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补充词语,

应接不______  精兵_______  理____气壮

盛气______       ______妙算 ______)(_____不安

2、下列词语使你联想到了什么成语?照样子,在括号里写下来。

例:大海——波澜壮阔

谈心——________    失败——________    蔺相如——________

责任——________    吃惊——________      ——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lùn qīng cuì xī shuài kŏng bù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huā pŭ qiū yĭn bō li lĭng yù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4、补全下列成语

盖世_______ 急中_______ _______地裂 _______如织

抑扬_______ 不声_______ _______浪吼 _______满目

古色_______ 马马_______ _______澎湃 _______释手

肃然_______ 绞尽_______ _______为邻 _______伦次

震耳_______ 一动_______ _______之笔 _______遐迩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雄浑——_____ 朴实——_____

缓慢——_____ 稀奇——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类文阅读。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①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②帝京。

三百内人③连袖舞,一时天上著④词声。

【注释】①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②动:震动。③内人:宫中歌舞艺伎,入宜春院,称“内人”。④著:同“着”,犹“有”。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A.春节

B.元旦

C.清明节

D.元宵节

【2】诗句中“________”点明了时间,“三百”形容______________

【3】第2句中的“动”字用得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既有鸟瞰式全景,也有特写式近景,用“ ”画出鸟瞰式全景的诗句,并结合注释,把该诗句描绘的画面写下来。

7、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诗中生动描绘了山西村的____________,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2】从诗中的哪两个词语中,可以感受到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

A.腊酒浑 足鸡豚

B.莫笑 农家

C.农家 腊酒浑

D.莫笑 足鸡豚

【3】诗的后两句既生动描绘了山村_________的自然风光,又在写景中寄寓一定的哲理,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非雪天不能读书

①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②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累。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著,让书香伴着火苗。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拨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来吃,吃完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④雪夜读书对我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⑤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了,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写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书也“俸去书来”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蝉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⑥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递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番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1】第①段中“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这句话,是由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__”转化而来的。

【2】第③段中“奢侈”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导致作者“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短文第⑤段“素嫌灰丝,时蒙卷轴”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很少翻书,银白的蠹鱼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

B.因为经常翻书,银白的蠹鱼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

C.因为很少翻书,银白的蠹鱼和虫丝,有时沾满了书本

【5】综合全文,文章中的“雪天”,既指______的雪天,也指______的雪天和_______的雪天。

【6】对文章题目“非雪天不能读书”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己下乡时,生活艰苦,只有雪天时才能尽情读书

B.读书,是需要生存压力的,在艰难逆境时读书,记忆更深刻,效果更好

C.在雪天里读书,更有情趣,所以印象也更深刻

【7】作者在苦寒的雪天里挑灯夜读,并把这说成是“奢侈的日子”。你喜欢在课余时间读书吗?请简要说说你在课余时间里是怎样读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片段,回答问题。 

    ①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②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③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________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

2按照课文,把短文中的第段的横线填完整。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3文段中追根求源的意思相近的俗语是________

4文段中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

5文中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例子,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试举一例:________

6段中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来的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

A. 陈景润   B. 郭沫若    C. 钱学森        D. 华罗庚

7打破砂锅问到底表达了________的科学精神。

11、课内阅读。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⑤“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⑥“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⑦“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⑧“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⑨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⑩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竞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慈祥——( )机智——( )

【2】给选文加上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父亲的语言不多,只有三处,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A.平静而又坚定的语气。

B.激动而又忧伤的语气。

C.愤怒而又无奈的语气。

D.傲慢而又沉重的语气。

【4】从“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一句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时,为什么不激动、不忧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说起唐代,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唐诗。唐诗,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无法超越的高度。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黄河,以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的国土。据统计全部唐诗,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诗五万五千多首。而且由于唐代刻版印刷术刚刚发明,印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谁知道有多少诗歌流失了呢!盛唐重要诗人王之涣,就只剩下了六首诗,那么,整个唐代流失的数字,又有谁能统计出来呢?

唐代实行科举,进士一科尤其受人重视。考进士要考诗赋,诗做得好就有飞黄腾达的可能,读书人谁不想到这擂台上一试身手?

唐代,连政治连哲学都透着诗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诗歌时代。唐代的诗坛,不仅诗多,诗人多,而且还挺立着一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巨人,像李白,像杜甫,像韩愈,像白居易,等等,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个接一个登场的巨匠。宋朝以后的诗人创作时都极力想跳进他们的磁场,却又 ;或是极力想跳出他们的磁场,却又  

于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来了,放声一唱,就是  

看看这胸襟气度!在交通和通讯工具都不发达的古代,山那边是什么样子都很少有人知道,天涯是不可能若比邻的。而这只有人充满自信,相信能自由自在地活着,才能从容不迫唱出这样的豪情。

于是陈子昂来了,像巨人一样挺立在幽州台上,面对着无限的时间与无限的空间,如春雷炸响一样高唱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多么悲壮的歌声,像从历史的深处腾出,不仅一声就唤醒了永远辉煌的盛唐诗,而且直到今天仍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审美的冲击波!

于是那一群气势磅礴的边塞诗人来了,他们是盛唐的仪仗队,显示着盛唐的国威。王昌龄来了,高唱着战地进行曲: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于是高适来了他的千古绝唱《燕歌行》如钱塘江潮一样喷涌而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于是岑参来了,这个渴望建功立业的诗人满怀激情地高唱着: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群边塞诗人,或歌颂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或诉说战争的艰苦和残酷,都那么英姿飒爽,气势灼人。因为他们是盛唐的诗人——盛唐诗坛的风云人物,喷发的是永远震撼人心的边塞英雄交响曲。

终于,李白来了,他配合时代的最强音,以惊动千古的气势唱出 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巨人昂首天外, 用目光提起黄河滚滚狂涛向海里倾倒时才能找到的感觉。正是这个宣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超级巨人,把盛唐精神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

然而,盛极一时的唐王朝终于酿出了 安史之乱,这一场延续了八年的战争,把盛唐气象一下扫得七零八落。于是,杜甫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地走来了。这个悲天悯人的诗人,虽然到安史之乱爆发那一年已经四十四岁,但他唱不出盛唐的理想主义,唱不出盛唐的浪漫气质。他用嘶哑的歌喉唱出来的是 

是一片中唐的血泪,是目睹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

于是韩愈来了。这位个性极强,想把盛唐气象召唤回来以重新振起自信的诗人,开创了一个奇崛险怪的诗派。他大声疾呼,用诗一样的语言喊出了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千古名言。显示出想用地震的强力重新推出一个高峰的魄力。

于是白居易来了,一出场就倔强地唱出了   的坚韧,显示出唐王朝仍然是一个极有活力的存在。他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诗歌的风格切平易,与韩愈的奇崛险怪双峰并峙,使唐诗呈现出又一个气象万千的新天地。

然而,唐王朝毕竟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唐诗也从中唐的再度繁荣跌进了晚唐的衰飒。中国历史上的这一道辉煌,终于黯然熄灭了。

1.请用简短的语言为选文命题。

2.请仿照第1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话,来形容你心中的唐诗。

3.请根据语意将无从着手无能为力分别还原到第3自然段中的空白处。

4.请将下面的诗句分别还原到文中加引号的横线上。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边塞诗人是唐朝时期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之一。请任写其中一位诗人的名字。

6.细读全文,完成下列部分诗人与诗歌特色的对应表。

诗人       边塞诗人     韩愈 

特色 孤独悲伤     悲天悯人            浅显平易

 

 

 

13、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史铁生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1】选文描写“我”运用的方法有(  )(多选)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2】选文中的母亲这样忙碌的原因是(  )

A.刻意地冷落“我”,让“我”忘记出去玩的约定。

B.家里需要做的家务活太多了。

C.让“我”明白不出去玩是有原因的。

D.在“我”面前树立一个能干的母亲形象。

【3】“我”既然有理,为什么不直接提示母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表现了母亲的腿长和“我”身材矮小。

B.这句话表现了“我”的年幼无知,只会捣乱。

C.这句话表现了“我”的焦急和母亲的忙碌。

D.这句话表现了“我”对差点儿被母亲的腿绊倒这件事的印象深刻。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学弈》选自《   》,《两小儿辨日》选自《 》。从《学弈》中,你悟出了 的道理。(2分)

(2)《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_的作品,课文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语句是 。为什么?   。(2.5分)

(3)《匆匆》的作者是 ,文章主要写了

,告诉我们   。(2.5分)

(4)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  

  (1分)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写句子。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深情地祝福收到了。

改为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其原来的意思。  

1)天游峰的景色是那么美丽,空气是那么清爽,我真舍不得走了。 

改为反问句:________

2)这次比赛的结果,同学们都很满意。(用上无不或者…………”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

3)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18、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缓缓到来。(仿照句子写一句表现景物变化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感叹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疑问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诗词擂台。

古诗词中写景的句子很多,如(   )”“( )写出了春天的美景;如(   )   ”“(   )则描绘了夏天的景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