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用合适的词语替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

1.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心里急切地想试试,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饿的。”______

2.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______

3.玛琪脸上露出轻视,看不起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______

4.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______

2、给形近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词语填空。

司空( )( )   ( )( )   ( )( )不舍   ( )( )

( )( )   ( )( )不得其解       打破砂锅( )( )( )

“绿叶是怎么帮助植物获得营养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查阅了很多科普读物,终于明白了,原来石绿叶进行了光合作用。妈妈夸我这种_______________的学习态度很好。

4、积累运用。

1.遇到事情时不必钻牛角尖,而应该懂得:穷则变,____________,通则久。

2.商汤王把“苟日新,日日新,____________”铭刻在自己的洗澡用具上,以便自己每天洗澡的时候能看见这句箴言,时刻提醒自己要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

3.小军跟爸爸学围棋,进步飞速,已经超过了爸爸,真是“青,_____蓝而________蓝”。

4.我知道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习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是唐代诗人_________的诗。

不须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

②这学期所学的《古今贤文》,用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取得成绩

不能骄傲自满: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听取各方意见,才能明辨是非;还用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善于听取他人的忠告,虽然有时这些忠告并不悦耳动听。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完成下面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零如雨——涕:眼泪

B.复几许——去:离开

C.终日不成——章:文章

D.盈盈一水——间:中间

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 日出江花红胜火 B. 风景旧曾谙 C. 江南好

2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哪种语气。(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A. 欣喜若狂                            B. 信赖和骄傲                            C. 非常坚定                            D. 绝望和悲痛

3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而汪伦送李白则边走边唱,李白见此而作: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__王维则以酒相送,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言:“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高适在《别董大》中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我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说:“________,天涯若比邻。

8、阅读理解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全/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2《石灰吟》当然要紧扣石灰的特点。请举一句诗说明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个同学默写时,把第二句写成“烈火焚烧若等嫌”,把第四句写成“要留青白在人间”。这说明他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什么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赞颂了什么人?这种写法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表示,该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先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再说说全句的意思。

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鸿毛。

固:_______   或:_______   于: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引用司马迁的话当论据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提到“精兵简政”,这是用了______的论证方法。

【4】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此句和后面三句是______关系。

【5】“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请你举出现实生活中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揭示革命的生死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身影

近前,果然是个鞋匠,正准备收拾好工具回家哩。“老师傅,请等等,帮我把鞋钉钉,好吗?”我一面拖拉着鞋尽量快步地走着,一面忙不迭地叫着,生怕老人一眨眼跑了。

老人扭头看了一眼我脚上的皮鞋,用那缠满老滕似的青筋的手,把工具从箱子里一件件重新拿出来。

“老师傅,你帮我钉几枚钉子算了吧,天这么晚,我急着回学校。”

老鞋匠接过皮鞋,用手指敲敲,便眯缝着眼,抖抖索索地穿起小麻线来。我犯起嘀咕:这老头,还不是想多敲两个钱,个体户,可真……我也不便说什么,便耐住性子等着。咳,总是钱倒霉。

鞋匠取出一把锋利的刀子,在皮鞋边缘割着。突然,他的左手轻轻地抖索了一下,于是一股殷红的血从指缝间流了出来。我的心不禁一颤。

“老人家,钉几颗钉子算了,我照样给你钱。”老人抬头瞟了我一眼,又上起鞋来。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显得特别悠长。那双老手抖颤得更厉害,殷红的血不时渗到鞋帮上、线上。我的心里不知什么滋味,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花白的头发稀稀疏疏,像冬天里老松树的叶子,老人斑像星星样布在满是皱纹的脸上。

他低着头,眼睛几乎凑到鞋帮,那身影,恰像一座古老的拱桥……

“试试。”老人把鞋递给我,又把受伤的指头在嘴里吮了吮。

我使劲拉了拉鞋,纹丝不动,线是上在皮里的,既扎实,又美观。我顺手递过去两块钱:“老人家,难为你了,两块钱够吗?”我用感激的目光看着他。

老人又瞟了我一眼:“上一只鞋五毛。”说着从小木匣里把一元五角钱递给我,一面收拾工具。

望着他微驼的身影,我先是惊奇,接着便是一阵愧疚。我觉得拿钱的手很沉很沉。我穿上鞋,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再一次道过谢,然后迈着大步往前走去。

从这以后,那个老人的身影便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1】“我生怕老人一眨眼跑了”的原因是( )

A.鞋子坏得厉害

B.天色已晚

C.“我”是学生

D.“我”钱不多

【2】“近前,果然是个鞋匠,正准备收拾好工具回家哩。”“我”走近鞋匠之前内心想法最合适的句子是( )

A.前面的一定是鞋匠

B.前面的是鞋匠就好了

C.前面的是一位老人

D.老人收拾工具要回家了

【3】文章多处写了老人的外貌,这样写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词语概括写出“我”对老人的态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完成15题。(14分)

满分5 manfen5.com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还关切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惊奇地问。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耳朵,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   )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深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4分)   走遍   改造   倾听   观察

(2)给本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2分)

(3)为什么孩子总是非常伤心呢?(3分)

 

(4)老人说妈妈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具体指哪些礼物呢?

 

(5)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席话是怎么想的?展开丰富想象,为短文加个结尾。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丝瓜(节选)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没有想到它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丝瓜藤爬出了篱笆,爬上了矮墙。以后,每天看丝瓜,它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其词。丝瓜的藤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随之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藤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

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三楼的窗外,却长出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小孩胳膊一般粗了,那一根细藤怎么能承受得了呢?没过几天,两个瓜不知在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藤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小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下来,一起坠到地上。

一天早晨,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矮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人都是无法上去的,绝不会是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觉得这棵丝瓜简直太神奇了!仿佛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丝瓜用什么来思考呢?它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1】下面的句子属于哪种问句?(填字母)

(1)那一根细藤怎么能承受得了呢? (____

(2)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____

【2】缩写下面的句子。

(1)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B.丝瓜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么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是因为它的藤很细。

C.“我”能理解丝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了台子上。

D.“我”觉得丝瓜神奇是因为它仿佛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

【4】作者心目中丝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有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 )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 )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   )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选文中画 的句子将   比作 ,形象地写出了 地特点。

3文中带点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对落日的描写细致而生动,表达了作者对落日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太阳花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单层花瓣的更是那么俏丽,真讨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1从文中找出与洁白如玉意思相同的三个词写下来。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短文先写太阳花的____ ,再写太阳花的____,最后写太阳花___

3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段话描写你喜欢的一种花的两三个特点。(不少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加班,你和爸爸吃饭别等我。”(间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喂,我的铅笔丢了,把你的铅笔给我用一下。(改为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陈述句: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

修改病句: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缩句:  

(4)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反问句:

(5)造句:

浏览:

 

18、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理解破折号的用法,仿写一个含有破折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句子。

(1)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难忘的是毛竹。  (修改病句)

 

(3) 当年用自己的血汗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都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缩句)

 

(3) 井冈山人自豪地说:我们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改为转述句。)

 

(4)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改写成陈述句)

   

 

20、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同学们,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有许多老师和你朝夕相处,为你的成长付出心血,在老师的培育下,你一天天长大。你和这些老师之间一定有许多难忘的事情吧!请你自拟题目,写下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件最难忘的事情。(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