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运用你的积累填一填。

(1)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

(2)古诗词中有丰富的情思和寄托,有“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舍;有“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_。”的向往;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的昂扬;有“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的思念……

(3)一儿曰:“日初出______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

(4)读经典名著,寻广阔世界。英国作家笛福所著的《________________》一书,让我认识了一个机警睿智、乐观向上的鲁滨逊。

2、课文在线

1.《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一个从______角度出发,一个从______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表现出了他们有敢于______的可贵的精神。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主要用______论述了只要______,不断发问,不断__________________地追根求源,就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3、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成语。

1_____________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2_____________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4、填空。

1.《马诗·大漠沙如雪》是_____代诗人_______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五篇。这首诗用_______手法,通过 _________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2.《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_______,采用 _______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赞颂了石灰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实际_________,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绝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3.《竹石》是清代画家_______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_____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_______,而是竹的________。这首诗__________,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_____________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5、补全下列成语

1.轻而_____ 手忙_____ _____酒绿 _____六色

2.寸进_____ 呕心_____ _____群书 _____补天

3.赏心_____ 毫不_____ _____欲滴 _____及待

4.百发_____ 指指_____ _____致志 _____西望

5.歪歪_____ 高高_____ _____亮亮 _____缤纷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湖”指的是__________。诗的前两句所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景象。

【2】诗中的“西子”原指__________,这里用来比喻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

7、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鹿柴》中的应读________

2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__时分的幽静景色。

3诗的三四句由声响转到夕阳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________

4诗人王维是个才子,苏轼曾经赞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   画出文中比喻句,是把   比作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

1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痕迹是指

  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 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自责。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赤裸裸来到这世界

赤裸裸地回去  

3最后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模仿上面一段话中画线的部分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   ,被 ,如   ,被  

10、阅读理解

半截蜡烛(节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时候,大儿子杰克   地站起来天真冷。

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   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地坐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 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快步   ②默默   ③慢慢

2文中有一对近义词,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

3“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通过比喻你感受到(   )。

4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大儿子杰克的行为,你的评价是什么?并写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片段阅读《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看到“一碧千里”这个词语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2】仔细阅读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完成下面的题目。

(1)把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句子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这个片段节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选文第①自然段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__描写,其中“________________”说明父亲已经受过刑,“________”一词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_________”一词体现了父亲对亲人的爱。

【3】“伟大的力量”指的是____________

【4】通过选文的描述,你觉得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片段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要。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句话中的“又”承接了上文,告诉我们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元宵。

2第一段文字中从___________多和___________多写元宵的灯,突出了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3下列关于元宵的风俗,语段中没写到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挂灯笼 ②燃花炮 ③走亲戚 ④观花灯 ⑤吃饺子 ⑥吃元宵

4通过这两段文字,让人感受到北京在元宵节这一天的“___________”以及日子的“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途时间,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对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商务座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几百元。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了。

材料二: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格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4月21日起,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北的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71.5元,调整后为84.5元,上涨28%;一等座由85.5元调整至134元,上涨57%。

材料四:以下是5月1日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的信息情况表

车次

出发/到达时间

出发/到达车站

历时

参考票价

G1611

13:46/14:40

(过)莆田/

厦门北(终)

54分钟

一等座

二等座

78.00元

49.00元

 

 

1下列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高铁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

B.调价后,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一等座涨幅明显高于二等座。

C.我国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D.中国高铁的核心部件已完全实现“中国创造”。

2根据材料一的有关内容,说说中国高铁受旅客青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图和材料四提供的信息,请你拟写一则广播稿,向乘客介绍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这段行程运行的时间和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写句子。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深情地祝福收到了。

改为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7、句子乐园。

1.小刚对我说:明天,我找你,我们去看电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上一个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起来。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里夫人是一个非常令人崇敬和敬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练习。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9年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后,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原始森林展开扑救。

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瞬间形成巨大火球,在现场的扑火人员紧急避险,30名扑火人员失去联系。据应急管理部4月1日下午消息,经全力搜救,30名扑火队员不幸殉职。其中27人是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的消防员,1个80后,24个90后,2个00后。

何为“最美逆行者”?这大概是最动人的诠释。

(材料二)有统计显示,和平时期,牺牲人数最多的“兵种”就是消防救援人员。自消防部队组建到2016年9月30日,已经有近千名官兵在灭火救援、抢险救灾中牺牲并被批准为烈士。

(材料三)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火灾救援中抱住2岁女童转移,因烟雾太大,踩空坠楼,怀中女童得救,杨科璋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7岁。2018年3月Ⅰ日,杨科璋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颁奖辞: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生命。热爱这岗位,几回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

请结合材料一、二,参照材料三,为凉山“最美逆行者”写一段颁奖发言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