母亲给我做好了纸飞机,纸飞机像长了翅膀的鸟,满屋子来回飞。我从屋子东头跑到西头,又从南墙根跑到北墙根,一颗小童心像是在飞翔,快乐极了。那时童年时光虽简朴,但油灯下的日子却充满无穷的趣味和欢乐。

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纳鞋底,缝衣服,为了疼爱我,母亲还会在油灯下给我做麦芽糖吃。麦芽糖做起来尽管烦琐,但母亲仍是不厌其烦,像做一件快乐的事。②母亲先将小麦浸泡,待发芽三四厘米长,母亲就把油灯移到跟前,借助微弱的灯光,把麦芽切碎,然后将糯米洗净倒进锅里焖熟,与切碎的麦芽搅拌均匀。等到发酵冒出汁液,再将汁液滤出,用大火煎熬成糊状,冷却后即成琥珀状糖块,麦芽糖便做好了。母亲做的麦芽糖,越嚼越甘甜,好解馋。我感到,油灯下的童年甜蜜而快乐,充满了色彩和味道。

童年的小油灯,曾给了夜幕中的小村庄和童年的我忘不掉的温暖和欢乐。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不厌其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年的油灯”给了“我”哪些美好的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两处画“_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1)第①处中“______”这个字用得最巧妙,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文中有一句话与这句话相呼应,用“﹏﹏”画出来。

(2)第②处主要通过对母亲的______描写,表现出了母亲______

4作者借“童年的油灯”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3、阅读理解

 

我喜爱红梅。我赞美它!

已是隆冬季节,冬姑娘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衣。冬天的树木抖去了绿叶,缩着褐色的身子立着。当你看到那开得似火一样的红的梅花的梅树时,你有什么感想呢?我可是精神大(振  震)的。

那是一种美丽给人以力量的树。瞧,屈曲盘(旋  族)的枝干,片片鲜红的花(瓣 辫),一丛鹅黄的花蕊,组成一朵朵玲珑的梅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它迎着 的寒风,傲然怒放,它浑身充满生机,使惨白的世界也有了生气——它是一种敢于向严寒挑战的花,一种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深思和勇敢的花,一种使人肃然而起敬意的花。

看到意志坚强的梅花,你是否会想到生活中的梅花,那些身残志坚的勇士们,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风雪、冰霜,然而它们像冬梅一样,战胜了向自己袭来的无情的风雪,昂首阔步于生活的道路上。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生活的勇士!他们那美好的心灵、顽强不(曲  屈)的性格和勇于 的精神,不正是那一朵朵充满 、芳香   的梅花吗?

我赞美红艳艳的梅花,更赞美那些生活中的梅花”——顽强不屈的勇士们。

1将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用“/”划掉。

2结合句意在文中   上填上合适的词。

3文中有两处用了破折号,请分别说明其作用。

第一处: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

4作者赞美梅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6读了本文,你认为梅花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 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 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 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 反灰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 数人都愿意作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 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胜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给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残酷(     延续(       激动(   

3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1)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捐献法规a项是任一器官和部件任一可否换成所有?为什么?(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开头详细描写捐献卡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 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一句中另一种形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为反问句。

1)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该写句子。

1)这里真安静啊!(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琴声传出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鲁智深心想: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上前来,莫非想捉弄我?(将带点词换成另外一个词,使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傅不是凡人,是真罗汉,如果没有千万斤的力气,一定拔不起这杨柳。(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工人提起来汽灯。

工人把汽灯提起来。

课间,马小朋擦干净了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天地。

根据开头,自己命题,编一个童话故事。

路边,有一棵大树,它站在那儿很多年了,树皮在渐渐脱落,它的身边,最近新栽了一棵小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