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会认字。(给下面加点字补全音节)

d__   子x__ 人zh__   子b__   蝈儿ɡ___

2、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给下面字加部首组成字,再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给下面的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仆役     _______的场景

______的地方   ______的痕迹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ǔ  shù)枝梅

wéi  wèi)有暗香来

2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来表现 _____________

3从“凌寒独自开”可以看出梅花 _______________ 的品性,这种品性也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4“暗香” 喻指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题目中的十五夜指的是农历____(日期)_____节的夜晚。

2地白与后面诗句的____一词相照应。秋思点出了诗人_____的情感。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B.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________________”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

3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题目。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床的时候,小屋里射出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A.(  )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换时,他以从遮换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B.(   )地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

1这段文字出自《匆匆》一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

2回忆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词。

3细细品味上面这段文字,你能够从中体会到时间的哪些特点?再联系AB两处所填的词的特点另写两个类似的词语。

4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仿照画线句子另写一个有关时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历)声喝(hē hè )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è é)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叶),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fó fú)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sì shì)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用“——”画出来。

2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厄运是什么意思?本文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着越来越短的蜡烛,杰克会想些什么呢?写出杰克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玉龙雪山距丽江古城西北十五公里,由北向南绵延近五十公里,有十三座山峰。最前面的山峰昂然挺立.其后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腾雾绕,好像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主峰扇子陡,海拔五千五百九十六米,为长江南岸第一峰,被誉为地球上最温暖的雪山

1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________shuò  suò ________yì  yù

2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静态的________写成了活灵活现的正在飞腾的________,这句话点出了山名的________,也揭示了玉龙雪山________的特点。

3文中下划线的句子起________的作用。

12、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董存瑞向四周一看,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个英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期?(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游击战争

【2】文中画“﹏﹏﹏”的部分说明了(        

A.董存瑞身体强壮。

B.董存瑞意志非常坚定,视死如归。

C.导火索烧得很快。

D.敌人的炮火十分猛烈。

【3】像董存瑞这样的英雄,你还知道谁?请写下他们的名字。(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

13、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做题。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注]王勃:唐朝著名诗人,《滕王阁序》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1读第三自然段,把其中的成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先后顺序把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爽朗(   ) 浮现(   ) 会意(   ) 慈爱(   )

4解释下列词义。

①疾言厉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少年气盛: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首尾呼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6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7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有树荫、又可以防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那儿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见过往的船只,以便请求救援。

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畜养”的“畜”读______,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

A.chù   B.   C.饲养  D.指家养的兽类

2选文讲的两件事情是________

A.流落荒岛 B.建屋定居   C.救“星期五”  D.养牧种植

3选文中鲁滨逊解决了________的问题。

4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下面括号里打“√”。

A.意志坚强(  ) B.聪明能干(  )   C.不怕困难(  )   D.得过且过(  )

5从画线句子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没有____,他希望获得援救,这种生存的勇气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启示。

6读选文第3自然段,为了在荒岛上生存,鲁滨逊做了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例:你这样做怎么能行呢?我不是跟你说过多次了吗?

你这样做不行,我跟你说过多次了。

1、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用上问号,意思不变)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广玉兰一样美好的事物呢?你喜爱它的什么?请仿照课文最后一段写句子。

 (1)我爱   ,更爱      

 (2)我爱 ,更爱  

3.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改为陈述句)

4.他把每天看到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改为字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不会忘记几年来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有自己真情实感的习作。

习作一: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学校真可以称得上是第二个了。在这个里,我们学习知识,结交伙伴,开展活动;在这个里,我们有时享受过得成功的喜悦,有时感受到失败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即将要离开这个了,顿时,校园生活的甜酸苦辣一起涌上心头……请你以《校园生活中的      》为题写篇作文。(注意:要从甜、酸、苦、辣中任选一个词,填在横线上。)

习作二: 材料:农夫的家里住着四个小动物,老鼠、公鸡、老黄牛和猪。时间一长,它们成了朋友。一天,老鼠从屋檐爬过,恰好看见农夫的妻子正在安一个老鼠夹,它吓呆了,然后它在院子里不停地叫道:这所房子里有一个老鼠夹,这所房子里有一个老鼠夹!……”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续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注意一定要抓住动物的特点,突出细节,按一定的顺序来写。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