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照样子,写词语。

(1)头涔涔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伶伶俐俐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查字典。

“蔽”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 ),再查音节( ),“蔽”一共有( )画,第六画是( )

3、辨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回忆课文,完成练习。

1. 《竹石》中表明诗人坚定不移志向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

2.《石灰吟》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描述石灰制作过程的诗句是:“_________。”

3.人总是要死的,_____。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

5、根据意思在文中找词语。

1、完全跟过去一样。   (___________

2、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___________

3、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 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夸张

B. 比喻

C. 拟人

D. 象征

3“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4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表达式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泊船瓜洲》中诗人所描绘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读《浣溪沙》,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苏轼是____朝的诗人。我们学过他写西湖的诗《________________ ,其中描写西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写的哲理诗《_____________》有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我们这个学期学了他写的词《浣溪沙》,浣溪沙__________。这首词还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上片以谈疏的笔墨_____,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片既以形象的____________,又即景抒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哲理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材料一:

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

升降趋势

检测项目

升降趋势

身高

肺活量

体重

视力

胸围

男子1000米

女子800米

材料二:

广州儿童中心、中国儿童中心联手舒肤佳共同发布《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状况调查报告》:参与调查的5000余名儿童中,周一到周五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平均约1小时,约有27.5%的儿童不足1小时。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骤增至61.4%。

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读了材料一,你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材料二中,作者搜集了很多数据。透过这些数据,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就如何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活动,向你身边的同学提几点建议。(不少于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请为此活动拟一条宣传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知识在于积累

早晨,我到浴室去洗脸,发现昨晚放在这儿的空盆竟盛满了水。这是怎么回事?“滴嗒,滴嗒……”的水声,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我没有把水龙头关紧,水滴到盆里,时间长了,无数的小水滴就(会 汇)成了满满一盆水。看着这盆水,我想起了一件事:

周总理小时(候 后)学习很努力,他的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每次作文,总是在其他同学刚写了一半时,他就早早交了卷,到阅览室看书去了。在一次作文课上,他像往(常 长)一样,又早早交了卷子去看书了。同学们忍不住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老师没有回答,从他的书包里拿出一个本子交给同学们看。大家翻开本子,都吃了一惊,本子里每一页都工工整整地写满了字,是他写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下来的好词好句。同学们看了都赞不绝口地说,周恩来是个会学习的有心人。这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知识在于积累。周恩来做得很好,我希望你们(像 向)他那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将来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知识在于积累。”今天的这件事,使我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果我们能有小水滴的这种精神,那我们的知识不就更加丰富了吗?

【1】把文章中括号里用错的字划掉。

【2】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的近义词。

啧啧称赞______ 婆口苦心______

【3】为什么周总理的作文写得又快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小窗口。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并写出整句话的意思。

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鸿毛。

固: 或: 于:

意思:

2把文中画 的句子改写成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   画出来并抄写在下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开心阅读。

回忆访问叶挺将军(节选)

叶挺将军出狱第四天早晨——一九四六年三月八号,我遵照约定,来到重庆中三路二六三号中共代表团驻地访问他。我在门前停立片刻,便拾级而上。满墙红绿色的“欢迎叶挺将军出狱”的大字标语……

登上台阶,往左一拐,约莫走过十五米的距离,就来至楼前。一位值勤同志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叶将军昨夜四点才睡,请稍等!”片刻后,当我被引向楼下右首一间客厅时,叶将军却已经先我站在客厅的门口。他年龄不足五十,身穿浅灰西服,说话还带有明显的广东腔,和蔼地趋前和我热烈握手。

我敬佩地仔细观察着站在我面前的将军。颀(qí)长的个儿,炯炯的眼色,抖擞的精神,朴实的仪表,谦逊的作风,这是将军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他,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晨,国民党部队向新四军发起进攻时,手持二十响驳壳枪,亲临指挥,和国民党进行了肉搏战,一直持续到天黑。就是他,曾在阵前高呼:“党中央和毛主席信任我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我们坚决战斗下去,就是剩下最后一人一枪,也要和卖国贼打到底……”

正是在这次皖南事变中,叶挺将军被非法逮捕。谈到将军的“囚犯”生活。将军感触颇深地说:“这是和外界隔绝的一段时间。书报、杂志读得极少。”“囚犯嘛!”将军笑声朗朗。谈到这儿,我插问了一句:“叶将军,您不是写过一首《囚歌》吗?”“是唠!”将军紧接着答道,随之他便陷入了沉思。我们知道,在《囚歌》后半首中,将军写下了这样一些火一样的句子:“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将军站起来,往前踱了几步,回答我提出的“有关当局和将军谈过话没有”的问题时说:“我告诉他们,在我还没有获得自由以前,一切条件都不能考虑。”将军的话语,充分表明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他看了看时间,接着说:“今年三月四日,邵力子先生陪我坐一部小汽车到中共代表团。我是自由了,可是皖南事件最后留下来的新四军弟兄们,至今下落不明,我日夜思念他们。我还要为他们进行斗争!”

为珍惜将军的时间,我提最后一个问题:“将军,请问今后打算怎样?”“除了为人民外,还能有什么选择呢?”将军用爽朗的笑声,结束了这次会见。

三十四年过去了,将军的音容笑貌仍旧跃然脑海,追忆这段往事,不禁对叶将军肃然起敬。正是:浩气传千古,英名芳万年!

【1】读文中画线句,联系上下文,“火一样的句子”的意思是( )

A.文中指叶挺将军写的《囚歌》中的诗句,充满了将军追求自由、献身革命的炽热的情感。

B.文中指叶挺将军写的《囚歌》像地下的烈火,燃烧了作者的心。

C.文中指叶挺将军希望地下的烈火会将自己与黑暗的旧社会一起焚烧。

【2】读叶挺将军的《囚歌》,体会其品格和志向,判断下面古诗句是否也是描写人物品格和志向的。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____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____

【3】读句子,分析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品质。

(1)片刻后,当我被引向楼下右首一间客厅时,叶将军却已经先我站在客厅的门口。

从将军的______当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的特点。

(2)就是他,于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晨,国民党部队向新四军发起进攻时,手持二十响驳壳枪,亲临指挥,和国民党进行了肉搏战,一直持续到天黑。

从将军的______当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的特点。

(3)将军感触颇深地说:“这是和外界隔绝的一段时间。书报、杂志读得极少。”“囚犯嘛!”将军笑声朗朗。

从将军的______和______当中,我感受到了他__________的特点。

13、阅读理解

奶奶活了101岁

奶奶的眼睛因老年性白内障失明了,几次手术都未治愈,情绪非常低落。在跟大伯、姑姑生活期间,多次流露出不想活的念头,原因不是他们待她不好,而是奶奶对自己从此成了一个无用的人感到不能容忍。

有一年春天,爸爸把她接来和我们一起生活,有次听她对我父亲说,这辈子已经到头了,其实,那一年奶奶才76岁。

妈妈是教师,也是个孝顺的儿媳,每当奶奶说这话的时候,妈妈总是这样劝她:有我们做儿女的在,你没有必要担心以后的日子。

然而,这样的话不能安慰奶奶。她依旧烦躁,悲观,甚至发呆不吃饭。

全家人都为奶奶担心,怕她从此倒下去。为了改变她的坏心情,家里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了很多办法。给她买了收音机;推她去公园,陪她说话。但是,这些都无济于事。

也是黑暗太久了就不黑暗了,也许寂寞本身就是一味药。一天,在爸妈上班干部时候,奶奶一个在家摸索着剥了一小筐花生米。又有一天,她把家里的几只脏油桶给刷得干干净净。爸妈从外面回来,见奶奶坐在那儿,嘴角边破天荒地挂着微笑,他们既惊喜又不知该说什么。不让她做吧,她从劳动中得到喜悦,让她做吧,她年龄又那么大了。最后爸妈采取既不鼓励也不阻止的态度。每当奶奶做完一件事后,只向她表示感谢。有一次,奶奶把我的一件新棉袄当做1日的给拆洗了,爸妈也是这么做,向她说谢谢,说给家里帮了那么大的忙。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奶奶刷过鞋,洗过衣服,整理过妈妈的备课笔记,甚至上街帮家里买过一次菜。奶奶不在消沉,她做的事越来越多,她发现她还能做很多事。

奶奶从76岁失明,到101岁去世,她在黑暗中生活了25年,也在黑暗中劳动了25年,直到去世的前几天,她还在剥花生米,奶奶除了眼睛之外,没有什么病,她是无疾而终的。 现在每当人谈论劳动能挣多少钱的时候,我常想起奶奶。我想,也许只有奶奶才真正体会到劳动对人的意义和价值。书上说,劳动创造了人,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也导演了其他奇迹,尽管劳动本身平淡无奇。

1本文是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杨靖宇虽然倒下了,但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走上抗日前线。

1.大无畏意思是(   )

A.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相对

B.指大小的对比

C.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D.用于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E.年长,排行第一

F.敬辞

2.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包括( )

A.关心爱护战士远胜过自己

B.英勇顽强

C.胆怯害怕 

D.坚贞不屈

3.课文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图书馆。

改成反问句:  

2.海上日出很壮观。

 改成感叹句:  

 3.草原的景色很美。 

改成比喻句:  

 

17、句式变换练习。

①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肖邦怎么不日夜思念着祖国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反问句

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2)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生活是多彩的,也是美好的,我们用耳朵感受着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愉悦,用眼睛感受着万花筒的世界,用心灵感受着真挚的情感……请写出你的兴趣或爱好。要求:写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什么喜欢,它对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在写的时候注意把情感和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题目自拟,字数45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