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络______ 炊______ 绑______ 袍_____ 栖______
洛______ 吹______ 邦______ 抱_____ 牺______
2、根据语境填写名诗名句。
(1)春光无限,春日苦短。黄庭坚在《清平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寻春最后一线希望破灭,暗示夏天已经到来。
(2)琳琳在作文中想引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来写春雨滋润万物的情景,请你帮她准确地写出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学期,我积累了许多托物言志的诗句:“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由________ 各式________ 翩翩________ 扶摇________
4、常有一些古诗借事物来表明诗人的志向。如郑燮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顽强、高洁的心志。
5、《古诗二首》的两首诗都描写了农民劳动的景象,但有所不同。《四时田园杂兴(一)》用“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直接描写;《四时田园杂兴(二)》中的“_____,________”则运用衬托的手法,动静结合,从侧面来加以表现。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从文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_______。
【2】写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诗人站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首送别诗。你还学过哪些送别诗?试着默写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不一样的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________(季节)的雨。
【2】诗中描写“雨前”的诗句是“________ ”;描写“雨中”的诗句是“________ ”;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_______”。
【3】从全诗来看,诗人所描写的雨是( )
A.和风细雨 B.毛毛细雨 C.连绵阴雨 D.疾风骤雨
【4】这样选择是因为诗中的“________” 四个字和“________ ”三个字给出了答案。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陶者①
[宋]梅尧臣
陶②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③。
十指不沾泥,鳞鳞④居大厦⑤。
注释:①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②陶:同“掏”,指挖土烧瓦。③无片瓦:没有一片瓦。④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⑤大厦:高大的房屋。 |
【1】判断下列关于古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陶者很有奉献精神,挖尽自己门前土,为别人建房,而自己房上却无片瓦。( )
②“尽”是“完”的意思,说明陶者把门前所有的泥土烧制成砖瓦,不知流了多汗,吃了多少苦,但是自己的房子却无片瓦,其命运之悲惨可想而知。( )
③“鳞鳞”二字既写出了大厦之多,也写出了剥削者比比皆是。( )
【2】这首诗中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选择一处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小能手。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仔细细地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1】“粗心的小朋友”指________。
【2】“许许多多的知识”指________。
【3】仿照例词写一写。很多很多________ ________许许多多________ ________
【4】写出反义词和同义词。
粗心——________ | 粗心——________ |
【5】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味道
我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身上什么味道也没有。
每逢说起我的父亲,那个镜头总会强烈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记得当时父亲用宽厚的臂膀抱着十分年幼的我下楼,那时的我一定很调皮,想要挣脱开父亲的保护,而父亲只顾哄我,却疏忽了脚下,一脚踩空,从楼梯上跌了下去。摔倒后的父亲也只顾慌张地看我是否受伤,当他发现我在他宽实的怀抱中安然无恙时,竟欣喜地笑了。我想那楼梯一定很高,不然透过父亲那摔破的裤子,我怎会看到鲜血不停地流出?我怎会闻到那刺鼻的鲜血味道?那血的味道,就是父亲的味道。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每当我过生目时,龍很渴望能像其他孩了一样吃上香甜的蛋糕。父亲总是能看穿我的心思,六岁生日那天,父亲带我一起去采购奶油与蛋糕坯子,他要让我吃上我们自己做的蛋糕。看父亲笨拙而小心地用奶油制作出一片片花瓣,红的、黄的、粉的,还有他看我时温柔的笑脸,我知逭,那沁人心脾的蛋糕的味道,就是父亲的味道。
父亲不愿让母亲做太多家务,便承包下了洗碗、拖地、洗衣服之类大大小小的几乎所有家务,还美其名曰锻炼身体。有一次父亲洗衣服,就感觉他的动作很有趣,左臂用力向前,右臂却一直弯曲着,身体偏向一边,好像只有左边身体在用力,看父亲气喘吁吁的样子,我便上前递上一杯水,父来接过水时,我才发现父亲的右臂好像真的伸不直了、面对我的询问,父亲极力掩饰,很平淡地告诉我只是这几天有些累,再三叮咛我不要告诉母亲。我知道,洗衣粉的清香从那一个个破裂的泡沫中溢出的味道,就是父亲的味道。
我不知道是否还有谁,能像我的父亲一样,一直为这个家执着而无怨无悔地付出着。我不知道还有谁,能像我的父亲一样,坚定地爱着他的妻子和女儿,有太多细节,是我无法观察到的;有太多感情,是我无法读懂的;有太多感动,是我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我只能说,我的父亲,我伟大的父亲,拥有世界上最美的味道。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朴实——______疏忽——______
反义词:强烈——______笨拙——______
【2】根据下面的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指人平安没有疾病,文中指没有受到任何损伤。_____
(2)既没有怨恨,也不后悔。指心甘情愿地接收某种事实或结果。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段主要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说明了父亲拥有世界上最美的味道。
A.议论和抒情
B.议论和描写
C.抒情和描写
【5】读了课文你一定有话想说,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本梳理
玛琪问:“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在我们家。”托米指了一下,可并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在顶楼上。”他又说。
“书里写的什么?”“学校。”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玛琪一向讨厌学校,可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它。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她一次比一次答得糟,最后她的妈妈发愁地摇了摇头,把教学视察员找了来。
【1】全神贯注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鄙夷不屑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本书是从哪里找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玛琪讨厌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大 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 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sāo)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 窈(yǎo)窕(tiǎo),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 他去试探或冒险;秽(huì)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 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niǔ)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 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 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 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 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miǎo)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tì)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舞蹈演 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zèng)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他________身体最长,________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
【3】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_____________
一个女孩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
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神伤,她感到她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黯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她就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呢?
“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得意的神情。
女孩一怔,猛地想到: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决不能让他们的用心得逞,我决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
女孩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有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到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孩已经把外套脱了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
生活中的失意随处可见,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间让你苦恼不已。但是如果已经坐上了,也别沮丧,以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态面对,脱掉你脆弱的外套,你会发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短语或词语。
被老板炒了鱿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找出与文中画线部分相互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小男孩想看到女孩 ,实际上是想看到女孩 ,以此来取笑失意的女孩。但是失意的女孩却脱掉了被油漆玷污的外套,也就脱掉了 ;
(2)她让男孩看到了“青春漂亮的鹅黄色的毛衣”,实际上是让男孩看到自己 。
【5】“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面对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仿照词语,再写两个:
逃去如飞:
(2)片段中运用了 、 和 的修辞手法。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抄写下来。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到的修辞是( )
A.设问 B.反问
改为陈述句:
(5)“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a.作者深感时间匆匆而过,流逝之快,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白白过此一生。( )
b.我们可以在世上随时间的流逝而老去,直至死亡。( )
15、吃饱了的八儿肚子已经成了一面小鼓。(用加点词语和本句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喜获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摘得桂冠;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拔得头筹;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第一。
用“ ”画出上面句子中意思相同的词语。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是
17、句子万花筒。
1.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草看起来很柔弱。小草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用关联词语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缩句:
改为反问句:
(2)拉骆驼的说,它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改为语言描写的句子:
(3)爸爸想了想,笑着说:“也许你的想法要美些。”
改为转述句:
(4)《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写的。
修改病句:
(5)春天的早晨时最美好的季节。
修改病句:
(6)小宁整天好吃懒做,虚度光阴,我会用 劝他。(写《偶成》中的名句)
(7)与“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流成河”相关的名句是
。
(8)花园 像 我们 美丽的 大 一个 的 校园
把上面的词语合并成一句通顺的话:
(9)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①(指不谦虚)
②(指很自豪)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缩句)
2.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改为“被”字句
3.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搬柴了吗?(改为陈述句)
4.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大的小女儿。”(改为间接转述)
20、把下列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快要毕业了,学校开展毕业班同学向其他年级同学“推荐好书”的活动。在你小学阶段读过的书里,你认为哪一本最值得推荐?请最少说明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