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句子品析。

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1.从描写的方法看,这句话运用的是_______描写。

2.句子前面说“蝉”“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是为了说明______

3.从句中可以看出这个孩子虽然幼稚,但却是一个______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_______》的开篇词,请你写出其中你熟悉的一个人物的名字__________

3、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①完全消失,不知去向。________

②远距离的翻山渡水。________

③非常傲慢,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________

④不转眼珠的看。________

⑤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________

4、填空题

1.我们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里的____,他的绰号是_____

2.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__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_”。

3.《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是__________写的,他是_____________(填国名)人。

4._____朝李时珍以毕生精力,历时27年编成了药学巨著_______

5.《红楼梦》中描述的四大家族有贾、______、史、______

5、把下面句子中带“ ”的部分换成合适的成语。

1.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是消防叔叔把他从火海里救了出来。_________

2.他向领导提出的缩小机构,精简人员的意见被采纳了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其中“_____”和“_____”两个字最能体现这个特点。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资料,说说你觉得郑燮和他诗中的岩竹有哪些相同点。

资料 郑燮为政有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他的许多奉公为民的措施,触犯了豪绅富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诬罢免,却始终不肯向恶势力低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

干春风碧云里。

(注释)①君:你。 ②阙:宫殿。 ③迥:远。

1这首诗画“  ”的句子采用了_____的写作手法,突出了_____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

2这首诗中的怪石、苍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

B.诗歌中怪石耸立,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

C.诗歌中苍松挺劲,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

D.这首诗歌中的苍松和怪石之间没有相互衬托的关系。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画出带给读者无限希望的诗句。这两句诗颇有“   ”之意。

8、课内阅读。

寒  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本诗描绘了传统节日______节的景象,前两句写的是_____(时间),后两句写的是_____(时间),诗人借汉喻唐,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①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一句诗中的“飞”字能不能换成“开”字,下面分析准确的一项是_____

A.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景象,比“飞”字更传神。

B.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落花随风飞舞时的情态,明写花而暗写风。而“开”字略显呆板,不能表现出风的作用。

C.不可以。“飞”字写出了花儿千娇百媚、神采飞扬的形态,而“开”字只写出了花开放得多,不能表现花的神韵。

D.可以。“开”字写出了春天里花朵的动态美,而“飞”字不能表达这层意思。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后两句使人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使我们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长安城景色的赞美之情。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D.后两句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官宦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小梁,你不要太脆弱!”老班长的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想表达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自然段都有老班长的神态描写,用横线画出来,从不同的神态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多年以前,我曾冒着霏霏细雨,乘独木舟过江。上岸,走进大峡谷,天已经黑了。吃罢饭,边防军连长神秘地对我说  不久会有可爱的小朋友给你送礼物  送礼物,谁呢?我想一定是哪个孩子。

边防哨所从来没有上锁插门的习惯。敞着门,我睡得甜极了。第二天醒来,蒙昽中听到一点响动,睁眼一看,见桌子上多了一小把香蕉。忙起身追出去,见是一只毛色鲜亮的猴子,回头看了我一眼,还点点头,转过屋角,闪进丛林,蹿到树上消失了。

这就是雪猴,与普通猴子的最大区别是躯体较为高大,鼻孔高傲地翻向天空。它们是边防军人的好朋友,见了穿军装的人就显得非常高兴。如果来了新客人,就会热情地送上一点森林中的礼物。

我的窗前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这就是雪猴的乐园。几天下来我发现,雪猴和边防军人相处得是那么友好。

清早,嘹亮的号音伴来晨光,军人出操了。树林里,雪猴也按号音起身,攀枝欢跳,飞身跃林,开始做早操。军人到哨所旁边溪水畔洗脸刷牙,猴儿也一齐拥到水边,用爪子捧水抹抹脸,把脚趾伸到嘴里掏掏,那神态像是很认真。军人在场上操练,猴儿就蹲在枝头观赏,有时还咧嘴呲牙地狂叫,仿佛为军人鼓劲叫好。兴致来了,它们还会跳到地上,在一旁模仿。一次,一个新战士从单杠上摔下来,首先奔上去的竟是猴儿。它们把那个战士围得严严实实,又蹦又跳,用它们特有的方式表示关切和同情。战士们上课,它们也会不远不近地学着战士们席地而坐,凝神听讲,只有身上不舒服时才用爪子搔一搔。

一次,友人陪我到山下寨子里去采访。归来时,我们在一片青草地上休息,聊天。突然,猴王带领它的部下把我们团团围住。它们有的把头垂得很低,有的用爪子紧捂朝天鼻,有的甚至把鼻孔抵在肚子上;它们左蹦右跳,扯着嗓子乱叫。我正大惑不解时,友人忙拉我快走。他说这里气候变化莫测,常常一个时辰就可以出现阴晴雨雪、冰雹风霜多种天气。雪猴对这里的气候最敏感,刚才它们是向我们预报有大雨,催我们快走。果然,我们刚回到哨所,就下起暴雨,雨中还夹着冰雹。

离开大峡谷哨所时,我才更加明白,为什么有的战士服役期满,不只与部队难以割舍,还舍不得那些雪猴。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短文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加标点。

3雪猴有很多可爱之处,请你举出三点,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画出描写雪猴样子的句子。

5阅读短文填表,写出军人与雪猴所做的事情。

时间或者地点

军人

雪猴

清晨

 

 

哨所边溪水畔

 

 

单杠上

 

 

上课

 

 

 

 

6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边防哨所的战士服役期满,为什么还舍不得那些雪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次论坛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议围绕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扩大国际合作共识,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三是规划长远合作愿景。会议将推动经济全球发展,将在文化品牌、生态旅游、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工业产品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双赢局面,互惠沿线各国。

(材料二)两位热心网友,针对手机中的三条信息,进行了“眉山与一带一路”的主题探讨。

①眉山建成“半小时经济圈”。距成都仅60千米;形成陆、水、空立体交通网。

②打造出化工、制造、农产品、加工等5个百亿产业,3个百亿园区。这些特色,优势突出,已走向世界。

③外地人大多知道苏东坡,可我们还没有打好他的牌子;知道黑龙滩、瓦屋山的也不少,可我们还是没有打好这张牌。

甲:眉山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占有优势,真不错。

乙:是啊,除了交通外,今年我们又建成了5个百亿产业,3个百亿园区,这是哪方面的优势呢?

甲:     

乙:你说得真好。但我市还有一些牌子没有打好,让眉山人担忧呢。

甲:                ,这两方面的牌子没有打好,我们该怎么办呢? 

乙:我建议, 

1依据材料一,请用3个四字短语概括出这次高峰论坛的主要信息。

______    ______    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在横线上补充情境对话。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报恩的方式

受之于一滴甘露,报之于一片大海。这是常人的一种最简单、最平常、最普通的报恩方式。然而,当心灵受到一种特殊的、非凡的爱的震颤之时,报恩的方式就会有一种情不自禁(jīn jìn)的升华。记得我第一次走进福根大爷的糖果店时,大概只有四岁。一进门,我就被满柜台的糖果吸引住了,我贪心地向福根大爷要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糖果。福根大爷问:你有这么多钱吗?

我有许多钱的。我稚气地回答,随即伸出了紧握着的拳头,放了一大把樱桃种子在他手里。福根大爷一下子愣住了,盯着他手里的东西看了老半天,然后他又看着我。

够了吗?我有些忐忑不安地问。哦,这太多了,还得找还点给你呢。他回身拿了两个分币放在我手里。

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正经营着一家海鲜馆,供应各种新鲜活鱼。一天,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带着她的弟弟来到我们店里,两个孩子瞪着大大的眼睛,盯着那些水缸里游动的美丽的鱼儿,看了老半天才开口说:

我们能买些吗?”“可以呀,只要你们有钱。我说。

我们有很多钱。小女孩自信地回答。

那女孩的回答给了我一种熟(shú shóu)悉的感觉。于是他们挑了几条特别好看的鱼。当小女孩紧握着小手呈现在我面前准备付钱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她的小手松开了,三枚小小的硬币放在了我的手里。

那时候,我才猛然意识到福根大爷当年的心情。

我看着手里的三枚硬币,觉得自己好像又站在了福根大爷的糖果柜台旁。够了吗?那小女孩轻轻地问。

哦,够了,还多一点呢!我回转身,拿了一枚硬币放在她手里……

1划掉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  )  熟悉——(  )  特殊——(  )

3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1)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式各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熟悉的感觉____________,作者当时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拿了一枚硬币放在她手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空城计(节选)

ɡě ɡé)亮便下令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不许城里的人suí biàn(  )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让20个士兵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如果魏兵到了也不许乱动。诸葛亮fēn fù(  )完了,自己把鹤毛大衣一披,戴上丝织的头巾,领着两个小童上了城楼,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不多久,魏军来到了城下,一看这种情况,都不敢前进了,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在马上远远望去,(果然 竟然 居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焚香弹琴,轻松自如,没事人一般。司马懿看了,心里非常疑惑,连忙下令叫军队撤退。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问:“为什么要撤退?会不会是诸葛亮没有兵故意做出样子来迷惑我们?”司马懿说:“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诸葛亮一向小心jǐn shèn(  ),从来不做冒险的事儿。他在城楼上一坐,四门大开,里面一定有埋伏。我们如果进去,就zhōnɡ zhònɡ)了他的计,快快后退!”司马懿的兵后退了。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填写词语。

【2】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打“√”。

【3】故事分析。

(1)诸葛亮如何“空城”?找出相关的内容简要填写。

城门:___________________

旗子:___________________

城里的人: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的“计”体现在哪里?

司马昭认为:________________

司马懿认为:________________

实际情况: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诸葛亮的“空城计”能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故事中的诸葛亮吗?觉得他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juǎn  juàn)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   )着被子,有的(   )着毯子,有的(   )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   ),人们头昏脑胀(zhǎng  zhàng)、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只要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jìng  jìn)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

1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嗦”“牙齿打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昏脑胀,呼吸困难说明红军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拼尽一词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从拼尽可以体会红军将士向_____大雪山______发出挑战,前进的道路_________但不可阻挡_________

5画线句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你也来请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训练。

(1)我们积极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的要求。(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

(2)爸爸对小明说:“今天你跟我去奶奶家一趟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3)听了这话,他愤怒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陈述句: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

修改病句: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缩句:  

(4)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反问句:

(5)造句:

浏览: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特殊的日子,总让人记忆犹断。在那一个特殊的日子,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特别的事情呢?请以《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事情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②注意细节描写。③不少于 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