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给形近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查字典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组词__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缭绕——( )   严峻——( ) 雄浑——( )  凝聚——( )

敏捷——( )   奇特——( ) 刚毅——( )  包围——( )

忍受——( )   沉着——( ) 激励——( ) 倾注——( )

4、名篇阅读。

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主要记述了唐僧师徒4人历经__(多少)难,战胜各路____,终于取回真经的故事。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的开卷诗。

5、找出下列每组中的错误读音或错字,用“--”画出来,并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1) 推衍(yǎn   澄(chéng)净 水澡

(2) 昙(tán)花   侮()辱   菊秧

(3) 撮(zuō)合 可恶(è   慈爱

(4) 田坝(   啼()叫   浮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

1“好作寒江钓雪图”中“好”读为“hào”,意思是_______

2诗的前两句营造了______的环境,从“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作,可以看出渔家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才上马齐声儿喝到,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

1解释从才上马……心焦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释要路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解释词语:

值:__________ 屐齿:   小扣: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_______________

3名句:“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春*”、“红杏”、“出墙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元(宵 霄)节,处处悬灯结(采 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chì zhì)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ù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节选自老舍《北京的春节》

【1】用“√”选出括号里正确的字或读音。

【2】文中加点的词语表示_____的意思,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还可以用词语____________替换文中加点的字词。

【3】选文描写的是____的民俗活动,课文中作者还重点描写了______________这几天来展现北京过春节的独特习俗。

10、阅读理解

麻雀蹲在矮树上, 地对正在蓝天白云间盘旋的隼(sǔn)说:我现在就读的鸟类运动学校是一所鸟类著名学府,它cén  cénɡ)培养出时速达300千米的飞行冠军针尾雨燕,每小时能跑70千米的长跑guān guàn)军鸵鸟,还有飞越过地球两极的远飞冠军燕鸥……[1]”

隼叹了一口气,说:唉,你的学习环境太好了,真令我羡慕!

麻雀得意极了,他又 地说:我的老师苍鹰更棒了,他是鸟类著名短飞冠军,曾打破鸟类世界纪录,时速达600多千米。

哇你太xìn xìng)运了隼   地说但不知你有何本领

麻雀 …………[2]”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突然,隼俯冲下来,双翅一shān shàn,麻雀像片树叶飘落草丛,隼用利爪死死抓住麻雀:小家伙,实话告诉你,学校再好,老师再棒,自身没学到真本事,又有何用?

1“√”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用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短文的横线上。

讥讽   炫耀   结结巴巴   喋喋不休

3文中两处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

[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看书先看目录

(目录图片资料)

 

(背景资料)

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到了,张老师告诉同学们:“看书首先要看目录,看目录会让我们对这本书有个大概的了解。目录是一本书中内容与知识的高度提炼和浓缩,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我们通过阅读目录就能提纲挈领地了解全书的主旨,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另外,根据目录,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章节是主要部分,需要重点阅读,哪些是次要的,粗读就可以了,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阅读。”

【1】从上面的目录图片中,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分为______个部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张老师的话,我们知道看书首先要看______,通过阅读目录就能提纲挈领地了解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

【3】关于目录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目录是一本书中内容与知识的高度提炼和浓缩,具有极强的概括性。

B.目录是对全书内容的总结和评价,是我们阅读的向导。

C.目录是每本书都必不可少的,是阅读本书的参考,我们可以不读目录。

12、阅读理解。

半截蜡烛(节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厄运即将到来了中的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一句表现了伯诺德夫人______________的心理。

3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那天晚上大儿子杰克为了保护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例:小女儿推说睡觉,拿走烛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说说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度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版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权。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泰山”比喻:___________;“鸿毛”用来比喻:___________

4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是因为_____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的死比泰山还重。

5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方法。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明节的由来

每年45日前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还有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呢。

两千多年前,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公子重(chóng)耳流亡到了国外。

流亡途中,重耳一行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重耳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饿得 A   全身无力。随臣介子推偷偷地割下了自己腿上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送给重耳。重耳__B__地吃完了,问:这是哪儿来的肉?介子推把真实情况告诉他。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求报答,但愿主公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贤明的国君。”重耳流亡了十九年,终于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他就是晋文公。他念着介子推的好处,想封他做个大官。于是,他几次派人去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做官,都一一回绝了。晋文公又亲自上门去请。可是到了介子推家,只见大门紧锁。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亲躲到山里去了。

晋文公派人前去寻找。可是荒山野岭,找一个人哪儿那么容易呀!有个大臣献计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面,介子推肯定会走出来的。晋文公同意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却不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人们进山寻找,发现介子推和老母亲坐在一棵烧焦了的老柳树下,已经死了。晋文公见状,放声痛哭。当他派人来安葬介子推的时候,发现那棵老柳树的树洞里有一封介子推的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去祭(jì)奠介子推。他们走到坟(fén)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祭扫之后,晋文公把这棵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

晋文公一直把介子推的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biān cè)自己执政的座右铭(míng)。他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们安居乐业,对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清明节,大家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他。慢慢地,清明节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要给去世的亲友或伟人祭祀(sì)扫墓。有的还把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1在文章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两个成语,A处可以填:________B处可以填:________

2回答问题。

介子推对晋文公的希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介子推的希望,晋文公做到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别开生面。按要求改换句子的形式(不能改变句意)。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式变换练习。

①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肖邦怎么不日夜思念着祖国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直述句与转述句转换练习。

(1)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玲在中队会上说,她负责帮助肖兵补习生病时落下的功课。(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到楼上。(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1、以成长需要 为题,写一篇作文。作文前,先补完整你的作文题,在下面框中写下你的写作思路可以写全文构思的思路,也可以选择写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写下你的构思思路。

 

 

 

2、以《成长需要 》为题,写一篇作文。行文要和上题写作思路一致,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